 “内卷”是人和人之间的斗争,“内耗”是自己与自己的拉锯战。身体内有两个小人,在不断拉扯,带来疲累,感到挫败,永远无法进步……一直停留在内耗状态里特别可怕,持续内耗,越耗越累,掏空身心灵。我意识到问题后,展开改善行动。今天分享帮助我走出内耗,缓解焦虑的20个方法,都是我的亲身经验。它们让我成为喜欢的样子,过上喜欢的生活,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们启发和帮助。脑子里的想法越想越乱,会变成一团乱麻,把它们写下来或者说出来,会瞬间舒服很多。看到别人光鲜的成绩时,多想想他们现在的顶峰背后,有很多台阶。心灵成长类或心理学书籍真的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和情绪格局。治愈类书籍也可以。推荐书单:《被讨厌的勇气》《卖掉法拉利的高僧》《山茶文具店》《世界尽头的咖啡馆》。提高执行力,有想法时就去行动,这是我在去年发生转变的核心因素。完美主义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我想提醒的是,放下完整主义:直播不用从头跟到尾,即使只记住一个观点,就是收获; 是的,我们的时间很少,要汲取的内容很多,所以更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肯定自己每天的付出,完成计划上的内容都可以写入成功日记。积累微小的成就,日积月累中,我逐渐学会肯定自己,不再随意否定自己。就像这张图,当我们聚焦中心点时,旁边杂乱的斑点都会消失:你会发现,屏蔽了这些内容,并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损失。我在读了《用一年时间重生》这本书后,知道我想成为一个柔和且笃定的人,情绪柔和,目标笃定。之后我会有意识地修炼我的情绪稳定,制定目标并执行。如果你觉得生活迷茫,不妨想想你的人生主线是什么呢?比如我的孩子目前还小,育儿和健康是第一位,自媒体和个人成长次之。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在同一份时间里顾及多个方面。那就按顺序来吧。当然,人生顺序会随着不同的人生阶段发生改变,需要在阶段性复盘中调整顺序。别人的脑子不是你的脑子,不可能想你所想,做你所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我在读了松浦弥太郎的《幸福的100个基本》之后,开始书写幸福清单。记录生活里非常细微、但能带来幸福感的小事情,提高对幸福的感知。感到焦虑时就掏出这份清单,你瞧,自己其实拥有很多东西呀~以前,家人随口对某件事发表的言论,我内心会自主上升到人格评价。后来,我意识到这种习惯给我带来的负能量特别多,而且大多数情况是我“想太多”。因此,我开始有意克制。生活聊天不是打辩论,不用上升价值层面,就事论事,内心戏不要太多。提前写计划,第二天起床后就可以立即按计划执行,避免想东想西。青春期听过伤春悲秋的歌曲,已经不再听了。现在听这些歌曲,会觉得歌词甚是矫情。可以选择轻快的生活,为何要这么虐恋情深、苦大仇深?听多了伤感的歌曲,会带来不必要的emo,我戒掉了。物理环境也会影响心理环境,负面情绪无处宣泄时,可以做一次断舍离:如果经常沉溺于过去的遗憾,且这件事还能弥补,那就用行动来修正遗憾。“如果当时……就好了”有这样想法的时候,把当时切换为现在,去做吧。找一个身份和价值观一致且持续行动的榜样,对标榜样,跟着TA去行动。切记,一定要找行动力持久的榜样,这样才能给予自己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今年持续更新复盘日记,公众号和小红书。以我的行动成为一些小伙伴的鞭子,激励她们一起动起来。很多时候我们:操心老天的事,关注别人的事,忽略自己的事正确的态度是:做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不管老天的事 一边写一边思考解决办法,这个方法可以解决所有内耗。“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悉心照料,鲜花盛开;焦虑、郁闷、烦躁、恐惧都是有害的废料,会败坏你的花园。你的世界由你自己营造,你想要怎样的花园,就付出怎样的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