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说 | 雨水说“变化”

 泊舟烟濐 2022-02-19

节气

朗诵丨敬一丹  讲解丨宋英杰 

配乐丨巫娜 - 美丽新世界

二月初立春节气的到来,“东风解冻”结束了冰雪的封藏,春生之气重新发动,新一年的生长收藏又开始了。紧接着立春之后的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219日或前后一天交接。所以今天,雨水如期而至。

Image

Image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说,二十四节气可以看做一幅水的状态变化图,而雨水是一年中第一个以水的状态为名的节气。此时的水,正从刚刚解冻不久的冰化作天地间蒙蒙的雨雾,以致于你很难分辨清楚它到底是雾还是飘落的雨。此后我们还将会在暮春时看到淅沥的“谷雨”;在热气腾腾的“小暑”“大暑”时节,水变成气态,大地好似一个巨大的蒸笼,把水源源不断地蒸发到天上,变成瓢泼大雨落在荷叶上;而到了秋天,天气逐渐清凉,水再次变回液态,某个早晨,你看到开始泛黄的草尖上凝了一串晶莹透亮的露珠,没错,那一定是“白露”了;再过不久,白露更寒,在凛冽肃杀的秋风中,已然凝成草上霜,那就是“霜降”了,水变化成了固态;而立冬的到来,宣告阳气的全面收藏,于是在“小雪”“大雪”的封藏之下,应了柳宗元那首“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时的水以固态的冰雪形象装扮着天地。

所以,二十四节气,俨然就是一幅水的变化图。而水的转变,归根到底还是阳气的变化。雨水,正是这个变化的转折点。


YU SHUI

Image

Image

在雨水之前的立春,三候分别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虽然一候之时东风已经开始解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非一日可化,所以直到十五天后第三候,“鱼陟负冰”,江湖里的鱼儿们还在“玩”冰呢,说明冰还没彻底融化,那股寒势还是在的。

可是到了雨水节气,那就不一样了,“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一候,水面的冰已经基本融化,水獭们下水捕鱼,还很有仪式感地把鱼摆在岸上,享用着大自然在初春的馈赠;而上一年小寒已经做出北回计划的大雁,在雨水二候终于到达,水面的冰雪已经消融,正是它们极佳的活动场所;三候的天气更加回暖,草木也真正的苏醒,发出嫩芽,枝头上那一抹淡淡的绿色,提示春的脚步开始加快了。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提示天地之间阳气的生发已经成为主旋律,而“雨水”这个名字,更是以水的形态来表达阳气的状态。


YU SHUI

Image

Image

由固态冰雪到液态雨水的变化,演绎了节气之美,更呈现了春生的力量,而赋予万物生机与力量的,正是阳气。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对于“变化”一词,有这样一个精辟的描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事物状态的改变称为“变”,新事物的诞生称为“化”,春天恰恰是万物新生的阶段,冰雪在这个时候消融化成水,水在阳气的蒸腾推动下变化成云雾雨水,滋润着每一个稚嫩的生命。至此,我们不得不想起唐宋八大家韩愈的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的雨和春景,不正是雨水节气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Image


此时天地之间,雨雾相融,无论是远处的山野,还是近处的小巷,中国山水画的意象,满眼皆是,而且你已分不清发稍到底是被天上飘飞的雨打湿,还是弥漫的大雾染湿的。远远望向小径两旁的土地,淡嫩的绿色不知何时已悄悄铺了一层,心中一喜,然而走近了细瞧,除了几丝刚冒出地面的草芽儿,却又什么也没有。


YU SHUI

Image

Image

烟雨蒙蒙,如梦如画的雨水节气,让我们又想到了《周易》有一蒙卦,其文有言:“蒙者,物之稚也”“蒙以养正。”蒙代表事物的初始稚嫩阶段,而这个阶段却非常重要,是培育正气的关键时候。因此俗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良言,经典中亦有“君子慎始”的告诫。

是啊,诸般变化都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生机也是这样一点点酝酿出来的,不久之后,就会满园皆是春色了。到那时,浓雾已散,天朗气清,携上三五好友,拥抱春天吧!

Image

202221900:42:50为交雨水节气的时间,请大家当天一起践行导引,体会雨水时节“雨润如酥,万物萌生”的变化,蒙养正气!


YU SHUI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