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态决定命运?分析一下那些引发投资亏钱的心理效应

 新用户41015886 2022-02-19
时间:2022年02月19日 09:20:03 中财网
  有朋友在后台私信小编:基金投资为什么那么难?

  难吗?当然。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代表股票型基金整体走势的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2019年至今的涨幅高达128%,但却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在这一轮慢牛行情中收益平平,不仅没有涨过市场平均,甚至还出现了亏损。仔细观察这批基金人的“自选”,也不乏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牛基”,而最后导致他们“没赚上什么钱”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错过时机、低点割肉、卖得太早、不会止盈……
  那么,这样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没有办法避免?小编尝试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给大家分析一下背后常见的原因。

  此处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行为金融学讲义》。

  这本书走的是科普的路线,面向的是普罗大众,通篇没有复杂的金融学术语,却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归纳了近千篇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前沿研究精华,告诉你如何在投资中避免犯错。本文会引用部分书中的结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来看看,相信你读后也会受益良多。

  01 代表性偏差
  认为“历史会简单的重复”

  所谓的代表性偏差,就是指大家总是倾向于认为“历史会简单的重复”,也就是说如果某件事在历史上发生过,那么投资者会根据某些代表性的特征,针对当下的情形做出冲动的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具决定性的信息。

  这一点最常见的案例就是“线性外推”。举个例子,在2000年美股的科网泡沫前期,有投资者看到某股票在过去几年连续上涨,每次回调都是“倒车接人”的机会,并据此做出“重仓抄底”的决定。而事实是,该股票过去的上涨的过程中,业绩的增幅并不算高,主要是因为宽松流动性导致的快速拔估值,在暴涨后估值已经严重透支了业绩,本次下跌只是“回归基本面”的开始。于是后来暴跌阴跌连绵不绝,该投资者遭受了较大的亏损。

  再举个例子,市场中流传着一条俗语“五穷六绝七翻身”,就是说通常在5、6月,A股会表现得相对较为弱势。背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5、6月处于业绩真空期,期间市场成交可能不会太活跃。如果有投资者依靠某年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决定在4月底全部赎回或者清仓,等到7月初再出手,以去年为例,万得全A指数在5-7月的涨跌幅分别为5.1%、1.4%、-3.1%,不仅踏空了5、6月,还在7月初进场承受了回调。虽然我们不推荐大家关注短期涨跌,但这样凭借历史经验做择时的结果算是有点得不偿失。

  由此可知,虽然我们经常可以从过去的交易中总结出一些具备指导意义的经验,但历史并不会简单的重复。我们没有观察到的因素太多,某件事情的发生可能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在做出投资决策前需要尽可能多的进行较为全面的思考。

  比如说,在决定“抄底”前需要考虑:这个板块或者个股过去上涨的逻辑发生改变了吗?长期增长趋势可以延续吗?目前的调整充分了吗?业绩增速是否已经与估值匹配了?

  在买基金前可以考虑:过去获得“金牛奖”代表基金经理的业绩会持续优异吗?他的常年重仓“爱股”是否涨过头了?当下的市场环境还适合他的操作风格吗?

  历史的确会重复,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但历史并不会简单的重复。只有经过全盘的考虑,才有望避免刻舟求剑。

  02 锚定效应
  脱离实际,锚定参考点做决策
  锚定效应就是指当我们需要对某件事件进行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这被称为“参考点”。参考点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结果,并影响我们的决策,因此被称为“锚定”。

  比如说商场里一件同样的衣服,直接按标价1000元出售,就不如把原价标成5000元再打2折卖得好。因为这个时候,顾客心理的参考点变成了5000元,并会以此为依据做决定,2折的确使人感觉很划算。

  在投资中我们也容易陷入类似的误区。比如说某股民全仓持有A股票,买入的成本价是10元,A股票长期成长潜力大,该股民的目标价位是20元,并计划20元全部卖出。

  问:目前A的股价是18元,未来可能还有超过10%的上涨空间,该股民应该如何操作?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难以抉择,那么说明你已经锚定了10元作为参考点。如果我们忘记这个参考点,事情可能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问题就变成:
  问:某只目标价格是20元的股票,现在的价格是18元,你愿意用多少仓位来持有它?

  如果你的答案是最多2成,那么你不妨考虑卖出8成仓位即可。

  要解决锚定引发的问题,重点就在于要学会摆脱“参考点”带来的影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尽量忘掉你的成本,以未来涨跌的可能性作为判断依据。长期来看,这样做其实是更理性的,也更有望提升投资的胜率。

  03 损失厌恶心理
  赚点就想跑,大亏却死扛
  损失厌恶心理就是说,投资者在面对盈利和亏损时展现出来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当涉及的是盈利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出现赌徒心态,表现为风险寻求。

  假设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万元,输了则失去5万元。从统计学意义来看,这个测试输赢的可能性都是50%,就是说这个游戏的结果期望值为零。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

  但如果我们把规则改为:正面可以获得10万元,反面失去5万元。此时,大部分人都变得愿意参加游戏了。

  Why?因为损失带来的痛苦程度大约是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感受值的2倍,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大家从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了“快乐和痛苦的期望平衡”。

  反映到投资上,当我们做有关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也会表现出不对称性,大涨10%带来的情绪张力可能还抵不过5%大跌的痛苦。因此,人们对损失更为敏感和印象深刻,所以止损又被称为“割肉”,因为像割肉一样疼。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请在A1和A2中选择其一:
  A1:50%可能得到10000元,50%可能得到0元;A2:100%的可能得到5000元
  请接下来,再在B1和B2中选择其一:
  B1:50%可能损失10000元,50%可能损失0元;B2:100%的可能损失5000元
  这两组选项实现的期望收益和亏损都一样,但大部分人会在A1和A2中选择A2,却在B1和B2中选择B1。面临盈利,大家都会变得更保守、追求确定性,也就是风险厌恶;但面临亏损,又会变得风险寻求,不接受实亏,希望赌一把。

  最终的结果就是,当账户有浮盈时,投资者会变得风险厌恶、害怕回撤,即便遇上了牛市,也是小赚一笔就想落袋为安。但如果出现了浮亏,由于损失厌恶的存在又使得投资者不想把亏损变成事实,会更倾向于死扛博一把回本,不止损在熊市中可能会吃大亏。

  此外,损失厌恶还会带来“处置效应”。假设你现在手上有两只股票或者基金,一只浮盈10%、一只浮亏10%,你急需用钱,会选择卖出哪一只呢?

  行为金融学家泰伦斯·欧迪恩研究了1万个投资者的账户数据后发现,大部分投资者都倾向于卖出盈利的股票,而留下亏损的股票。

  欧迪恩对这些股票进行了后续跟踪,在投资者们交易后的84个交易日后,卖出的盈利的股票依然在盈利,留在手中本来亏损的股票还是在亏损;252个交易日后,依然如此。这批投资者可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不学会克服这一心理效应,我们很难拿得住牛基或者牛股,赚上翻倍的收益率。那具体应该怎么办呢?是需要反过来操作,出现浮亏马上止损,实现了浮盈就捂着不放吗?这样做当然也不科学。

  正确的做法是:
  首先,我们要暂时忽略成本,抛开盈利和损失的概念,根据预期做决策。把你的买入点手动“挪到”今天,关注股票或者基金本身的质量,假设以当前这个价格你是否还愿意买入,预期未来价格能上涨,则继续持有;预期下跌,则立即卖出或止损。

  其次,应该建立一套成熟稳定的投资策略,定好止盈和止损的触发条件来规范自己的交易动作,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投资者对于市场波动的担忧,也可以减少情绪主导的错误操作的可能性。

  04 过度自信
  “想当然”引发的决策偏差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是对于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并且会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这一点在金融市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我们都知道,长期来看,股市中的散户是“七负二平一赚”,从概率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门好生意,但每年都有大量的散户开户入市,大家都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每笔交易前都怀着“必胜”的决心,认为自己一定能战胜市场赚上钱。随着交易经验的增加,自信力还会不断提升。我们通常认为自信是好事,但过度自信对于投资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一方面,过度自信也会使得投资者过于高估自身拥有的信息。

  比如曾经在某只股票或者某只基金上赚过大钱的投资者,在自信提升的同时,也会对这一标的产生独特的感情,经常会围绕它们反复操作,甚至喊出:你可以永远相信XX。

  可是,市场波谲云诡,风格的变化可能就在转瞬之间,不要对投资目标产生感情是我们交易的基本原则,因为战胜市场的过程本就应该做到理性、冷静、杀伐果决。当你对其产生感情后,你就会对这个标的产生过高的期待,你设定的目标价位可能会偏离实际价值,并且难以实现,可能会使得你完全忘记了既定的操作纪律,不是买点却出手,到了卖点不退出,进而出现亏损。

  其实,陌生领域并不容易让你亏钱,出于谨慎,你可能根本不会买入,投资中的危机反而更多地潜伏于那些我们自认为熟悉、充满自信的领域中。

  另一方面,过度自信会使得投资者忽略风险,进行过度交易。

  比如说不少投资者喜欢短期择时、高抛低吸、逃顶抄底,但大量数据表明,择时并没有起到想象中的作用。上交所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单个客户的年化收益中,无论是散户、机构还是公司法人,无论资金体量如何,择时收益都为负。而且,择时的机会成本还很高,成功的择时涉及到两个判断:一是“买入之后还会涨”,二是“卖出之后还要跌”,只要错了一个,就难以实现“高抛低吸”。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0.5。

  而且,高换手带来的交易成本对长期收益率的侵蚀也不容忽视。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学者巴伯和欧迪恩的研究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交易太频繁。无论怎样折腾,对于同一个标的,买入持有与频繁交易的总收益其实差不多,但频繁交易反而会增加成本,可能会引发亏损。长期持有的力量已经得到了无数案例的验证,选对了标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来回倒腾不如卧倒不动。

  说了这么多行为金融学中的研究成果,给大家讲解投资中需要注意的误区,其实就是在剖析投资中的人性。我相信每个投资者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作为人类而非机器,想要做到完全杜绝绝非易事。

  对于每个基民、股民而言,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制定属于自己的交易策略并且严格执行,多总结、多复盘,同时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坚持学习。芒格说过“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是黄金法则。”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得到更多。投资比的是耐力,更是认知的变现。

  本文参考:《行为金融学讲义》,陆蓉,中信证券出版社,2019.11(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天.天.基.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