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TA和MRA诊断脑动脉瘤一样吗?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脑动脉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动脉局部扩张,导致血管壁局部缺损与管腔内压力升高所致,有着起病急骤,进展快速,以及致残率、致死率高等特点。

脑动脉瘤是脑血管疾病中比较棘手的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病死率,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对于提高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诊断脑动脉瘤可作为金标准。但DSA诊断也有明显的缺陷,主要在于其对动脉瘤空间位置的分辨有一定局限,加上其诊断费用高,存在一定创伤,导致其无法广泛开展。
DSA检查脑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准确率,但这种检查方式因仪器设备、操作复杂、人员配置、电离辐射等导致其应用受限。
MRA则是一种MR血管造影方式,可很好地显示脑血管及其病变,因MR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MRA目前可显示中小血管病变,比如仿DSA技术,显示的血管效果基本能达到DSA标准,受到了临床的认可。但是,随着CTA技术的应用,证实在脑动脉瘤诊断中也有不错的价值,受到了临床的重视。
DSA诊断脑血管瘤可作为金标准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当颈动脉已结扎,若再做颅内血管检查,DSA可作为唯一可行的方式。同时,对于颅内颅外动静脉搭桥术,DSA也是比较理想的观察动脉吻合口是否通畅的方式。
对于颅内大静脉窦闭塞病变,DSA可获取比传统脑血管造影更好的图像,在脑动脉瘤与脑血管畸形等疾病中有着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普通的脑血管造影需经动脉穿刺或插管完成,MRA检查因为无创且无需注射造影剂便可获取清晰的图像,显示脑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等情况,从而可以对怀疑有颅内血管瘤的患者进行筛查,替代传统的脑血管造影检查。不过,脑血管病变中可能涉及部分小血管,尤其是颅骨掩盖的小血管,MRA难以清晰显示这类小动脉瘤与脑动静脉畸形。
MRA技术包括相位对比法、对比增强法、时间飞越法等,经这些方法的信号采集获取原始图像,经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可获取整个成像范围的血管影像,比如最大强度投影重建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显示脑血管病变情况。
CTA检查独特的优势就是快捷,对于急性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的危重患者尤其适用。扫描时间只需要2~4 s,造影剂要45~50 ml即可,对于烦躁的患者也能完成检查,能快速给予诊断和排除是否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出血,给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赵世珍,杜红.CTA和MR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2021,41(09):66-68.
[2]王大伟,潘博,顾晓艳,徐华磊.CTA与DS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08):1504-1507.
[3]陈文华,王杰,邢伟,彭亚,邱建国,李蓓,孙益芳,俞胜男,宣井岗,吴小凤,许金梅.CTA与DSA诊断脑动脉瘤的对比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07):535-537.
[4]赵英,戴敏方,赵新湘,沈永安.脑动脉瘤的MRI、MRA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05):344-34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