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桓晋文之事》的三个问题

 慢老师 2022-02-20

当齐宣王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的时候,孟子首先说保命而王,然后他抓着齐宣王的一件事情,就是以羊换牛,用羊去换原本用来祭祀的牛,来阐明,每一个人都有这种仁心,都有这种不忍之心。然后呢,孟子把事情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能为之,就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做不了;还有一种事情是不为,就是自己可以办到却不去做。然后,孟子说,如果齐宣王想要成就一番霸业,那么靠穷兵黩武是做不到的,只有靠养民爱民。最后呢,孟子提出,有恒产者有恒心,先要让老百姓有恒产,让他老百姓富足,然后再教育老百姓,谨庠序之教,做到这样之后就能够达到齐宣王的目的。

读这篇文章,可以把握三个问题。

l 如果孟子一开始就回答,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一段话,行不行?

孟子一开始是怎么回答的?有什么区别?孟子一开始以“保民而王”回答,言简意赅,引起齐宣王的重视。如果齐宣王懂得这个道理,后面也没有必要说了。孟子所有的阐述,就是围绕这四个字进行的。如果孟子先回答“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一大段的内容,齐宣王未必能听得进去。因为从思想上,齐宣王没有真正认同孟子的逻辑,思想上也没有和他亲近。所以孟子循循善诱,通过褒扬、赞同齐宣王,让齐宣王认同自己,从而再接受自己的观点。体现出来孟子高超的对话艺术。

l 孟子说齐宣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说“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的话,会不会触怒齐宣王?

从实际情况来看,孟子并没有触怒齐宣王。如果孟子一味赞同齐宣王,而没有高出齐宣王的主张,那么这场对话也是失败的。正因为齐宣王已经接受了孟子,但是孟子却说他有不足的地方,这相当于“诱敌深入”,让齐宣王进一步思考,理解自己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对齐宣王的否定,都是通过比喻进行的,而不是直接批驳。这就更加有一种婉转的语气,更能让别人接受。

l 齐宣王的目标和孟子的目标是一致的吗?

齐宣王的目标是“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这也就是他最初的问题“齐桓晋文之事”,他想和齐桓公晋文公一样,成就一番霸业。孟子并不反对齐宣王的这种理想,孟子推崇的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要“保民而王”,是寻求“王道”。因为他看到齐宣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这样是无法达到称霸目的的。因为齐国弱小,寡不能不敌众,弱不能敌强,不能通过军事扩张的方法称霸,只能通过实施仁政,从而变得国富民强,达到无敌天下的结果。孟子提供的是手段,不是目的。孟子的目的应该是儒家最根本的社会目标——天下大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