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水过后,重祛湿,多食一物,常饮二水,改掉三习,做好四件事

 营养师雪姐姐 2022-02-21

雨水节气已过,此后,降水增多,湿气加重。

此时,稍有不慎,湿邪便会侵入人体,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在雨水节后,防湿邪,健脾利湿是关键,一定不要忽视。

湿气重,百病生。

人体最怕湿气,也是最难被祛除的。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尽量让自己避开湿气。

一旦出现下面4种迹象,说明体内湿气重了

迹象1、大便不成型

这是体内湿气重非常,明显的表现之一。

湿气重的人一般大便会黏腻,主要是湿气困脾,运化功能下降,肠道的蠕动减缓导致大便不成形。

迹象2、舌苔重

健康的人,舌苔是相对较薄的。

一旦发现舌苔重,甚至出现明显的“齿痕”,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了。

迹象3、易疲劳

体内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感到疲劳,头昏脑胀、头脑沉重。

尤其是,明明身体很强壮的人,也会感受到没有劲,容易疲倦,需要警惕体内湿气重所致。

迹象4、爱出油

一旦体内湿气重,会导致津液在内无法正常运转,便会有种往出“冒”的感觉。

此时,会导致皮肤爱出油,满面油光,甚至起痘痘,应注意自己是不是湿气重了。

雨水过后,重祛湿,多食一物,常饮二水,改掉三习,做好四件事

多食一物

——豆类

豆类,既能健脾祛湿,又可清热,还能调养内脏。

因此,在雨水过后,多吃点豆类,健脾胃,有助于帮助利水祛湿。

首先,可以多吃点白扁豆,被誉为“脾之谷”,可补脾胃,和中化湿。

其次,还可以多吃点赤小豆,健脾益气,利湿消肿,适合身体水肿的人。

不过要注意,赤小豆,又叫红小豆,与红豆不同,需要区分开,不要吃错。

常饮二水

1、白鼓丁薏仁茶水

用健脾利湿的小植物,泡水代茶饮,是祛湿的好选择。

自己动手做,白鼓丁薏仁茶,每天泡水,健脾祛湿,排毒又下火。

取白鼓丁,薏仁、赤小豆、大麦、山楂、芡实、玉米须、栀子,炒熟后碾碎,装入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清热利水,健脾祛湿,十分有益。

白鼓丁,利尿利湿,泄湿热,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

薏仁,利湿健脾、消水肿。与赤小豆搭配,祛湿效果更突出。山楂可健脾;芡实健脾除湿,消除困倦;玉米须,利水消肿、泻热;大麦,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栀子,清热利湿,利水利尿;这几种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健脾利湿,效果尤佳,还可清热灭火。

2、山药茯苓芡实汤水

健脾祛湿,除了喝茶,还可以煮汤喝。

用山药、芡实、茯苓,一起煮汤喝,也是不错的选择。

山药,比较平和,可补脾养胃,益气生津;茯苓,淡渗利水、健脾和胃。

芡实则可补中益气,除湿止带。搭配在一起煮汤喝,有助于给身体祛湿利水。

改掉三习

1、改掉喝酒的习惯

不论什么原因,都要坚持忌酒。

长期饮酒,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加重体内湿气。

酒助湿邪,饮酒是会导致体内湿气重的,尤其是冰镇的凉啤酒。

所以,不论多难,都要尽量少饮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的选择。

2、改掉熬夜的习惯

现代人,经常熬夜晚睡,也是导致体内湿气重的原因。

长期睡眠不足,人体的五脏六腑也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脾无法及时运化水湿,体内的湿气就会越来越重,危害健康。

3、改掉湿发入睡的习惯

有很多人,喜欢在睡前洗头,但却不会吹干。

经常湿发入睡,不仅容易导致头痛,也会加速湿气侵入体内。

因此,如果你有湿发入睡的习惯,一定要改掉,这一点尤为重要。

做好四件事

1、少吃冷饮

生活中,要注意少吃冷饮。

尤其是,冰镇饮料、冰激凌、雪糕等要少碰。

一旦这类食物吃太多,容易导致脾虚,不利于运化水湿,久而久之,便会导致湿气滞留体内,加重体内的湿气,而湿气重又会进一步损害脾,从而导致进入恶性循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少吃冷饮。

2、热水泡脚

雨水过后,可以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每天用热水泡泡脚,也是祛湿不错的行为,对身体健康也有益。

多泡泡脚能够有效的祛除湿气,还可以暖身驱寒,促进睡眠,一举多得。

此外,还可在泡脚水中,加点花椒,生姜,艾草等,驱寒祛湿,效果更佳。

要注意,泡脚水温以38~43度为宜,水量摸过脚踝,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额头出汗即可,切不可泡太长时间,更不要大汗淋漓。

3、增加运动

湿气重的人会比较懒惰,而懒惰又会加重湿气。

因此,想要去除体内的湿气,一定要坚持运动,不能懒惰。

雨水节气后,天气逐渐变暖,此时,增加一些运动锻炼,十分有益。

运动不仅仅能够缓解自身的压力,还可以促进身体器官正常运行,让身体加速湿气的排出。

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项目,对活化气血循环有帮助,还能增加水分代谢。

4、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有助于调补身体阳气,对于体内湿气的排除,十分有益。

尤其是晒晒后背与头顶。

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养护阳气,助力湿气的排出。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此外,晒晒头顶,也是春季不错的选择。

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

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处。

晒此穴,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助力湿气排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