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薪8000,三个月后离职,倒赔100万给公司,这坑有点大!

 繁星1 2022-02-21
图片

当竞业限制协议沦为霸王协议,还被法院支持之后,为了几两碎银的打工人,感觉被狠狠宰了。
 
问题是,放任这种事情蔓延,有样学样的话,损失最大的是为了几两碎银,辛苦打工,最后倒欠一大笔钱的打工人。
 
月薪8000,干了三个月,离职倒赔100万给公司,这是什么公司? 
 
原来是上市公司宁德时代。

图片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根据第一次财经报道,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有关宁德时代竞业限制的10个判决案例中,还有月薪8000元、工作仅3个月的前员工。
 
通过信息梳理,这10个员工,职位分别是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市场专员等职位,有的最短在职只有3个月,拿着两千多的竞业限制补偿,最后要赔偿100万给公司。 
 
补偿两三千一个月,违反了赔偿100万,这竞业限制协议算不算霸王条款。
 
实际上,很多企业要求员工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都很霸王的。
 
如果是在入职的时候,竞业限制协议就会连着员工手册、入职信息登记表、劳动合同一起签署,通常HR会拿着这些资料给入职员工签字,按手印。
 
很多员工着急入职,一般想都没想,也没有仔细看就签署了。

如果不签,就不能入职,意味着放弃这份工作,为了几两碎银,想着一家老小很多人签了。
 
如果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公司突然以岗位内容有变化,接触了公司秘密要员工签署,员工如果拒签,那面临的就是被打入冷宫,之后逼迫自离、劝退等。
 
如果离职的时候,公司突然拿出竞业限制协议让员工签署,员工不签署意味着在离职证明,社保公积金转移、离职工资结算方面,公司可以尽情折磨员工。
 
当然有人说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有补偿的,不是挺好的吗?
 
一般竞业限制协议的补偿标准是离职前6个月月平均工资的80%到300%不等,有些公司给予补偿标准更高。
 
而宁德时代给予离职员工的竞业限制协议的补偿标准是多少?
 
按照表格中数据,有5人月工资约为8000元-20000元,离职后收到的每月竞业赔偿金也从2603.4元-6843元不等,也就是20%-35%之间。
 
这样低的比例,一个月两三千的补偿金,最后倒赔了100万,这合理不?
 
问题是在宁德时代的前员工中,有月薪8000元的员工,这个工资、级别能接触到什么秘密?入职三个月的能接触到什么秘密?
 
最后统统签署了竞业限制协议,统统成了被告,当地法院还支持了,最后全部要赔100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 
 
现实中对于这三类人的界定,其实很随意。

有公司员工个个头衔都是总监、高管的管理人员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很多员工接触不到公司核心机密的,最后也变成了负有保密义务的人。
 
当法律规定了大框架之后,企业就开始动起了心思,把所有员工都纳入了竞业限制协议签署的范围,随意扩大了这种解释。至少我见过的公司,不管什么职位都要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而宁德时代也用了大部分公司的做法,把所有员工都纳入了竞业限制协议的范围,给20%-35%的月工资补偿,扩大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范围,把员工都给告了。
 
这些员工,离职之后拿两三千的补偿,不准从事进入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及其关联方,否则要面临天价赔偿,最终只得转行。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还有多家企业将前员工告上法庭的案例,比如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案例中,员工因违反竞业协议的实际违约金最高为12万元,最低4万元。吉利汽车状告宋某的竞业违约金虽然超143万元,但这也是法院酌情调整后的,且相当于宋某离开吉利汽车前一年的工资收入水平。
 
而在宁德时代的状告前员工的案子中,月薪8000元,入职三个月的员工,也被判赔100万,而且宁德当地的仲裁委、法院还予以支持。
 
请问,让这个员工怎么活?
 
拿着微薄薪水、拼死拼活的打工人,最后被这么大一个坑给埋进去了,公平吗?
 
要限制对手的发展,那前员工祭旗,甚至把普通员工都拉进来陪葬,这招数太狠了。
 
真是投资几千块,3个月后收回100万,这收益,杠杠的。
 
法律应该彰显公平正义,当公司无限扩大竞业限制协议范围,把竞业限制协议搞成霸王协议,明显有失公平,还要支持吗?
 
也不问问那月薪8000元,干了三个月的员工能不能赔得起这100万。
 
最担心的是,这种事情有样学样,以后不止新能源企业,可能互联网、研发、新媒体等各行各业都这样学。
 
给员工发微薄的薪水,搞出一份霸王协议,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无限扩大竞争对手的范围,搞出天价赔偿金,随意拿普通员工的职业生涯来陪葬,最后有可能还获得法院支持。
 
这种才是最可怕的,这种趋势蔓延对人才流动,对行业发展,对企业口碑、对个人的杀伤力都很大。
 
也奉劝求职、在职和离职的员工都签署竞业限制协议的时候都仔细看看,多问问,宁可不要那份工作,也不要轻易掉入企业的大坑里。
 
因为,那个雷早晚会爆,有时候普通人真的承担不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