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税率不高,商业税存在缺陷,财政收入短缺,压垮明朝发展|明朝|朱元璋

 思明居士 2022-02-21
全文共1681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任何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支持,封建社会时期也是一样。封建王朝的经济收入大都从税收中获得,所以建立完善的税收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举措。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也能理解到百姓生活的艰辛。
所以在登基之后便制定了减免税收等政策,帮助明朝恢复教化,步入正轨。明朝初期的税收是极低的,只不过十三税一而已,如果想要实现长久发展,只凭借这点税收显然是不够的。
虽然封建社会重农抑商,但是很多朝代都从商业中获得了不菲的税收,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明朝也是以农业为本的王朝,在农业方面做出了诸多举措,开垦荒地增加种植面积等等。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但是明朝过于抑制商人发展,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税体系,税率也极低,明朝的税收主要还是由农业支撑的。到了明朝中后期开放海禁,珍贵的商品远销海外换取了大量白银。
原本以为可以凭借白银流入充盈国库,但由于商税体系的缺失,白银最终也没有为中央财政带来任何助益。明朝的税收制度一直存在弊端,收入有限,支出庞大。
无论是朝贡贸易还是藩王群体,都让明朝流失了大量的资金。以致于后来清军入侵,内忧外患问题重演,朝廷没钱培养军队,只能任凭明朝听天由命了。
一、大力发展农业
1、稳定社会秩序
百姓是一个王朝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历代统治者最为重视的存在。百姓的生活状况可以影响到社会是否安稳,统治是否稳固,只有让子民过上富足的生活,明朝才有可能更长久的延续下去。
所以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之后,他大力发展农业,不断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帮助更多人脱离食不果腹的困境。
在朱元璋等皇帝的努力之下,明朝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上亿亩,满足了更多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也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驾护航。
2、扩大收入来源
朱元璋登基之后的明朝百废待兴,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倭寇侵扰边境,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供养军队,以求边疆及内部环境安稳。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为根本的,明朝也不例外。
朱元璋先是制定了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将商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商人流动性过强,为基层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其次,朱元璋实行了海禁政策。
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也就切段了明朝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不仅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限制商品流通,还阻断了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渠道,使得明朝只能通过朝贡贸易与外界联系。
二、明朝财政崩溃
1、朝贡贸易不健全
明朝实行海禁之后,朱元璋将此作为祖训传承下去,要求世世代代不许开海,此时明朝与外界唯一的联系途径便只剩下了朝贡贸易。朝贡是要周边小国心甘情愿的顺服于中原王朝的。
此时的明朝还没有立足于世界的地位和实力,也很难吸引其他国家前来朝贡。不过为了宣扬大国风范,明朝统治者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薄来厚往。
意思就是无论国外使者带来的是如何廉价寻常的物资,明朝都会回馈其以珍贵的宝物,比如丝绸、茶叶等等。
如此一来,很多国家为了获取利益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在此过程中虽然获得了极大的威严,却失去了不少的资产,中央财政状况更加岌岌可危。
2、大量白银流入
到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倭患问题并没有随着海禁的实行而渐渐消失,反而带动附近大量居民与倭寇勾结在一起开展走私,危害明朝的利益。
在严嵩等官员的领导下,隆庆年间才终于开放了海禁,恢复民间与海外的自由贸易,我国许多珍贵的商品远销海外,受到一致好评。开放的贸易也让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白银成为市场流通货币。
尽管世界上过半的白银流入了中国境内,可明朝末期还是因为财政赤字而不得不在军事上一再退缩,甚至要崇祯皇帝低声下气地向官员请求募捐,百姓的生活状态也没有改善,那么白银都去了哪里?
其实在开放海外贸易之后,商人来往频繁,在其中赚取了不少的白银,绝大多数都没有流进朝廷和百姓的口袋,而是被商人把握着,加之明朝没有建立健全的商税体系,钱财的流失是必然的了。
自明朝建立开始,统治者便十分重视农业发展,甚至渐渐忽略了商业的存在。为了体恤百姓的不易,统治者一再降低农业税,也缩减的财政收入。即使后期海禁开放,可由于没有健全的商业税收体系作为保障,再多的钱财也与朝廷无关,明朝便是在穷困潦倒的境地中惨淡灭亡的。
参考文献:
《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