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花间挹香 2019-12-16

说起明朝,很多喜欢历史的人都觉得明朝是一个很可惜的朝代,因为明朝没有亡于昏君,只是亡于佞臣,亡于天灾。但事实上,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地主阶级的贪婪和国家财政政策的虚弱。

有人说,这不是两个原因吗,怎么会是一个原因?

事实上,这确实就是一个原因,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财政政策,在此后明朝两百余年的江山中,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地主。这些地主,大多还是士绅,拥有免税的权力。再加上禁海,好端端的一个大眀江山,就这么被玩死了。

没钱的皇帝,连兵都使唤不动。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龙袍都打补丁了,而东南的官绅,却可以躺在银子的海洋中畅游,这种朝代不亡,实在是没道理。

造成这一系列影响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民族英雄,这是毋庸置疑的。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了不世功勋。但是,朱元璋因为出身底层,对财政认知不够。他看到的,只有唐宋时期的财政政策,造成了地方比朝廷强大的一面,却没考虑到,要是地方和朝廷都没钱,这游戏要怎么玩下去。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朱元璋

朱元璋对财政政策的认知,极为肤浅。也是,草莽出身的朱元璋,完全没有预料到,财政政策有多么重要。朱元璋痛恨贪官,给官员的俸禄极低,却又要官员做最重的活。而明朝的官员,较之宋朝又少得可怜。这就造成了,明初年以后的官员,都学会一身贪腐的本领。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张居正

朱元璋最大的错误,就是财政理论与实践相背离。也就是说,朱元璋太想当然了。在张居正改革之前,明朝的税收混乱不堪,交的都是实物,很难统计。再加上对百姓的税赋降低,对有钱的官绅、商贾却不怎么收税,还采取的是定额税收制度,明朝的财政能力极弱。哪怕是清朝,还有个盐税支撑,明朝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几乎就靠农税。

明代的税收几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增加(实际上是不断减少,农业税减少,商业税减少的更多)。国家财政困难,导致发生饥荒,没有钱去赈济;发生战争,没有钱支付军饷。没有钱赈济灾民,饥民作乱;没有钱发军饷,致饥兵作乱。饥兵与饥兵结合导致大规模的国内叛乱。政府军队缺乏战斗力,导致国家既无法消除外部侵略,也无法肃清内部叛乱。财政危机导致军事危机,军事危机导致更大的财政危机,如此恶性循环,明朝最终走向灭亡。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明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火器装备超过60%

明朝的定额税收制度,是最大的弊端。明朝在洪武年间之后也偶尔进行过小的调整,但基本定额从来没有被摈弃。于是以后,不管耕地增加多少,人口又上升多少,生产力进步多少,明代农业赋税始终就维持在这个水平左右。换句话说,猪肉都涨价了,明朝的税收还是那么多!

此外,商业税不断降低甚至在一些地方接近取消的事实是肯定的。但关于商税降低这一点也没有必要多说,因为即便在明初商税很大程度也没有认真征收。商税在整个明代始终都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甚至还有的商贾本身就是官绅,他们支持禁海,却自家海上走私牟取暴利。他们支持减税,家里却良田万亩。可见,明朝的税收已经弱到了什么地步!这样的税收,直接让官绅阶级把税收转嫁给农民。

朱元璋对商业和商人采取了保护措施,定商税“三十税一”,还规定书籍笔墨农具、舟车丝布之类皆免税,并下令裁撤税课司局364处,使商税较元末大大简约。“三十税一”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商税只有3.33%!今天的商税多少?起码有17%增值税!看看,这差距是多少倍?

要是风调雨顺的年间,农民还能活。但是,随着明朝时的小冰河时期到来,天灾频发,自耕农不断减少,社会矛盾已经埋得太深了。一旦大规模天灾出现,饿肚子的农民就要造反,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可惜,明朝只有皇帝上心,官绅阶级该怎么垄断还是怎么垄断,该怎么逃税还是怎么逃税。

以万历早期的一些数据在整个明代比较有代表性:“商业税收入包括盐税250万两,茶税10余万两、市舶税4万两、通过税60万两、营业税20万两,总额不过340万两”(后来一度有所增加,但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对比一下,明朝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都远远大于北宋,然而北宋从盐、酒、茶三项中获得的财政收入就接近六千万贯,也就相当于四五千万两白银的价值。哪怕是时代不同,白银的兑换比例不一,可三百多万两白银和几千万白银的对比,还是一目了然的。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真正白银的样子,不是电视上那些

明朝的财政政策虚弱到什么地步呢?

这么说吧,中国历史上许多比明朝小得多的国家,进行更大规模的连年军事行动,尚且游刃有余。战国时期的诸国就不必说了,赵国、秦国,许多次战争都动用几十万大军,以后的三国、五代十国等等,都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反观明末,不说名义上军队数量多少,真正实质意义上动用军队十万进行一次战争,已经是接近极限,超过十万一点还可以,如果接近二十万,则国家财政就已经无法维持。

一个这么大的国家,一个耕地面积十亿亩以上,人口接近二亿的国家,赋税收入,居然少到连招募二十万真正有战斗力的精兵都做不到,那这样的赋税收入,只能说已经少到了不正常的地步!

为什么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以及发生饥荒的时候,赈济灾民没有任何问题,而到了明末就不行了呢?

难道是因为明初的经济比明末更发达,明朝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经济处于不断衰退中?这显然背离了事实。

任何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以及任何当时人的记载,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明朝的经济,越到后期,就越繁荣发达。甚至,历史书上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

万历时期,经济的繁荣,生产力的发达,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明初与之相比,望尘莫及。即便在连续发生了自然灾害后的崇祯年间,尽管相对于万历时期,经济有所衰退,但在总体上,远远高于明初,则是不成问题的。经济是更繁荣了,生产力是更发达了,而国家的财政,却是更加困难了,这是什么道理?

明朝末期的财政困难,是因为国家的赋税,没有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收入基本不变,开支却随着人口的增多,而不得不增多,这样当然就造成了困难,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还有一点,如果说赋税收入,没有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那么至少每个人感觉到的税收压力,应该远远低于明初吧?可为什么反而明朝末期,到处都是一片对赋税过高的抱怨,到处都是叫苦连天的声音呢?

如果说,是后来增加的军饷,或者额外的加派过多,这也不通。要知道,明成祖时期,修建紫禁城、营建武当山建筑群、郑和七下西洋、五十万大军五次北伐蒙古、几十万大军屡次南征越南,这几个事件,随便单独拿出一项来,所造成的财政开支,就远远高于崇祯时期所有的赋税收入、辽饷剿饷练饷的加派,以及地方上额外的加派的总和。但为什么明成祖时期,百姓对负担虽有一定抱怨,总体上却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社会保持安定,而到了明末,增加赋税,造成的反对声音,会这么巨大?

这里,能得出的结论就是:明朝农税低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商业税等同于没有。而富人根本没有交税。

后来崇正皇帝没办法,准备加税的时候,文官集团和基层不断的抵抗阻挠。为啥?因为文官集团知道,加税其实农民身上已经加不了多少了,要加就是他们出。从谁的口袋里掏钱容易的?所以,他们极力阻挠。崇祯从没有出过北京,根本不知道世道是怎么样的,他只能听这些文官胡吹,最后断送了江山。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明朝疆域

可以看出,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税收最低,对社会的管制最宽纵、最无力的一个社会!明代的最大问题,不是政府收的税太多,而是政府收的税太低;不是政府对社会控制的太严密,而恰恰是政府对社会控制太无力!

低税再加上明朝的基层官员少,想要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就相当困难了。所以很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往往交给社会基层单位自己进行。在朱元璋时期,地方官员甚至不许亲自下乡。乡村建立起自治组织,选择老人承担起乡村民众的教化。……皇帝的俭省政策使得政府的预算与管理费用降到了最低程度。当时,军队要自己生产粮食,村落要实行自治以减少政府的职能,通过减少人手以节约管理经费。

因为税收不足,明朝政府很少能够造福于民。甚至连治水这种中国政府最应该表现出莫大关心的事情,明朝政府也做的远远不够。

政府人员不足,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中层后勤保障能力不力,公共投入不足(这些情况都是导因于低税政策),所有这些原因使得国家根本无力动员帝国的全部财力,其所能控制的资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诸如盐课、海关税、内陆关税、林木出产税以及矿银等都面临这样的情况。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和许多人想象的明代是一个对社会实施严密控制的专制社会相反,明代恰恰是一个把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压缩到最低限度的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朝倒是很符合现在一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自由主义”信徒的理想。

经济的发展运行,基本上不受政府的干涉控制,对私人经济力量的发展,明朝朝廷无心、也无力管制约束。

历史 | 明朝亡国的根本——极其失败的财政政策

崇祯

要不是张居正改革为明朝强行续命,恐怕明朝早就该亡了。可惜张居正改革也是人亡政息,没能挽救大眀江山。

于是,在闯王李自成这最后一根稻草的压力下,明朝走向了灭亡。其中,罪魁祸首就是这财政政策的失败,还有文官集团的贪婪。所以,崇祯才会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也就是说,君非亡国之君,而臣皆亡国之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