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逆汤、小柴胡加石膏治疗咽痛咽干案

 中医林佳明 2022-02-21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273天。

女性,43岁

原来诊断为头痛,经过治疗后好转,现在失眠,易醒4天。

易醒,2-3点醒来,醒后难以入睡,到天亮,心烦,口干,口不苦,纳差,大便稀,不成型,四逆,舌淡苔白,脉沉细。

炒附片15g先煮1小时,干姜15g,炙甘草15g,茯苓30g,茯神30g,白术20g,肉桂10g,龙骨75g,牡蛎75g,首乌藤60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12.23现在能入睡,能入睡5-6小时,2天前吃炒虾、热气的食物后,咽喉痛,咽干欲饮,口不苦,纳可,大便好转,四逆,脉沉细,舌红苔腻黄。

蒸附片10g,干姜10g,炙甘草30g,肉桂6g,龙骨45g,牡蛎45g,柴胡15g,黄芩15g,党参10g,石膏75g,玄参20g,桔梗15g,中药3付,每天一剂,冲服(煎法)口服

02.21能入睡,头痛已,无咽痛,停药已经2月。

一诊拟方:四逆汤加茯苓、茯神、白术、肉桂、龙骨牡蛎、首乌藤(四逆温潜法)

按语:患者失眠、容易醒、心烦、口干考虑为上热。

四逆、纳差、大便稀、不成形、舌淡苔白、脉沉细考虑为下寒;

患者下寒比上热更甚。

患者因脾阳虚弱,阳不入阴、虚火上炎,热扰心神,且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虚气血化生不足,血虚不能濡养心神故患者失眠、容易醒、舌淡苔白、脉沉细,脾阳虚弱,同时阳虚也会生寒,脾阳不能温煦四肢、水谷受纳与运化失司故口干、纳差、大便稀、四逆。

老师运用了温潜法来治疗该患者失眠,运用四逆汤温阳扶阳散寒,用大量龙骨牡蛎潜降阳气及起到重镇安神作用,用肉桂引火归元,补火助阳,茯苓、茯神、白术健运中焦,益气健脾,茯苓、茯神还可宁心安神,首乌藤养血安神。

二诊:

六经辨证: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拟方:四逆汤、小柴胡加石膏汤加减、桔梗甘草汤。

患者二诊的时候出现了新的症状需重新辨六经了,患者咽痛、咽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四逆、脉沉细为太阴。

患者本身是脾阳虚弱,脾失健运,水饮内停,郁久化热,在加上患者吃了炒虾、热气的食物就相当于火上浇油,热性上炎,热邪壅滞于咽部(咽部),热灼津伤(咽部)故咽喉痛、咽干欲饮,故用柴胡、黄芩清泄郁热,且黄芩还可清热燥湿而不伤阴,石膏清热生津、党参健脾生津(小柴胡加石膏汤含义)。

玄参清热利咽、生津,桔梗甘草清热利咽;

从症状及舌像症状上看,患者热像更为明显,但患者仍有四逆、脉沉细,且患者能入睡5-6小时,说明虚火已经引归原位故用少量四逆汤来温补脾阳。

三诊:患者能够入睡,头痛已,无咽痛、停药两个月。

老师这个案例一、二诊对比告诉我们运用六经体系去辨证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下证候去辨六经,如一诊二诊都有热像表现,但一诊是虚热、二诊是实热,治疗失眠时要注意一下温潜法运用,有一些患者失眠本质是因中焦虚寒,中焦脾胃功能不好,下寒明显,但其阳气不降、阳气不潜。

林佳明点评:这个患者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案例,虚实,阴阳的变化,在临床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时表里变化也很快,万变不离其宗,抓住病机,临床症候反应,动态去看其变化。

总结丨邓国喜

编辑丨林佳明

点评丨林佳明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

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亲传弟子广东省名中医阮永队教授。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2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