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映潮: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之“扩读”

 宝妞 2022-02-21



扩读,要求一个“配”字,一个“补”字,它解决的,是为配合课文教学而找到课外美文、课文赏析材料或其他语言材料。

扩读,是为了增加课文阅读容量、从课文内容出发“为课文找朋友”的阅法。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材阅读,但却与教材阅读息息相关一没有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深刻了解,就难以找到与课文相配读的义章。

所以,扩读法对阅读教学的直接的有显性作用的阅读。

扩读,实际上是教材阅读中的一种板块粘连式的艺术,就是从课内文章出发,从某种角度出发,进行扩展式阅读,为课文找到扩读、比读、衬读、助读的其他文章;就是由此及彼,连类而及,找到主题上、题材上、写法上、内容上、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相异特点的课外材料,在课堂或课外与课文联在一起来读,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在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扩读需要教师花费比较大的劳动,但同时也丰厚了教师自己的积累。这样既可以为这“某一篇”课文找到充足的资料,又能让我们对所选文章的选材角度、语言表达、情感流露、辞格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进行品评鉴赏。

所以,用“粘连”的眼光,以相互映衬或相互补充为目的,由教者自己去为课文寻找能够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文章,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工作。

扩读要有眼光。这是指教师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能够真正为课文找到文质兼美的适于教学的“朋友”。当课文的美丽的朋友出现时,课文教学的容量就被增大了,“课堂积累丰富”的目的也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所以,“扩读”也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综合比较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研读课文,会有一种特别的乐趣。

而且,为课文找“朋友”也可以说是一种语文活动,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不管怎么说,对学生而言,这种活动应该是语文学习中的快乐。

扩读的角度丰富多姿,如:

可以从渲染主题的角度进行扩读。

如教学《乡愁诗两首》,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我们可以进行扩读,找到如下以“乡愁”为主题的诗进行配读:

台湾诗人彭邦帧的《月之故乡》: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台湾诗人

舒兰的《乡色酒》: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内容丰满的联读,加上一定教学手段的运用,这样的课一定很美,很动人。

可以从辨析比较的角度进行扩读。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与蒙田的《热爱生命》编在一起,作为一“课”进行教学,但这样不太好处理。如果换种思路,对课文进行扩读,找到下面的材料,就可与《敬畏生命》放在一起进行教学:

梧桐的悲哀

在初春的暖风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

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籽一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中度过了冬天,此刻,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解体了,脱落了,变成了漫天的飞花。

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呵!它们在春风里飞呵飘呵,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

然而在城里,到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

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

(选自《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赵丽宏)

两文都是写飘飞的种子,都在写生命的不计成本的投入,但张晓风的短文是在抒发敬畏、感动之情,而《梧桐的悲哀》之中则有深沉的感叹,将此二者有机地放在一起进行赏析,进行感悟,教学将又是一番意味。

可以从丰富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扩读。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对百草园的描写,那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乐园。现在怎么样了呢?由此扩读开去,也许可以找到如下面这样的阅读材料:

思,在百草园(节选)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椹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楼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得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我以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因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节选自《中学生阅读》作者:刘绍棠)

历史的久远的鲁迅生活过的百草园现在成了人们游玩、瞻仰的地方,成了人们凭吊先贤、抒发感受的地方。教师如果将这种扩读所得介绍给自己的学生,他们也许就有穿越时光的隧道、看到历史与现实碰撞的感觉,他们将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学习感受。

可以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角度去进行扩读。

如下面一则材料,既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课文《绝唱》,又可以在课堂上一定的时机内发给学生,作为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的助读资料。

《绝唱》的写声技巧

《绝唱》的写声技巧,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体味:一是正面描写,二是侧面烘托。

先看描写的方法:

1.直接对声音进行描写。如“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等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音色之美、音质之美、音韵之美。

2.用比喻对声音进行描写。如“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句,用美丽的鸟鸣声来表现歌声的清脆动人;如“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句,用动态的形体来比喻声音的高亢尖细与回环曲折;如“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这一段,以雄奇景物的变化来比喻声音不可思议的“险”与“奇”;还如“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句,以绚丽多姿的色彩比喻声音的复杂变化。如此众多奇妙生动的比喻,将属于听觉上的声音与人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让人产生丰富美好的联想,从而深味到歌唱声的不同凡响。

3.在比喻描写中突出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如:“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句,从触觉的角度写声音让人无比的舒畅;如“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句,味觉的角度写声音给人的无比甘美;如“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句,从视觉的角度写声音给人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作者将声音与人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说书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魅力。

再看烘托的方法:

1.用场景来烘托人物演唱技艺之高超。如写“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那一部分,就用听众的爆满来烘托那演唱的巨大魅力。

2.用情景来烘托人物演唱技艺之高超。如“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句、“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句、“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句等等,都用听众的表现烘托了那美妙的歌唱声给人的出神入化的感受。

3.用议论来烘托人物演唱技艺之高超。梦湘先生的大段议论和旁人“论得透辟极了”的感叹,有力地表现了“声音”的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