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与“六气”》

 健行zhz 2022-02-22
《“六经”与“六气”》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体系,是他继承汉代以前的哲学、天文、医学等知识,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研究、总结、创造出来的符合临床需要的医学体系。张仲景把深奥的“六气标本、主客加临”,活化于“六经平脉辨证”理论之中,将气化原理运用于脉证,又用脉证经验来证实气化原理。

近二千年来,中医学运用《伤寒杂病论》提出的“六经平脉辨证”理论,对于复杂的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医学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还能流传下来而且永葆青春活力,其原因在于:中医学是以中国文化为母体而构建的、以“阴阳”和“五行”学说为说理工具的、以“天人合一”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国医学。

“辨证论治”和“对症下药”是中国文化和智慧在养生和医学领域的体现。《伤寒杂病论》是汉代之前的各种知识和医学经验的哲学化总结,是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医学家的心血结晶,是“天价之宝”。

《伤寒论》以“六经”命名篇名,就是为了昭显“六气”的性质;而六气的病变,则又构成六经为病的证型。所以《伤寒论》的“六经”,就是实在的“六气”。

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所说:“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侯奈何合之?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以胜注:这里明确了何谓“神、圣、变、化”的概念)。紧接着又说“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明代张景岳解释以上经文时说:“三阴三阳者,由六气之化为之主,而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故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也。然此六者,皆天元一气之所化,一分为六,故曰六元。”

古人认识大自然,开始是一切发源于“气”即“一元论”哲学思想;然后出现“阴阳学说”表达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各种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当“阴阳学说”进入医学之后,就发展为“三元论”,用“三阴三阳”来说明“六元之气”以虚化实,反映着人类临床疾病千变万化的证候,蕴藏着无穷的变化。

人体的“六经”作用于“六气之化”,六气又本于脏腑功能。呈现出“经脉为标,脏腑为本”。所以张景岳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为什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六经分篇,而不是直接说手足十二经脉?因为《黄帝内经》告诉人们: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于是“开、阖、枢”都有“阴阳”,三阴三阳各自所属脏腑的气化功能,通过经脉的循行联络而实现。因而病理反映便不会越出自身的生理范畴,须有一定的病位来体现,或在表、或在里、或在半表半里。三个病位,各有阴阳二大基本类型,于是有“六”。

张仲景正是发现了这个规律,进而结合“六经、六气”,由生理到病理,由病理到病机,由病机到病情,有病情到病位,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在理论上把脏腑、经络、气化功能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平脉辨证”、“辨证论治”,可以统治所有疾病。

 2013-2-19日于伦敦)(2013---02215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