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经脉纲要第二讲

 日出的收藏 2022-02-22

第二讲

肺经。

内气运行谓之脉。

误治的几种情况。

排邪气的两种情况。

同化。周天。

 

 

还是接着讲肺经。起于中焦,就是起在胃里面。胃还是起在这个胃的这些细小的孔道。焦就是细小的孔道。肺这个经脉实际上就是胃气输转过来的。所以说它起于中焦以后,下络大肠,大肠的所有的细小的孔道,就到了下焦了。先从中焦起,然后到了下焦。你别想这个脉只是一条线,它实际上是一股气团、一股气流,它这股气是有一定范围的,它起于中焦实际上就是把中焦脾胃运化来的所有的水谷精微的这个气,里面分出有一道是归于肺的。所以它就是肺之脉。

 

脉就是这一团气,就是中焦这个气,它是有好几团的,其中有一团是属于肺。它有一条支路它是属于肺的。但是它也不是好几团,它是混合在一起的。混合在一起,其中有这么一些,它就往大肠里面走,到了大肠以后呢,把大肠里的一些东西带上来,然后还循于胃口,从中焦下去又上来,叫还。然后循于胃口,就是只要你是属于胃口的地方,他都是绕一圈。

 

比如说下面这个胃口,就是幽门,或者是上面这个胃口,贲门,在这绕一圈,叫遍循。凡是属于胃口这个范畴之内的,它都是会在这儿循环一下。他从胃口再上膈,穿过了这个膈肌,或者也可以认为是布满了整个膈,布满了整个膈肌,就是整个膈肌它都有肺的气在上面走。再上去就归属到肺这儿来了,它就停留在肺这个地方。

 

停留在肺以后,从肺系横出腋下,这个肺系实际上就是指肺后面有一个筋膜,这个筋膜把肺固定在脊椎上,后背上,因为这些脏器都有个系膜,这个系膜大部分都是长在这个脊椎骨上。这叫系,这个脏器不可能是孤零零的在腹腔跟胸腔里面,肯定有个东西把它吊起来。包括这个肠子、胃、肝、心、肺,都有个东西。膜把它系住以后,挂在人的脊椎骨上,挂在这个后背上,一般都是挂在脊椎骨附近。就是这个系膜。

 

从肺系横出腋下,所以肺系后面对着肺腧穴那一片,或者对着肺腧、身柱那一片儿,肩胛骨中间那一片儿上下,从肺系这个地方开始就有肺腧穴,然后从肺系横出腋下。腋下这个部位对肺来说是挺关键的。从腋下出来以后,就到了,你看肺经里面的这些穴位,它是云门、中府,天府、侠白。

 

云门、中府跟天府穴这三个穴位都接近于胸壁,但是它并不在腋下,它是在胸壁的前边、侧边,还有胳膊前边儿。实际上就是这个肺气,它在这个肺腔,它在整个肺这个部分,就是布满肺这个脏器以后,有一部分气它应该是从体表外外走的时候,它是从云门、中府外外走的。但是有一部分气是从肺系横出腋下,它是两个气汇合起来以后,主要是到了这个天府,云门、中府、天府这个部位。

 

也就是说气的运行,不是那么死板教条的非得从一个死的地方来运行,它是很类似自然界的气体的运行的,所以它布满肺以后,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这些筋膜的结构的原因就从肺系走,但是它毕竟是气态物质,它要扩散,所以有一部分就从上面的胸壁渗透出来,就是云门中府这些穴位的部位。渗透出来以后,再由于筋膜的结构,或者其他经脉的气的影响,它就沿着手臂上侧走,而不会沿着中间,或者后侧走,因为气的状态和性质,决定了它和手厥阴,手少阴的气一比较,只能沿着上侧走。好比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他走起来要分层。

 

然后就是这个肩膀跟胸腔交界的这个地方。然后从天府穴往下走,侠白,尺泽、孔最、列缺。下循臑内,这个臑内就是胳膊、上臂的内侧,行在手少阴心经跟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也就是在大拇指这个,在桡侧,下肘中,到了肘部中间,只在胳膊弯的内侧,内侧往上面一点点的地方。就是说你把所有的人身上某个范围之内的都分成三份就行了。

 

比如说你把一个胳膊的横截面分成三份,纵截面也分成三份。都是分成三,三三得九,基本上都可以这么去分。在肘中,把肘,胳膊弯里面的这个地方分成三份,它在上面的那一份,循于臂内上骨下廉,也就是说再往下走到了小臂,小臂那儿不是有两根骨头嘛,它在上面那根骨头,也就是桡骨,的下廉,也就是桡骨不有一个宽度么,它不在桡骨的上面,它在下面。

 

这个东西你就得自己去理解了,没法描述。就是这根骨头的下面,接着这个骨头下面的那一面,下廉。入于寸口,就到了寸口脉这儿,就是我们把脉的那个地方。上鱼际,到了鱼际那个地方。到了拇指那一块儿,大的鱼际肉的地方。循鱼际,在鱼际这个地方也遍绕一下,绕一圈儿,然后出大指之端,到了大指之端。实际上是在大拇指的桡侧端。大拇指不是有两端嘛,有两侧么,一个外侧一个内侧,一个桡侧一个尺侧。

 

就是说,靠近食指那一侧,和不靠近食指那一侧。它是在不靠近食指那一侧出来的,就在内侧。靠近食指那一侧叫外侧。尺侧叫外侧,桡侧叫内侧。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也就是到了食指的内侧,桡侧,从食指的桡侧端出来。这不就是少商穴和商阳穴嘛。六脉神剑不就是这个嘛。

 

这个你都要背下来,背下来以后你在体内体验体验,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练气的,但是你长期练这些东西以后,能感觉的到。感觉到了以后。要是不会练的话,很可能会出问题,但是一般不会出问题,你就练一练,在体内默想一遍经脉的路线。一边背一边在体内默想一遍其实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我昨天讲过了斜飞脉,还有反关脉。我们这一个理解就是反关脉和斜飞脉,就是我昨天讲的那种理解方式。别真的去把那个斜飞脉,那个斜飞脉没有任何意义的。就是把直行的那个脉,不要把那个斜的脉。你知道这个循行的路线以后,你就可以去分析了。各种病产生的原理,产生的道理。起于中焦嘛,当你中焦出现问题的时候,它就不能下络大肠,属肺的这一部分气如果从中焦开始就被堵住了。被堵住了以后它会怎么样,它体现出来的这脉就是,其实是不可能完全堵住的,因为它不是一条线,它是一团气,只能堵住一部分。所以说“经脉被堵住了”,只能是说是堵住了这团气的大部分,它还是有一部分气能运行得过去,这种情况人不会立马死,除非你真的是赶上那不相应的给全堵上了,突然闭阻,气不运行,就会死。

 

这种情况非常少,那种突然之间中风的,就是我以前讲过的那种吹了风以后忽然全身不能动了,或者直中少阴、直中太阴以后,它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太阴中风、少阴中风证,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其他的一般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所以有的人治咳嗽,图快,喝强效的糖浆,或者是用抗生素、寒凉的药物去压它,一下把咳嗽压回去,结果他就不咳嗽了吗?

 

可能不咳嗽了,但是你把他肺脉的时候,他这个肺脉还是会有往外浮起来的这种感觉,往外顶的这种感觉。那其实还是没治好的。临床实践久了就会经常碰上这种脉,比如说这个人咳嗽,然后他说他吃了什么药以后就不咳嗽了,立马就好了,效果特别好。然后你一把他的脉,他这个肺脉还是挺有力量的,还是往外顶的这种力量,他就不可能完全好的,他一定偶尔还会有咳嗽。这个肺脉往外顶的感觉偶尔还会突破,他有一种被药物压制住的感觉,但又没完全压灭、压死,就会望外走。

 

他就是偶尔还会咳嗽。部分人如果里面被压得化火了的话,这个咳嗽好几天以后还会更严重,会出现更深度的咳嗽,甚至说呛咳,不停的咳。就是里面化火化燥了,伤了肺了。因为你正好把这个东西压下去了,它在里面攒劲,攒够了它就化火,化火了以后就把这肺的阴阳给伤了。就会出现这种状况。

 

当然了,其实这个往下压这个治法,是一种治法,不能说完全错了。如果你把它压灭了,整个气场都给它全部压回去了,从上焦一直压到中焦、压到下焦了以后,它会表现为什么,他会出现拉肚子,咳嗽变成拉肚子,然后从大肠里面排出去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是极少极少。百分之十或者十五的人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

 

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误治都一定会表现为把人给伤了,有可能人家这个气运转得特别好,你往下压的时候正好他气也往下走,然后两个一顺儿,他就把这个邪气给带下去了。所以说为什么错误的治法还能大行其道?就是说大部分人去吃强效的止咳药、止咳糖浆,并不会出现《伤寒论》里面所写的那种或者是我讲的这种(后果),把这个气给压到底下去了以后,在里面化火,隔几天以后就会狂咳。很少有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嘛。大部分人都是把这个咳嗽压下去以后,只是偶尔会出现有一点咳嗽。

 

就是里面的气还会稍微出来一些,但是通过长期的平时的这种的运转,体内的脏腑的协调、运转,慢慢的就把这股气给消下去了。他也“好”了,但是他可能以后会引发一些慢性的疾病,比如说是糖尿病或者高血压这种病,如果你长期的这样压制,或者老是消它的话,其实到了四五十岁之后这些糖尿病啊高血压啊,都是由于你前面长期的消伐元气所引起的慢性病。

 

你学医,你把这个道理给别人讲的话,别人不可能信服你,是不是。所以说错误的治法也可能大行其道,为什么,就因为大部分人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变证,或者是特别厉害的变证。但是你学中医的时候,你得把它学全了,要知道这种错误的治法有可能引起特别严重的后果。如果没有引起严重的后果的话,可能会在体内沉积,这些寒邪啊、这些压制的力量啊,就会在体内一点儿一点儿的积攒,积攒到很多年以后,就可能会得一场这种慢性病,或者会得一场严重的病。

 

比如说会引发这种重症的,突然之间的这种心脏病,或者是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就是这样慢性积累下来的。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呢,他的力量特别强,你把他压制了以后,他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把它调整好,慢慢把这些压制的力量消解掉。也有一些这样天赋异禀的人。所以说它都是不一定的,“别较真儿”。必须临时辨证,究竟是怎么回事,要拿个(真)人来说,别在这搞推理。我给你搞这些推理,只是为了讲课,我没法不搞推理,我不搞推理,你们学什么呀?

 

我这以前就有这样的案例,这个病人就是咳嗽,咳嗽以后自己吃止咳糖浆,然后就不咳嗽了。但是把他的肺脉,他还很有劲儿,还往外走呢。你就大胆的说你这个咳嗽还没治好呢,以后还会咳嗽。情况也的确如此,他还是会偶尔咳嗽。后面可能会再发一次感冒,但是感冒程度可能比较弱一些。发一下低烧或者时间比较短的烧或者咳。

就是把这里面压制的力量给出展开来。它为什么会短暂呢?并不是因为它治好了。因为这个压制的力量已经把他的元气消掉一部分了。所以这个元气攒点劲儿以后,把里面的东西顶出来以后,毕竟力量还不足,所以会比较短暂地爆发一下,后面就没劲儿了。这个没劲表现在脉上就是关脉会弱一些。没劲儿了以后就这样了,那部分东西就留下来了,那股压制的力量就沉积下来了。沉积下来以后,有一部分他不会有任何感觉,或者就只是有点亚健康的感觉,就是感觉身上没劲儿啊,或者有点疲乏,或者头脑不清醒、不清楚,但都是很轻微。

 

另外有一部分比较严重的,就是感觉身上不得劲儿。这种感觉就会比我之前讲的感觉,什么头不太清醒、不太清楚啊,身上比较乏力啊,比这些感觉要严重一些,但也不是太严重。就是浑身有点不太得劲儿。等过一段时间呢,他又好了。这两种感觉呢,他都会消失。一个是他适应了这种感觉,或者说是他元气重新运行了,重新运行以后,它就会把体内这种压制的力量同化掉。

 

所谓同化掉,就是变成阴的一部分,参与阴的运作了。这个怎么理解呢?实际上人体内本身就有压制的力量。压制的力量就是属阴的力量,就是收敛收藏的那股力量。人有收敛收藏的那股力量,也有生发生长的那种力量。你用药去压制气、消伐气的时候,实际上这种药压制的力量,收敛的力量,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变成人体的收敛、收藏的力量的一部分。这时候人的阴的力量就比较强了。但是阳的力量就比较弱。这就是比较清浅的三阴病,而这种清浅的三阴病,由于清浅,所以不会出现下利拉肚子,脉沉细,但欲寐。偶尔状态好的时候,还能很好很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或者说平时的时候,一般都是亚健康,没劲抑郁不开心,而且由于清浅,所以气血还是足的,阴的收敛收藏的力量,大过了生发生长的力量,那么生发生长就费劲了,就会受到压制,反而会郁而化火,又反而会脾气暴,狂躁。甚至气郁导致血瘀而月经不调。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状态。而不是《伤寒论》上面讲的三阴病那种状态。所以中医啊,不能刻舟求剑,一定要理解原理,你才能分析出是强的还是清浅的,都有个程度上的差异的。那么这个压制和郁发,道理就是运气七篇的胜负郁发的道理,子复母仇那些,而不是单纯的压制郁火,也有金郁,土郁等变化,而结局呢,也很复杂。需要你背书看书慢慢理解琢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以言诗矣。就要看个人努力了。

 

同化就是混合在一起了,不像原先人体的生发收敛,跟药的生发收敛是明显两个档次的,明显有两个层面的。有的时候是能在脉里面把出来的,明显有外源的那种压制力量和生发力量。他跟人体不混合。比如说有的女性做了艾灸以后,艾灸了关元以后,把她的脉,她左尺脉里面就有一团热气,她就是艾灸这个热和人体没有混合,明显感觉它是两个东西。你等时间长了它就混合在一起了,就感觉不出里面有一团热了,这个热就混合在左三部脉里面了,所有的脉里面了,就跟人运化在一起了,就是同化了。寒气也是一样,药的寒凉的力量也是一样的,到时候它就跟人体混合在一块儿了。混合在一块儿以后,他这个感觉就会消失很多。消失很多以后呢,它就是,等它运化时间长了以后,可能就会把这部分力量消解掉了。就是阴阳又重新平衡了,就完全好了。也可能不消解而阴阳不平衡,就像前面讲的一样,清浅的三阴病,都要临时辨证,不能靠推想。

 

所以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遗留下这个东西以后都会沉积,到时候都会变成什么糖尿病之类的东西。它不一定的。有的人就是你消解掉了大部分,然后就是剩下了百分之十或者是百分之一。到时候积累时间长了,它也会引发糖尿病。人体就是很奇妙的,这些东西你没法预测到,他不会永远成为一个外源,他都会先同化,同化以后再往外排、消解。那么往外排消解呢,要靠运动。要靠经脉的运行。运动就是加快经脉的运行。加快新陈代谢,加快气血运行。

 

那么这个病人他就是吃了强力的止咳药以后,肺脉不是还有劲儿么,他还能往外抽,他后面就会小发一场发烧、咳嗽。然后就好了,好了以后就会遗留一些比较疲乏这种症状。然后就会慢慢的同化成自己身上的同步的力量,就同化掉了。同化掉了以后,可能会完全消解,也可能会留下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可能会积累,也可能不会积累,得临时辨证了。

 

这就没法预测了。但是他压制狠了以后,这个病人他出现了一种什么情况呢,突然之间发生妇科疾病,附件炎啊、阴道炎啊,反正感觉整个这个部分都不舒服。有点发炎的感觉,但又不像是炎症,就老是感觉不舒服,实际上它就是把它压制以后它在同化的过程当中窜到全身去了。因为你这个同化的过程中,它必须再全身运行一圈啊,行其经尽啊。必须要跟真气、谷气、呼吸之气,全身的气血全部的运行一遍。

 

或者是运行好几遍以后,才能够同化到人体里面去。如果以前就得过附件炎或者什么病的时候,它就会在妇科这个地方运行得微微缓慢一些,缓慢以后就会表现为炎症。当然也可以说是克制了木气,肺金不行,而克制木气,火气来复,就会痛,囊肿,发炎。所以说人活着就是没有办法。我真的是越来越觉得人活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说这个东西它怎么办。你说你得了个感冒咳嗽以后,让中医一治就好,是能治好,但大部分人不找中医治啊。你说这怎么办。

 

为什么这些东西到了后期都非常难治,因为会消解,这些东西会全身气脉都运行一遍。在《伤寒论》里面讲,“以其经行尽也,不复传”,如果其七日以后行经尽,意思就是说全身再绕一遍。有的人就是瞎解释,他不去看这些临床上的变化,你在临床上仔细观察观察这些病例嘛。他真的是会全身运行一遍的。不管得什么病,它都会全身运行一遍。全身运行一遍,就是每一个经都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但是大部分人都把这些东西忽略掉了。

 

他不觉得这个是病,或者说他并不觉得这个东西是在全身运行。但是你不能说这个全身运行它是一种病。其实也不是一种病,它就是人体正常功能,因为你不是学中医的,所以你不知道这里面的套头,这里面的内幕。《伤寒论》里面关于这个“行经尽”这句话的解释,那真是五花八门,一个人一个解释。有的人说这是太阳经本身就得运行七天,有的人说这是六气本身得运行七天,就是一天运行一次,一天运行一经,七天以后就回到太阳经了。

 

这个解释是对的,他就是人体的阴阳生发收敛,它是不停留的。它是每天都要生发,每天都要收敛。你生发你得生发到全身去,你收敛也得收敛到全身去吧。你当然是在全身呀。你阴阳都会在全身,它不可能在某一个部位生发、收敛,其他部位都不生发、收敛了。气生发、收敛的时候是全身的、全部的。外邪本身它也是有阴阳属性的呀。当你全身的气生发的时候,你这个外邪或者跟这个生发的特性或者是顺应的或者是相反的。

 

或者是跟初步生发的力量是同步的,或者是跟生发到第二步的力量是同步的,或者是跟生发到第三布的力量是同步的。或者是跟收敛到第一步的力量是同步的,力量是相应的。或者是跟收敛到第二步的力量是相应的。或者是跟收敛到第三步的力量是相应的。你初分就是分成六种嘛,分成六经。你要细分可以分成365度,你怎么分都行。这个邪气的力量它总跟这365度中的1度或者几度的力量是一样的吧。虽然一个是外源的一个是内在的,但是它力量有时候是一样的。

 

当你这个365度的气转一圈的时候,它转到跟它力量同步的层面的时候,那个邪气就会跟这个同步的力量一起运行嘛。因为它两个力量是一样的。同步运行。运行时间长了以后,两个力量一样的时候,它两个就一起运行,接着就变成下一波了嘛,不停留啊。邪气总有个阴阳属性,有个力量的层面。全身上下阴阳运行的时候,也有一个阴阳属性跟层面。它两个中间总有一个协同的频率。它俩相应的时候就会一起运行,一起运行就会一起变化,一起来运行这个周天。

 

当运行完全身以后,它不就同步了么,同化了,把外源的变成自己内在的了。同化了以后不就消起来了么。为什么能消起来,因为身体在不断的新陈代谢呀,只有把外源的东西同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让它参与这个新陈代谢然后把它排泄掉啊。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不是所有的都这样。比如说身上有湿气的时候,通过锻炼把湿气排掉,这是可以的,这是外源跟内在没有同步,直接把它排掉了。

 

还有一种是你得把这个湿气弄到脾胃里面,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在全身运行一遍,才能排掉。这叫化湿,不是排湿。实际上是通过脾胃的运行,气血的运行,把这个湿气跟你同化掉了。同化掉了以后,也就能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就能排出去了。都是多途径的,没有单一途径的。

 

也就是说,太阳气化感受寒气以后,太阳气化受阻,但是人体的气血还是在不断的运行,那么气血运行一周天的时候,或者几周天的时候,每次到太阳经这,都会被堵住,这便叫太阳病,而其他气化呢,虽然不被寒气堵住,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被堵住了啊,从整个人体上看,堵在太阳经,其余的也必受影响啊。所以其实都会表现症状的,只不过这个表现不会很剧烈,而且很短暂不停留,所以常常被忽略。于是行其经尽就不能被观察到所有经气的反应。实际上都是有反应的。故而得一日二日三日七八日,都不一样。不是说太阳病,那人体就只有太阳气化了,其余气化照样还在工作啊,怎么就不考虑了呢?当然有些人本身其他经脉就不通,当太阳病的时候,它行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那就能被观察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