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阴阳脉法辨析

 随缘顺其自然 2022-02-22

王力苇, 王青, 刘美斯, 赵永烈

1. 阴阳为辨脉的总纲

《素问· 脉要精微论》 言: “微妙在脉, 不可不察, 察之有纪, 从阴阳始, 始之有经, 从五行生。 ” 诊察人体的脉象时虽然显露细微, 但脉诊以阴阳为纲领, 通过阴阳二气的动态变化, 从而与辨病辨证相结合, 能够为治法方药提供依据, 得出一定的规律。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亦言:“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 表明阴阳是疾病诊断的纲领, 望诊、 切诊都应先辨别阴阳, 分清其阴阳属性, 判断疾病的病机, 病情进展及预后等, 从而更准确地制定治疗原则 。 且医家张景岳言:“凡诊病施治, 必须先审阴阳, 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无谬, 治焉有差? 医道虽繁, 而可以一言蔽之者, 曰阴阳而已。 ”

由此可见, 阴阳学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贯穿于整个辨脉, 乃至整个疾病的全过程。 万物万象皆有阴阳, 辨脉也理应如此。 仲景在《伤寒论》 中将各种脉象大致划分为阴阳两类, 是一种归纳性强又极具纲领性的分类方法, 也是临床辨脉的总纲领。

2. 脉证分阴阳

《伤寒论》 原文中提到脉阴阳的共有 9 类, 整理所得:“脉阴阳俱浮” (第 6 条) 、 “阳浮而阴弱”(第 12 条) 、 “脉阴阳俱停……但阳脉微者……但阴脉微者” (第 94 条) 、 “阳脉涩阴脉弦” (第100 条) 、 “阳脉微……阳脉” (第 245 条) 、 “浮为阳, 芤为阴” (第 246 条) 、 “脉阳微阴涩而长”(第 274 条) 、 “脉阴阳俱紧” (第 3 条、 第 283 条) 、 “脉阳微阴浮” (第 290 条) 。 书中多次提及阴脉、 阳脉, 然脉虽以阴阳分类, 但其在不同语境中却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笔者研读整理后大致分为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 1 脉象别阴阳

脉象, 即诊脉后所得脉搏的形象与动态, 包括位、 数、 形、 势等四个方面。 《伤寒论· 辨脉法》开篇即言: “问曰: 脉有阴阳, 何谓也? 答曰: 凡脉大、 浮、 数、 动、 滑, 此名阳也。 脉沉、 涩、 弱、弦、 微, 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见阴脉者死。 ” 这是按照其脉形, 脉势及流动速度等分类, 大抵阳脉多代表脉位浅、 脉率快、 脉势强盛滑利的脉象; 阴脉多代表脉位偏下、 脉率慢、脉势无力涩滞的脉象 。 阳脉多有余, 属阳证; 阴脉常不足, 属阴证。 阳病而出现沉微弱等阴脉,反映正气衰败, 抗邪无力, “阳去入阴” , 病势逐渐加重。 而阴病出现浮大滑数等阳脉, 多为正气恢复, 奋起抗邪, “从阴出阳” , 病情逐渐好转。 《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第七》 中“脉来动而中止, 更来小数, 中有还者反动, 名曰结, 阴也。 来动而中止, 不能自还, 因而复动者, 名曰代, 阴也” , 指的是阴病之脉象, 即阴脉。 属于此类的还有《伤寒论》 第 246 条“浮为阳, 芤为阴” 。 上述这种对脉象进行阴阳分类的方法, 对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对指导临床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 2 诊脉部位别阴阳

2. 2. 1 寸脉为阳, 尺脉为阴 《难经》 首先提出寸关尺这一概念。 《难经· 二难》 云: “脉有尺寸,何谓也? ……从关至尺, 是尺内, 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 是寸口内, 阳之所治也。 ”即寸后尺前之间, 阴阳之界限也。 故以关部为准, 寸部为阳, 尺部为阴。 《桂林古本伤寒论· 平脉法》 中提到: “师曰: 脉分寸关尺, 寸脉分经以候阳, 阳者气之统也; 尺脉分经以候阴, 阴者血之注也; 故曰阴阳。 ”明确指出寸关尺部位是气血汇聚的地方, 由此来划分阴阳。 《伤寒论· 辨脉法》 中“问曰: 脉病欲知愈未愈者, 何以别之? 答曰: 寸口、 关上、 尺中三处, 大小浮沉迟数同等, 虽有寒热不解者, 此脉阴阳为和平, 虽剧当愈” 、 “曰: 何谓阳不足? 答: 假令寸口脉微, 名曰阳不足……曰: 何谓阴不足? 答曰: 尺脉弱, 名曰阴不足。 ” 从中可知, 寸脉为阳, 尺脉为阴, 尺寸相应则阴阳相平, 同医家景岳所言“以尺寸分阴阳, 则寸为阳尺为阴”。 《伤寒论》 少阴病 290 条: “少阴中风, 脉阳微阴浮者, 为欲愈。 ” 这里的阴和阳就是寸脉和尺脉, 寸脉微提示邪气微, 尺脉浮说明阳气复, 正盛邪衰, 疾病将愈。 《伤寒论》 第 94 条中“脉阴阳俱停” , 这里是指尺脉寸脉均诊而不得, 隐伏于下。 气血郁而不达、 正气被遏, 为欲作战汗以外驱邪气之兆。 此外, 《伤寒论》 太阳病58 条误治中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也可与前文“此脉阴阳为和平” 相呼应, 用寸尺脉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 推得脉象均匀, 气血调和, 阴阳趋向平衡则疾病自愈。 在《伤寒论》 中, 脉阴阳以此意居多。 其中第 3 条、 第 283 条“脉阴阳俱紧” 、 第 6 条“脉阴阳俱浮” 等均是寸关尺三部之脉, 即寸口脉。 后世将此种分类逐渐完善, 寸脉主侯上焦心肺、 头面及皮肤腠理, 此为阳; 关脉主侯中焦肝胆、 脾胃及腰腹, 此为阴阳之间; 尺脉主侯下焦肾、 前后二阴, 此为阴 。

2. 2. 2 上部为阳, 下部为阴 《伤寒论· 序》 中说: “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 握手不及足; 人迎跌阳, 三部不参。 ” 仲景指出诊脉不规范之处, 表明诊脉应三部皆参。 《伤寒论》 第 86 条云: “衄家不可发汗, 汗出必额上陷, 脉紧急, 直视不能眴, 不得眠。 ” 证实了察上部脉象以诊病, 加之《伤寒论》 第 247 条“跌阳脉浮而涩” , 说明仲景的确做到上中下皆察。 故张喜奎 等认为, 《伤寒论》阴阳脉非手之一部脉。 阳脉为上部之脉, 阴脉则指下部之脉, 即趺阳脉。 其认为脾胃为营卫之本,故《伤寒论》 第 12 条“阴弱” 为跌阳脉弱, 即脾胃虚弱, 从而导致干呕。 《伤寒论》 27 条“阴涩而长者” 则是趺阳脉由涩转长, 脾胃逐渐恢复, 为欲愈之象。 笔者认为, 此分类方法通过趺阳脉的变化, 除提示脾胃疾病外, 亦能够反映整体的气血运行及疾病发展, 推测疾病的转归。 由此可知,在临床实践中, 要避免被古人经验所束缚, 不可以诊局部而定整体。

2. 3 切脉深度别阴阳

诊脉时, 医者指力的轻重决定了切脉的深度, 能够侧面显示出脉搏部位的深浅以辨阴阳。 以浮沉别脉之阴阳, 也是《伤寒论》 中常见的分类方法: 所在部位接近皮肤, 较浅显, 轻按浮取即得者为阳脉; 反之, 所在部位在肉下, 重按沉取始得者为阴脉。 《伤寒论》 第 94 条中“但阳脉微者, 先汗出而解, 但阴脉微者, 先下之而解” , 以浮沉揭示了疾病部位的不同。 《伤寒论》 阳明病 245 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 为自和也, 汗出多者, 为太过。 阳脉实, 因发其汗, 出多者, 亦为太过” ,这里脉阳微、 阳脉实意为浮取脉微弱或充实有力。 又如《伤寒论》 第 274 条“太阴中风, 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 为欲愈” , 第 100 条“伤寒, 阳脉涩, 阴脉弦, 法当腹中急痛” , 皆是指浮取和沉取而言。 此外, 且《诊家枢要》 云: “初持脉, 轻手候之, 脉见皮肤之间者, 阳也, 腑也, 亦心肺之应也。 重手及之, 脉伏于肉下者, 阴也, 脏也, 亦肝肾之应也。 ”表明轻取在皮肤属阳, 重按在肉下属阴。 需要注意的是, 《伤寒论》 太阳病 12 条“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 , 由于原文并未直接提及脉象, 医家对于此处阴阳代指病机还是脉象仍存有争议。3. 脉示人体阴阳变化脉之阴阳表面上是脉象、 脉位, 实际上是展现一种人体的阴阳动态变化。 在《伤寒论》 中, 由于失治误治所致的多汗、 数下而伤津耗气时, 仲景常用“无阳” 、 “亡阳” 、 “阴阳俱虚” 来表示,以阴阳这一相对概念来指代人体气血津液的耗伤与不足。 脉为血府, 心主血脉, 心阴、 心血是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气、 心阳则推动气血在脉道中正常运行。 心阴心阳相协调, 才能维持正常的脉搏跳动。 《伤寒论纲目》 曾提到: “病气之阴阳既成, 脉之阴阳必应。 阴病在脏在里, 得阳脉, 则正气有余。 阳病在腑在表, 得阴脉, 则正气不足。 ” 说明人体脏腑阴阳与脉阴阳之间存在着呼应关系。 同时姜建国教授认为, 人体脏腑得病以后, 气血盛衰、 正邪斗争、 阴阳消长的过程, 均是由病脉变化体现出来的。 《桂林古本伤寒论· 平脉法》 提到: “问曰: 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 脉乃气血先见。 气血有盛衰, 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 脉阴阳俱盛; 气血俱衰, 脉阴阳俱衰……若感于邪, 气血扰动, 脉随变化, 变化无穷, 气血使之。 ” 人体内血脉遍布, 连脏腑, 达肌表, 脉象能够反映气血盛衰, 进一步揭示全身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变化, 有助于辨别疾病阴阳属性。此外, 《景岳全书· 脉神章》 也记载到: “脉者, 血气之神, 邪正之鉴也。 有诸中必形诸外, 故血气盛者脉必盛, 血气衰者脉必衰, 无病者脉必正, 有病者脉必乖。 ” 通过诊脉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虚实和运行变化, 阴阳的盛衰, 以推断阴阳平衡, 预测疾病预后。 耿连岐认为脉为动象, 动属阳,善候阳气。 通过诊脉观察阳气变化的同时以测阴血的虚实, 更充分地指导临床治疗。 所以在《伤寒论· 辨脉法》 中: “问曰: 脉有阳结阴结者, 何以别之? 答曰: 其脉浮而数, 能食, 不大便者, 此为实, 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日当剧。 其脉沉而迟, 不能食, 身体重, 大便反鞭, 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 ” 此均为大便难, 但仲景将脉之阴阳结合证候, 更全面得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传变。

上述皆表明, 脉动能体现阳气的盛衰, 通过脉诊可以诊察体内阴阳平衡状态, 故以脉象动态之变化,能更准确地判断人体阴阳变化, 推知疾病的病机、 病情传变和预后, 为诊疗提供依据。 故其独特之处在于, 仲景不同于古人局限于辨病辨证的经验模式, 而是病脉证同治, 堪称临床之典范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