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钟伤寒老愈浓

 德寿堂图书馆 2022-02-22

图片



从开始读第一本中医书起 ,已经三十五六年了。因为我是从自学起步而跻身于中医殿堂的 ,所以回顾往日走过的路 ,别有一番滋味。

1 结缘中医 为伊消得人憔悴

1961年我高中毕业 ,正逢父亲蒙受不白之冤 (后平反 ) ,因而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辗转当了机关干部 ,而自幼酷爱文史 ,读书学习并未中断 ,理想有朝一日能从事文史工作。不久 ,“文化大革命”开始 ,我所敬慕的许多文史学家及其著作一时间都成了批判对象。在惶惑、迷惘中 ,我听从家人的劝告 ,割爱文史 ,拿起了中医书。当时想法很实际 ,不会担风险 ,学得一技之长。孰料 ,从此竟和中医结下了一生不解之缘。

自学而且又是业余 ,显然是一条最崎岖坎坷的路 ,能坚持走下来 ,我体会较深的主要有3条: 

① 执著的爱是关键。无庸讳言 ,起初我学习中医只是一个特殊环境下的偶然选择 ,不自觉、缺少精神上的动力。因此 ,仅在生活、工作有了 空闲 ,背背《汤头歌诀》 ,看看《医宗金鉴》等。事一多 ,人一 忙 ,就抛在了脑后。后来 ,通过为左邻右舍治病 ,一次居然用 《丛桂亭医事小言》中的乙字汤治愈了1例严重痔疮便血 , 逐渐体会到中医理论的精妙和草根、树皮的神奇 ,亲尝到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喜悦。于是逐渐对中医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执著的爱。这种感情只是一种单纯的浓厚兴趣 ,并无名利欲望的驱策 ,近似一般人痴迷于某种嗜好。正因为有了这 么一种情感 ,我才能十数年如一日 ,自觉减少了其他消遣 ; 想方设法四处求人借书; 夜阑人寂 ,独自伏在灯下看书、抄书。非但不以为苦 ,反而乐在其中。

② 一定文史修养是基础。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 ,其理论形成发展与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密切相关 ,中医基础理论四大经典、各个学术流派代表著作都是文言文 ,思维模式、理论框架根据的是阴阳五行学说。学习中医 ,没有一定文史基础不行。否则 ,连原著都看不懂 ,其他的就更无从谈起。放眼古今的中医 ,具有深厚文史底蕴者 ,未必都能成了名医; 但凡是成为名医者 ,无不具有较深厚的文史功底。我之所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 ,能比较顺利入门 ,以后又坚持不辍 ,就是有赖于原来的文史基础之赐 ,可从读中医书中咀嚼出兴味。

③ 循序渐进是方法。开始学习 ,我心中漫无头绪 ,一心想知道读了哪本书就会看病?记住了那张方子就可以去用?结果杂七乱八地读了一个时期 ,进益不大。接受教训 ,我改变了急功近利的做法 ,平下心来 ,按照中医学的发展源流 ,四大经典、金元四家、明代薛张、清代叶薛吴王等各家著作 ,循序渐进地去读 ,进步明显加快。学理论比较枯燥 ,实践的机会又很少 ,我则用读医案来弥补 ,从中揣摸古人是如何来准确、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药的。读好的医案 ,还会有一种俨如随侍名师 ,病人在侧 ,亲聆教诲的真切感受。

10多年的业余自学之路 ,我越走越感觉到“业”和“余” 矛盾的痛苦 ,越走越感觉到迷惑不解无人指教的烦恼。一个特殊机遇、意外惊喜彻底改变了一切 ,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

2 负笈武昌 春风化雨润心田

1978年 ,我以同等学历考入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伤寒专业 ,立雪著名教授洪子云、李培生两先生门下 ,攻读硕士学位。洪老师入室弟子、伤寒教研室副主任梅国强老师也担当着大师兄传艺小师弟的特殊角色。

2.1 生活上无微不至关怀

当年 ,我们《内经》、《伤寒》各 5名研究生是 10月份入学的。学院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随便举几个事例: 几位北方来的同学做梦也想 不到 ,武昌阅马场校园因为背靠着蛇山 ,时至 10月蚊子仍然非常猖獗 ,事先毫无准备。研究生科知道了 ,立即每人借给一床蚊帐。1979年学院搬到昙华林 ,总务处把铺木地板的七号楼二层分给我们做宿舍。夏天通风、清凉、干爽;冬天发给火盆、木炭 ,暖烘烘的。为了照顾饮食习惯 ,伙食科告诉食堂每天给我们北方学生做一顿面条吃。这些不只当时让我们感觉得十分温馨 ,即现在回味起来心里也还是热乎乎的。

2.2 学业上精心培养

根据国家旨在解决“中医后继乏人 ,后继乏术”方针 ,学院领导和导师为我们精心制定了一个培养计划。第一学年 ,《内经》、《伤寒》专业合班上课。课程是四大经典、辩证唯物论、医用日语基础 ,意图正本清源 ,进 一步夯实我们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基础。上午上课 ,下午、晚上自习。自修多于讲授 ,目的是培养我们的独立研究能力。授课老师遴选的都是学术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 , 其中有洪子云、李培生、李今庸、叶国芝、杨百茀、陈伯庄等。所以每上一节课 ,我都有一种“胜读十年书”的感受。第二学年 ,分开专业 ,通读注家著作。洪、李二位导师指定了10部 必读书: 《注解伤寒论》、《伤寒论条辨》、《伤寒来苏集》、《伤寒溯源集》、《伤寒贯珠集》、《伤寒论集注》、 《伤寒直解》、 《伤寒论浅注》、《医宗金鉴·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辑义》等。要求了解掌握作者生平、成书年代、版本流传、原文注释与文字训诂、学术思想与传承等。同时酝酿毕业论文选题 , 积累素材。每周一次答疑 ,以李老师为主 ,梅老师参加 ,洪老师则因兼职多、开会多不能每次都来。每回答疑 ,我们师生六七人围坐在一起 ,如同闲聊 ,气氛轻松自然。我即在不知不觉中因饱受春风化雨的滋润而茅塞顿开。平素请益问难我则多去找梅师 ,他待我如兄弟 ,促膝倾谈 ,又别有一番情趣。我初次拟选《〈伤寒论〉药物配伍运用规律》作为毕业论文。自己又从图书馆借了《神农本草经》、《本经疏证》等十几种书作参考。不久 ,以桂枝写了一篇样稿 ,导师们看后认为题目太大 ,另选别的为宜。而样稿《〈伤寒论〉运用桂枝规律的初步探讨》则被 1980年5期《湖北中医杂志》刊用 ,成为 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征得导师的同意 ,我第二次改选了《〈伤寒论〉六经探讨》。古今医家对伤寒六经的实质见仁见智 ,既有经络、脏腑、气化、疆界、部位、八纲等旧论 ;亦有 证候群、病理层次、神经单位、应激反应、系统论、控制论等新说。对于前贤意见我尽力搜罗 ,摘录其观点 ,衡量其论据 , 推敲其论证。导师的循循善诱 ,图书馆丰富的藏书 ,馆中老师不厌其烦的服务 ,使论文的资料搜集和撰写一帆风顺。论中我提出 ,伤寒六经的实质应该从脏腑、经络、气化的结合中求得根本理解。历代医家提出的各种不同说法 ,只是视角不同见象各异而已 ,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1982年 ,我的论文精简后 ,以《论伤寒六经是脏腑经络气化的有机结合》发表在《中医杂志》第 3期。1983年 ,主要观点被摘录入《中医年鉴》。第三学年 ,《伤寒》专业研究生由梅老师带领到附院实习。我们主管病人 ,梅老师任病区中医主任 ,予以指导。洪老师则以附属医院副院长身份每周来查房 ,结合实际病例 ,耳提面命 ,将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实习中我还有幸亲承著名西学中教授张大钊、黄致之等的謦欬 ,弥补了不少西医知识短欠的缺陷 ,印象极深。

度过了3年紧张的学习生活 ,我如服了一剂催化剂 ,在 中医理论、临床经验、研究思路方法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次升华。依依惜别了师门 ,带着一种继续奋发的心情 ,在茫茫学海里我又重新上路。 

3 《伤寒论》学 正在灯火阑珊处

1981年 ,我回到山西执教了《伤寒论》 ,“业”和“余”的矛盾没了 ,不用再左顾右盼 ,于是就一心埋头在了《伤寒论》里。

3.1 知书、读书、聚书 

知书 ,常为人所忽略 ,其实是通向学问的第一道门坎。清· 王鸣盛就说过: “目录明 ,方可读书; 不明 ,终是乱读”。根据此 ,我首先借助《中国医籍考》、 《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 ,对古今研究《伤寒论》的著作、论文进行了一次疏理。之后 ,对于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哪些书必须看或不必看 ,需要细看或粗看 ,应该先看或后看 ,心明眼亮。不再像以往 ,面对数十百家著作如入五都之市 ,目眩神迷而不知如何着手。读书 ,我常采用的方法是 ,对同一学术流派的著作以溯端竟委法读 ,这样 ,既能够看清一个流派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 ;也可以知道后面的医家哪些是承袭前人 ,哪些是补充发明 ,读得时候把重点放在后者。书读得越多 ,进展就越快。对不同学术流派的著作以比较互证法读 ,这样 ,既有利于全面掌握不同的观点; 又可以从中比较优劣 ,择善而从 ,避免了猎异矜奇盲目信从。聚书 ,我因饱尝过借书难的苦处 ,无形中养成了买书的习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 ,正赶上中医古籍出版的繁荣 ,于是经常逛书店 ,不断在喜悦中挟久觅之书而归。20多年的日积月累 ,现在《伤寒论》主要注家的著作、中医的重要典籍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丛书、必要的工具书等都罗列在了书架上 ,随时可以取阅参考 ,给学习提供了不少方便。1986年至1990年间 , 我陆续发表了《〈伤寒论〉递变源流叙议》等9篇论文 ,大体上反映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心得。

3.2 惭愧、困惑、领悟

1990年以后 ,是清· 章学诚关于学问的一段精辟议论引起了我对以往学习的反思。其云: “功力与学问实相似而不同。记诵名数、搜剔遗逸、排纂门 类、考订异同 ,途辙多端 ,实皆学者求知之功力尔。即于数者之中能得其所以然 ,因而上阐古人精微 ,下启后人津逮 ,其中隐微可以独喻 ,而难为他人言者 ,乃学问也。”以章氏的议论 ,对照自己从湖北归来的10年 ,我感到了惭愧。因为一直误将功力当做了学问 ,所以只是在积累前人研究资料上下苦功 ,很少在突破前人研究成果上用心思。结果 ,写了些文章 ,多数是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蔽地重复着前贤的旧观点 ,而缺乏个人的新认识、新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发扬仲景学说了。因此 ,我暂时束手搁笔 ,带着困惑一边读书 ,一边侧重思索前贤研究《伤寒论》的思维模式、方法、层面 ,试图从中找出一条由功力走向学问的途径 ,渐渐领悟到了“《伤寒论》学”。我的基本思路是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 ,长期以来其产生发展变化、研究思维模式方法层面 ,均为传统文化的共性特征、规律所支配。因此 ,儒家文化有“素王”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中医学即有“医圣” ; 儒家文化有《四书》、《五经》 ,中医学中即有四大经典 ;儒家文化因《四书》、《五经》而有“经学” ,中医则因《伤寒论》而有 “《伤寒论》学”。“《伤寒论》学”与《伤寒论》根本不同在于 , 《伤寒论》只是一本书 ,其自东汉末年著成 ,经宋林亿等校正刊行于世 ,书中的学术理论 ,方证经验都已固定 ,内容和水平均不再发展变化; “《伤寒论》学”则是以《伤寒论》书中的学术理论、方证经验为命题而展开 ,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迄今 ,无数医家以注解的形式 ,不断地把自己的新理论、新经验补充进去 ,因而其内容和水平日益丰富、不断发 展。我们研究《伤寒论》及注家著作 ,应当明确分开上述两个层面 ,跳出先辈医家“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注不破经 ,疏不破注”的思维迷雾;放弃从《伤寒论》中寻章摘句 ,探求微言大义的方法 ;实事求是 ,还张仲景及其《伤寒论》一个历史真相 ,重新认识成无己等系列医家独立的学术品格、内容和地位 ;继续围绕《伤寒论》中的学术命题 ,提出我们当今的新理论、新经验。1994年我发表《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寻根》 , 2000年发表“《伤寒论》与《伤寒论》学” ,意在抛砖引玉。

4 临证体会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毕业临行与导师话别 ,恩师谆谆嘱咐: 回去研习伤寒的同时切记不要脱离临床。谨从师教 ,我一边教学 ,一边临证 , 20多年的体会一言以蔽之“绝知此事要躬行”。

4.1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中医治病之所以不同于西医、中西医结合 ,不在用不用中药 ,关键在是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辨证论治为方法用中药。否则 ,保持中医特色 ,发扬中医优势就成了泡影。当前 ,西医发展很快 ,检测方法日新月异。面临如此形势 ,中医还有没有特色和优势?我的粗浅体会是有。如曾治一卫姓儿童 ,持续发热 63 天 ,体温 38.5℃~39℃。除太原外还曾去北京西医医院治疗2次 ,理化检查30多项 ,一度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后又否定。服过西药解热剂、中药清热解毒剂 ,输过先锋霉素Ⅴ、克拉霉素等 ,发热始终不解。诊治中我注意到时值盛夏 ,患儿全身干燥无汗 ,有时只在头额、背部出点微汗。因其恶寒不明显 ,遂辨证为温热之邪遏郁于卫、气 ,予银翘散合升降散加减 ,清疏宣透。服3剂 ,手臂、腹部开始见微汗。服5剂全身微汗 ,体温开始下 降 , 2天后体温即降至正常。停药观察 ,未再复发。又在医院会诊过 1例不全性肠梗阻 ,西医采用胃肠减压、开塞露灌肠保守治疗数日梗阻未能解除。我并未据肠梗阻就和中医阳明腑实证简单对等去用大承气汤 ,而是根据病人呕吐 (胃肠减压此症已减轻 ) ,噫气频频 ,心下急拒按 ,而腹略胀 ,大便微通 (灌肠的效果 )等 ,辨证为少阳兼阳明腑实 ,选用大柴胡 合旋复代赭汤。药从胃管灌入 , 1剂后噫气即止 ,用2剂得大便畅行 ,调理痊愈出院。现在一部分书籍中 ,阐述中医理论时常常夹杂一些西医内容 ,来取代固有的中医病因病机、名词术语。如果是中西医结合著作 ,当然无可厚非 ,但既是中医论著 ,甚至是中医教材 ,作为中医我们则不能不为此种现象而感到忧心忡忡。

4.2 参透病机活用经方

《伤寒论》中有 113张 (缺1方) 经方 ,运用经方治病 ,是我们学习《伤寒论》的主要目的之 一。如果仅仅死执两千年前张仲景所总结出的每方的适应 脉症 ,我们就会觉得经方难用 ,应用机会也少。反之 ,如果在掌握原来每方适应脉症基础上 ,进一步用心参透其病机(原书中此方面内容少而简略) ,我们就又会感觉到经方方简、用宏、效著。曾治颜某 ,女 , 60岁。自汗10多年 ,呈阵发性 , 伴面部烘热 ,心悸烦 ,耳鸣 ,头痛等症。西医检查 ,血脂高、血粘度高、颈椎增生、左心肥大。该病证除自汗主症外其余未与论中桂枝汤证尽符 ,但基本病机则和卫阳虚而疏张 ,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 ,营卫不和相吻合。因予桂枝汤原方加味 , 3 剂效不显 ,又服 3剂自汗渐少。继续调治中始终用桂枝汤为主方 ,多年之疾竟得全愈。此外 ,我临床中经常根据少阴心肾阳虚 ,水气泛滥为害而运用真武汤 ,但还从未有幸遇到过1例与论中 82条、316条脉症完全一致的病例。此正说明《伤寒论》中的真武汤脉症 ,只不过是少阴心肾阳虚 ,水气泛滥为害病机临床表现中的“沧海一粟”。经验过的其它方证也有类似体会。

现在 ,由于种种因素影响 ,疾病谱在变化 ,病证临床表现也和前贤书中论述不尽相同了。参透病机 ,灵活运用经方 ,是学习《伤寒论》过程始终必须明确坚持的。否则 ,我们就难以体会到学习它的实际意义。

《山西中医》编辑部的同志们要我谈谈自己学习中医的经验。坦白地说 ,到现在我还是情有独钟 ,老愈兴浓地摸索着而已。踌躇再四 ,只好如实说说自己是怎样走上这条路 , 每一个阶段又是如何想的 ,做的。至于做学问真正值得牢记的箴言 ,还是一代学人楷模陈寅恪先生说得精当: “我侪虽事学问 ,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 ,道德尤不济饥寒。要当于 学问道德以外 ,另求谋生之地。”我的领会是做学问应该注重培植学德 ,痴心向学 ,淡化名利。今后 ,仍愿以此来与广大同志者共勉。 


选自《山西中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