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元帝朝时, 改变两大势力集团之间优劣关系的一个关键性小人!

 木林随笔 2022-02-22

汉宣帝刘询在去世前,经过慎重考虑,给儿子刘奭选择了本人无能,但背后外戚势力强大的史高,与刘奭的两位学术功底深厚、谋划有方的儒学老师萧望之、周堪两人,组成三人辅政领导小组。

史高是宣帝祖母史良娣的侄孙,宣帝幼年时养在史家,与史高有亲密关系,因此宣帝命他握有中朝决策大权,地位最为重要。萧望之、周堪都是元帝的师傅,是当代名儒,深谙政事。推测来看,宣帝让三人辅政的意思,或许是想通过三人之间的相互制衡,来达到相互之间牵制制约的目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宣帝是故意呢,还是遗漏疏忽,让他忘记了,萧望之和周堪这两个人,他们不仅是老乡(都是山东人),还是同门师兄弟(这两个人都曾拜夏侯胜为师学习《尚书》),更同时是太子刘奭的正副老师,两个人的这么多相似性,使得他们结成了同盟,结果让三角制衡变成了两极对抗?

不同的出身学识,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政见;不同势力集团的代表,自然会为各自集团的利益谋划着想。从权力到权利,人们自然知道,更大的权力,意味着会获得更多的利益,面对权力的诱惑,没有多少人会选择放弃。普通人之间是这样,高官要员之间也是这样,外戚和士大夫集团之间也是这样!

随着刘奭的登基,两大集团之间的争斗也拉开了帷幕。

元帝即位之初,对自己的两位老师特别信任,大事小事都咨询萧周二人,导致首辅史高被架空。萧望之借元帝对他的信任,趁机又将明经达学的皇室宗亲刘更生(楚王刘交的后代,成帝时改名刘向)拉进了儒士集团,更给元帝身边安插了侍中金敞,四人共同参与朝政,史称“四人同心,谋议劝道,正义古制多所欲匡正”。

每股势力代表人物之后,都会有一个幕僚集团,史高也不例外,他也看出了萧周二人排挤他的门道,因而与萧望之的嫌隙日深,这就迫使他必须向外寻找同盟势力,以化解儒士集团对自己的威胁。于是,他看中了帮元帝批复奏章的宦官石显。再加上萧周集团又曾想将宦官的权力收回,使得石显他们也比受到了威胁。因为彼此的需要,二人一拍即合,外戚与宦官势力同盟形成。

正在儒士集团节节败退之际,一个叫郑朋的儒士,向汉元帝上了一封揭发史高以及史氏、许氏家族相互勾结、图谋不轨的告发信。看到后,先找周堪商量。随后,周堪、萧望之分别接见了他。郑朋在见萧望之的时候,一开口就问萧望之,你是想当管仲还是周公?如果想当管仲,他就看错了;如果想当周公,他愿意当马前卒。二人会见之后,行事规矩的萧望之,对郑朋是闭门不纳,周堪随之与郑朋绝交,还阻挠元帝对郑朋的召见。

在士大夫集团面前碰壁的郑朋,小人的嘴脸就显露了出来,转投向了史高。史高接纳了他。

郑朋表面上看似是为史高他们着想,实际是想给自己捞实惠;不择手段,只是想浑水摸鱼;对伤害过自己的萧周士大夫集团,不心慈手软,一出手必要置对手于死地;有说谎和造谣的天赋,总能将自己掩饰成弱者,并将阴谋说得合情合理。郑朋于是又上了一份奏章,反咬一口,说他之前的上书是受萧望之的指使。

石显趁萧望之不朝的机会,将这份告发萧望之挑拨皇帝和外戚关系的奏章都递到了元帝刘奭面前。

不知道事情真相的萧望之,面对元帝和石显派来的调查使者,还在大谈外戚的不是,还劝皇帝要远离外戚,无形之中,亲口承认了相关指证。精通律令的石显,借机给萧望之下了一个套,向元帝刘奭建议,将萧望之交廷尉处理。刘奭不知道交廷尉处理是让廷尉给萧望之定罪,还以为交廷尉处理,是让廷尉去继续调查,同意了石显的建议。于是,萧望之、刘更生等人被廷尉抓捕,关进了监狱。

当萧望之被关进监狱之后,刘奭才明白了交廷尉处理的意思,命令石显立刻放人。

这时,史高接着出面,向这个具有深厚的经学修养的元帝刘奭元帝进谏说,皇上应该给臣民们留下一个好形象,而不是坏形象;萧望之和刘更生等人有罪被抓,百姓对皇上的铁面无私,会更加敬服;如果突然释放,百姓认为皇上偏袒,会有损形象;如果想不让萧望之等人在大牢里受苦,还要能维护皇上的良好形象,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他们罢免。

元帝刘奭听从的史高的建议,下诏说萧望之年老体衰,皇帝恩准其退休养老,周堪和刘更生二人被贬为庶民。

在两大集团的第一轮正面交锋大战中,外戚和宦官联盟暂时胜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