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医案31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2-23

『医案』黄某,女,38岁,病案号67951。

初诊日期1966年2月12日:干咳咽痒一月多。始服止嗽散加减,后服桑杏汤、麦门冬汤等加减,咳不但不减反而愈来愈重。近干咳,咽痒,口干,不思饮,嗳气,胸闷,大便溏稀日1~2行,舌苔白厚腻,脉滑细。与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加减:

茯苓四钱,细辛二钱,五味子四钱,半夏五钱,炙甘草二钱,陈皮五钱,生姜三钱,杏仁三钱,苦桔梗三钱,炙枇杷叶三钱。

结果:上药服一剂咳减,三剂咳即止。


『分析』


一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是:干咳,咽痒,口干,不思饮,嗳气,胸闷,大便溏稀日1~2行,舌苔白厚腻,脉滑细。


1、别六经


此证六经都不显,属于邪气为患。


2、辨八纲


寒热虚实也不明显。


3、定方证


1)大便溏稀、舌体白厚腻、脉滑——水饮;


2)胸闷——水饮不化,气机不通;


3)干咳、咽痒、口干不思饮——水饮停聚,津液不布;


病家有明显的大便溏稀,说明水湿是偏于太阴位置的,所以选择苓甘五味姜辛汤为主进行治疗。


胡老此时选择的是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味,按照《金匮要略》的记载,病家没有身肿,所以杏仁可不用,没有呕,半夏可不用。


『特别说明』


病家有明显的干咳、咽痒、口干,这看似是阴虚、火热之证,但之前服用清润的药物皆无效,并且现在又有大便溏稀、舌苔白厚等水饮的表现,说明干咳等是水饮阻碍、津液不足导致的,治疗上还是温化水饮为主。


4、药物及煎服方法


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12克 炙甘草9克 五味子9克 干姜9克 细辛9克,八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