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医案37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2-23

『医案』王某,男,46岁,病案号181985。

初诊日期1965年11月30日:10年多来胃脘痛疼,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拒绝手术而来京治疗。近症: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苔白舌尖红,脉细弦。X 线钡剂造影检查:十ニ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0.4×0.4。胡老与小建中汤,处方:

桂枝三钱,白芍六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饴糖一两半(分冲)。

二诊1965年12月3日:疼减,手心发热亦减,但仍胃脘刺痛,背脊发热,大便日行一次。上方加炒五灵脂二钱,元胡粉五分(分冲)。

三诊1965年12月9日:胃痛已不明显,唯食后心下痞,四肢发凉,夜寐不安。将返东北原籍,改方茯苓饮(茯苓五钱,党参三钱,枳壳三钱,苍术三钱,生姜三钱,陈皮一两,半夏四钱),带方回家调理。

『分析』

一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是: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苔白舌尖红,脉细弦。

1、别六经

1)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太阴病;

2)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内虚而不能收敛,虚热外散;

3)心悸、头晕——内虚无以供养;

4)身冷畏寒、汗出恶风——乍看是太阳病或者少阴病,但根据前面三点可以判断这是内虚不能濡养体表,不是单纯的表证;

综合而言,这是太阴病的虚证。

典型的太阴病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病的寒证是四逆汤证一类的,太阴病的虚证是体内气血不足,也就是小建中汤证一类的。

2、辨八纲

太阴病之虚证;

3、定方证

根据六经、八纲,可以确定是小建中汤。


4、药物及煎服方法

小建中汤:桂枝9克  生白芍18克  炙甘草6克  饴糖30克(烊化)生姜2片  大枣4枚(掰),七碗水泡四十分钟,上火煎至三碗,去渣,加入饴糖搅拌化开,分三次温服。

二诊时症状有缓解,但仍胃脘刺痛、背脊发热,胡老增加了炒五灵脂、元胡粉,在胡老的两本著作中没有提到这两味药的使用指征,按后世的理解,这是止痛活血的。

三诊时前面的症状消失了,出现了食后心下痞、四肢发凉、夜寐不安。这依然是太阴病,胡老选择了茯苓饮加半夏,茯苓饮是针对纳差、有痰、嗳气、便溏、心下胀、胸满、略咳等,因为此时脉证资料不足,我们无法详细探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