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你需要知道这5点!

 潘生丁 2022-02-23
70年代初,Jewett等先后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又称为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指的是利用声刺激诱发潜伏在10毫秒以内的一系列神经源性电活动,由潜伏期1~10毫秒的7个正波组成。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听觉系统与脑干功能的客观检查。

图片
01
听觉传导通路解剖和生理基础
图片

觉传导通路起自内耳螺旋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其周围突感受内耳螺旋器毛细胞的冲动,中枢突进入内听道组成耳蜗神经,终止于脑桥的耳蜗神经核,发出的传入纤维一部分到双侧上橄榄核,尚有一部分纤维直接进入外侧纵束,并止于外侧纵束核。自上橄榄体发出传入纤维沿外侧纵束上行止于四叠体的下丘,自外侧纵束核发出的传入纤维止于内侧膝状体,从下丘和内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肢形成听辐射,终止于颞横回皮质听觉中枢。

图片


图片
0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产生
图片
当人耳接受到声刺激后,可以从颅顶记录到来自耳蜗及各级中枢的诱发电位,它们是一串潜伏时在10毫秒以内的电反应,又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其波幅只是正常脑电波波幅的1/100,因此,通常要叠加上千次以上才能得到比较清晰的波形。

BEAP有Ⅰ~Ⅶ七个主波成分,其Ⅰ、Ⅲ、Ⅴ三个波最容易辨认,辨认率几乎高达100%。BAEP各波的神经发生源见表1,Ⅰ波神经发生源位于听神经颅外段,Ⅱ波神经发生源位于听神经颅内段和耳蜗核,Ⅲ波神经发生源位于上橄榄体,Ⅳ波神经发生源位于外侧丘系,Ⅴ波神经发生源位于下丘,有时与Ⅳ波形合并为一(图1)。

表1 BAEP各波的神经发生源

图片

图片

图1  各波来源示意图

争议:
Stockard和Sharbrough(1978)及后来一些学者指出脑干中发挥作用的核团确切位置和相互关系不甚清楚,以往对各波起源部位的描述过于简单,因此,应该放弃上述各波成分的起源学说。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国内读者忽略了这一点。Moller和Jannetta(1981)报道记录的受试者的头皮内在靠近神经活动第Ⅷ脑神经部分,在时间上和表面记录波Ⅰ及波Ⅱ相一致。对波Ⅲ~Ⅳ可能没有简单的产生部位,每个波极可能是在听觉中枢系统中脑干结构的几个部位部分整合的活动作用。
图片
图片
03
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
图片
从头顶上记录,通常可以记录到包括5~8个典型的BAEP波形(图2、图3),其波形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中,前5个波对临床的意义比较大,而后3个波变异很大,对临床意义不大,因此不常用。

图片

图2 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图

图片

图3 正常人双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记录两次重复性很好,Ⅰ、Ⅲ、Ⅴ波波形分化良好,各波潜伏时及波间期均在正常范围


Ⅰ波:反映的是听神经颅外段的动作电位,在刺激同侧耳记录到的向上的波,大约在刺激后1.5毫秒左右出现,在对侧耳通常仅记录到很小或记录不到Ⅰ波。在耳垂上记录的Ⅰ波比在乳突上记录的Ⅰ波要大而清晰。Ⅰ波的出现与否非常关键,因此,要尽可能得到很好的Ⅰ波。

如果Ⅰ波不好,而患者听力又正常时,应该采取下列措施,提高Ⅰ波的出现率:①改变短声刺激极性以减少刺激伪迹。②增加刺激强度。③降低刺激频率。

Ⅱ波:可能与听神经颅内段的电活动有关。并非所有人都可引出清晰可见的波Ⅱ,有时可能骑在Ⅰ波的降支上,Ⅱ波在BAEP测试中较少使用。

Ⅲ波:与上橄榄核的电活动密切相关。出现于波Ⅰ和Ⅳ波之间。Ⅲ波的辨认可以通过对侧耳的Ⅲ波来识别,对侧耳的Ⅲ波比同侧耳的Ⅲ波稍小,有些正常人Ⅲ波可以出现双峰,此时,可以取其升支和降支沿线的焦点作为Ⅲ波的波峰,来测定潜伏时和波幅。

Ⅳ波和Ⅴ波:Ⅴ波是BAEP中最明显的一个波,出现于短声刺激后5.5毫秒左右,Ⅴ波产生于下丘脑中的中央核团区,Ⅴ波的辨识关键在于是否其后存在一大的负相波,如果没有,则该波不是Ⅴ波,可能是Ⅳ波。Ⅳ波通常在Ⅴ波之前,其发生源起自外侧丘系,和Ⅴ波连在一起,有时和Ⅴ波融合或两波构成多种形态复合波,其潜伏时和Ⅴ波接近。

图片
04
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
图片

(1)绝对潜伏时和波幅:
绝对潜伏时测量非常重要,一般测的是峰潜伏时,如果波峰很清晰时,比较容易测量,但当波形分化不好时,就比较难测量,通常选择两次重复性比较好的波形,将其重叠在一起进行测量,由于Ⅰ、Ⅲ、Ⅴ波波形清晰,容易测量,并且具有代表性,因此,临床上主要测量此三个波的绝对潜伏时。由于BAEP波幅变化范围很大,因此,绝对波幅测量仅供参考,比较常用的是Ⅴ/Ⅰ波幅的比值,通常用峰-峰之间的距离代表。

图片

图4 正常人ABR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means±3SD)

图片

图5 正常听力,传导或蜗后,以及耳蜗性听力下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

(2)波间期:
对临床最有意义的波间期为Ⅰ-Ⅴ,Ⅰ-Ⅲ和Ⅲ-Ⅴ波间期。Ⅰ-Ⅴ波间期代表耳蜗神经到中脑之间的传导通路;正常上限为4.5毫秒,正常两耳之间的差值小于0.5毫秒,其延长可以出现于多发性硬化、缺血性病变、肿瘤、变性病等。Ⅰ-Ⅲ波间期代表耳蜗神经到下位脑干之间的传导通路,正常上限为2.5毫秒,正常两耳之间的差值小于0.5毫秒,其延长可出现于影响到听神经近端的炎症、肿瘤等。Ⅲ-Ⅴ波间期代表下位脑干到中脑之间的传导通路,正常上限为2.4毫秒,正常两耳之间的差值小于0.5毫秒。

(3)Ⅴ/Ⅰ比值:
Ⅰ波产生于中枢以外的听神经,而Ⅴ波产生于中脑水平,两波的波幅比值可以反映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情况。Ⅴ/Ⅰ比值的正常范围在50%~300%之间,如果小于50%,说明Ⅴ波过小,提示中枢可能有损害,多见于多发性硬化的早期;如果大于300%,说明Ⅰ波过小,可能由于外周听神经损害所致。表2为一组健康人BAEP正常值。

表2 BAEP正常值(chiappa,1979)

图片

临床上采用最稳定的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期,以及两耳Ⅴ波峰潜伏期和Ⅰ~Ⅴ波峰间期差,来判断听觉和脑干功能,并用Ⅴ波阈值判断中高频听阈。
表3  临床报告标准(例)

图片

图片
05
在耳鼻喉科临床用途
图片

(1)了解听阈情况

在规范的测听条件下,Ⅴ波反应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000~4000Hz范围的行为听阈,但并不能准确反映和替代行为听阈,而且一般比行为听阈提高15~20dB。另外,可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选,鉴别器质性聋与功能性聋,但是与耳声发射比较,在测试时间、操作方面仍比耳声发射繁琐,尚不能作为替代耳声发射的方法。

(2)辅助判断病变部位

  • 传导性病变:

Ⅴ波潜伏期强度曲线右移,Ⅰ~Ⅴ波的间期基本正常。

  • 耳蜗性病变:

Ⅴ波反应阈提高,Ⅴ波潜伏期-强度曲线陡峭。

Ⅰ、Ⅴ波潜伏期,以及Ⅰ~Ⅴ波间期与纯音听力图形相关:
①高频损失耳,Ⅰ波潜伏期延长,Ⅴ波潜伏期低声强时延长,高声强时正常或接近正常,Ⅰ~Ⅴ波间期正常或缩短;
②低频听力损失耳,Ⅰ波潜伏期正常,低声强时Ⅴ波潜伏期正常或稍短,Ⅰ~Ⅴ波间期正常或缩短;
③平坦型听力损失耳,Ⅰ、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正常。

  • 蜗后性病变:

①Ⅴ波潜伏期延长,比听力损失相同的耳蜗性疾病长,单侧或双侧。
②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加大。蜗后性疾病耳间差标准为0.4毫秒,大于0.3毫秒时应高度怀疑。
③Ⅰ~Ⅴ波间期延长,超过95%正常范围为异常,此参数对诊断蜗后性疾病命中率最高。
④肿瘤晚期波缺失或所有波缺失或波形异常。
⑤(Ⅳ)Ⅴ:Ⅰ波振幅比值异常,正常比值大于1.0。
⑥再试验的重复性不良。
⑦刺激率增加,Ⅴ波潜伏期明显延长。
⑧当肿瘤较大时,对侧耳Ⅴ波潜伏期、Ⅲ~Ⅴ、Ⅰ~Ⅴ波的间期延长,Ⅴ波振幅降低。

对于蜗后性疾病,将上述指征综合判断,诊断准确性更高。

  • 听觉中枢病变:

①多发性硬化:可出现Ⅴ波异常,图形变宽,Ⅱ~Ⅵ波明显偏小或消失,波Ⅰ~Ⅴ间期延长。
②脑白质病:仅见Ⅰ波,其余波均消失。
③脑外伤,可见Ⅰ~Ⅴ波间期以及Ⅴ波振幅异常。


参考资料: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韩东一,肖水芳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神经外科学(第2版)/杨树源,张建宁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党静霞编著.—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新生儿听力筛查/吴皓,黄治物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