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展彩蛋,AION LX Plus亮相,广汽埃安加入自动驾驶战争|2021 广州车展

 TMC动力 2022-02-23

在2019年投产首款车型AION S之后,作为最高端车型的AION LX展现了广汽埃安在高性能电动汽车的实力。如今,在AION S Plus、AION V Plus之后,AION LX Plus也正式亮相,除了外观和内饰的新家族化更新,就是更深层次的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革新。

在广州车展,广汽埃安提前宣布2022年需要完成的各项重任:年初完成20万产能能扩,年底完成20万产能第二工厂建设,还要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新车型方面,全新AION LX Plus搭载海绵硅负极电池技术,实现行业首次超过1000km的续航里程,而激光雷达技术的引入则是传统车企首家。
作为传统车企转型电动智能汽车的标杆,也是最为积极的传统自主车企,广汽埃安率先抛出纯电专属平台、超长续航和智能系统,而后则是弹匣安全电池和超倍速电池技术,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引领行业的发展。
电动智能汽车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从特斯拉、蔚来到小鹏,无疑是这些车企收获市场销量的公开武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从一个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升级到高速自主导航,如今城市道路成为其全新的舞台。
在电动智能汽车领域,传统车企各有侧重,是油改电车型,是面向网约车市场,是堆叠各种高性能和高科技。然而,在自动驾驶系统领域,传统车企似乎与市场发展潮流隔绝,并没有哪一家车企敢放出豪言壮语。
对了,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极狐,借助华为的高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备受市场关注,但品牌影响力有限,也让这个系统如昙花一现之后石沉大海,并扯出了车企灵魂的争论。广汽与华为合作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车AH8,要到2023年才会正式量产,到时再来探讨面包与爱情谁更重要。
不管是谷歌、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自动驾驶系统率先应用在网约车等运营车队,其中我们有在广州黄埔看到搭载文远知行系统的日产轩逸自动驾驶车队,在广州南沙看到搭载小马智行系统的雷克萨斯自动驾驶车队,当然还有搭载百度自动驾驶系统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不管是政策规管要求,还是技术成熟度和实用性标准,对私人用户开放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更多是在高速路等封闭场景。随着小鹏P5和蔚来ET7的发布,我们最快在2022年上半年就能看到这个系统的表现,理论和现实环境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广汽埃安的升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DA,已经搭载在刚刚上市的AION V Plus,相信这个系统也将在广汽埃安旗下车型陆续适配,从而追上造车新势力蔚来和小鹏的脚步。
AION LX可谓是广汽埃安电动智能事业的原型车,从高性能的豪华定位,到氢燃料电池动力,再到激光雷达驾驶系统,都率先在这款车型实现应用。作为广汽埃安首款搭载城市NDA车型,AION LX Plus拥有3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搭配200TOPS 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等同级最强硬件组合,可实现高速路和城市道路的全场景覆盖,并可通过整车OTA持续升级进化。
就像小鹏汽车要与特斯拉在全球市场开战那样,自动驾驶是电动智能汽车车企最终必然交锋的主战场,特别是在超长续航、电池高安全技术和超快充这三大技术实现突破之时,自动驾驶更是未来唯一的焦点。
当广汽埃安喊出各项世界第一之时,市场总是一片哗然,然而,在这一喊话之后,所有“第一”的技术逐步快速落地,并成为行业的标配和标准。市场和技术的突破,或许就是需要大胆地喊出口号。
当我们去到广汽埃安在广州番禺的总部之时,生产线依旧是如此的传统而熟悉,是那种精益生产的典范。然而,从线上商城里丰富的汽车周边,到自营的商超体验中心,甚至是车展现场的车主志愿者,都能感受到这家传统车企的大不同。
在各种新潮活动和高新技术之下,广汽埃安还拥有眼下互联网车企的一大特色,那就是一个字“快”,是车型和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是应对市场和技术前瞻性发展的快,是对用户服务的快,最终汇集成为产销量的快速增长。
广汽埃安2021年的销量将有望突破10万辆,这也为2022年初即将完成的20万产能扩建开了一个好头,产能翻倍,销量也有望翻番。强大产品力的支撑之下,考验的就是产业链配套的产能问题了,比如芯片和动力电池。
从GEP2.0纯电平台的首发车型AION S,到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首发的AION LX,到弹匣电池首发车型的AION Y,再到超倍速电池技术和NDA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首发车型的AION V Plus,广汽埃安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零百加速少于3秒以及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辅助技术,集广汽埃安全系列高科技的AION LX Plus,正式宣布广汽埃安加入自动驾驶系统的战争,这一场智能汽车前沿的战争不再是造车新势力和自动驾驶企业的独角戏。
在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领域,广汽埃安是后来者,却不是落后者,而是先行者,这一辆搭载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技术的AION LX Plus,也将宣告传统车企和自主车企在智能汽车领域进入全新的发展高度。
— END —
原创文章,转载需谨慎!
各位同学对今天的主题有什么看法呢?
关注我们,在评论区分享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