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建立独立的思维框架和逻辑体系

 拼分多 2022-02-23

图片

有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两个规律:

大脑存在短期记忆——人脑每次只能记住7项事物,而且只能维持30秒左右。

长期记忆取决于有规律的重复——人们很难记住彼此毫无关联的信息,而容相互关联的信息却容易被记住。

简单的说,人脑存在着两个显著的特点:

记不住太多信息。太多信息,大脑容易负荷。

喜欢有规律的信息。规律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

我们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复杂的信息。

但有一种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或者表达的时候,找到一个合适的结构,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理组合,以减轻大脑的负担,更容易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结构化思维

01结构化的方法

(1)自下而上归纳总结

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面对着大量的信息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需要根据这种关系搭建框架的时候

下面推荐一个套路:

A. 头脑风暴: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B. 连线分组:找出关系,进行分类(遵循MECE原则)

C. 提炼结构: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D. 观点补充:完善思路

*MECE:全称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简单来说,自下而上找结构就是,由发散,而总结。

用这种方式思考,不仅更容易找到逻辑结构,也更容易培养你的结构化思维。

当你掌握这种逻辑的思考方式后,用其他的逻辑结构来辅助思考也就更容易。

2)自上而下找结构

自上而下找结构适用于,根据一个主题,建立好一个框架,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者解决的方案放入到框架中。

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是,先总结,后发散。

用这种方式思考,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结构,从而促进大脑自然有序地思考,从而让你更全面地去分析一个问题。

例如,如何看待近期互联网行业的所处的宏观大环境状况?

关于宏观环境分析,可以用PEST模型进行展开结构化思考。

PEST模型包括:Political政治层面,Economic经济层面,Social社会层面,Technological技术层面这4个方面的内容,你可以用这个结构把你的观点都放进去。

四象限法(或二维矩阵)也是结构化模型的一种,通过两种重要的要素对事物进行分类,著名的有波士顿矩阵、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等。

 

(3)两种结构密不可分

这两种结构尽管看起来区别很大,但很多时候,进行结构化思考需要同时用到两种方法。

一般而言,当目标十分明确时(如论证一个观点),适合使用自上而下,当没有具体结构时(如写年终总结),适合使用自下而上找结构

实际的操作中,不太可能只用一种方法就能把结构构建完,所以,这两种方式是不可分割开来的,合适的时候一起使用。

02如何找结构

1)积累常见结构类型

 A.二维矩阵(或四象限分析法):

  •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紧急程度/重要程度)

  • 波士顿矩阵(增长率/市场占有率)

  • 安索夫矩阵(新老产品/新老市场)

这类就是根据两个关键的要素,搭建四象限矩阵来帮助我们找到结构。

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情况,得到不同的结论,方便后续调整优化。

B.流程类:

  • 产品(行业/市场/客户)生命周期

  • 产业价值链

  • AARRR模型等。

这类是根据某个流程对结构进行思考的过程。就如一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的逻辑顺序展开思考的过程。

*AARRR模型是针对互联网产品如何根据获客的五个流程进行分析的模型。一个产品获利的流程主要分为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提高活跃度)、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收入)、Refer(自传播)五个步骤,想要提升产品的整体收益,就要对每个流程进行优化,争取效益最大化。

C.要素类结构:

  • 公司战略STP模型(市场细分-Segmenting、目标市场Targeting、市场定位-Positioning)

  • ECIRM战略模型(E:企业家、C:资本、I:产业、R:资源、M:管理)等等。

这些模型是根据一个事项的影响要素总结出来的模型,我们也可以根据要素去搭建我们的结构。

D.利益相关者结构:

波特五力模型: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这类就是在分析事项时,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思考构建结构。

(2)大量学习,内化结构

这包含两个层次的行为,一是去大量学习,二是去内化结构,让结构成为自己的方法论。

我们在看书时,书本的目录就是凝练的结构,我们可以研究书本的目标了解一般书的知识结构。书的内容中,作者也一定引用了一些经典的结构,甚至创建了作者自己的思维结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大量的思维结构,此时,我们需要了解甚至记住它们。

那如何内化思维结构,成为自己的方法论呢?

我们的知识和方法论,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结构。我们在学习、写文章的时候,能够积累思维结构,并加以应用,就是知识内化成能力。

图片

03如何训练结构化思维

(1)归纳积累结构

在看书学习的时候,看到有结构的理论或者结构,可以将它记下来,并试着运用。也可以放在笔记本中,作为自己的素材,没事可以多复习,甚至可以将这些结构进行归纳分类,例如要素类结构、流程类结构等。

(2)多写写文章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按照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去写。写之前先搭建文章结构,再填充素材、文字,可以多用上之前积累的素材去写。

如果没有写文章的时间,可以只搭建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

(3)论议题

给自己一个议题,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论证这个议题,不一定要写出来论证,列出论证结构、能证明你的观点就好。

最好也用上之前积累的素材。如果你的议题搭建的结构也不错,也可以积累到自己的素材中去。

行动要迅速,马上着手开始你的训练,坚持下去,你的思维能力会有质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