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之道》笔记(附学习资源)

 方所的书屋 2022-02-24

全文2402字,阅读约需5分钟;

写在前面:

最近在看芭芭拉的《学习之道》,总的来说,这本书讲到的学习方法和对学习的认知都是非常不错的,虽然很多内容对我来说是很熟悉的,不过一些细节还是能够看出作者对“学习如何学习”很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研究。

我读的几本学习类的书籍,《考试脑科学》、《如何高效学习》、《学习之道》,读到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学习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有关学习的东西就那么多,最后还是要回到我们对于内容本身的兴趣与坚持上来(我的意思是方法与坚持同样重要)。

今天分享一些书中我摘录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我们建议你在上课之外每天学习2~8个小时,这取决于你的抱负和学习计划的严格程度。学习时间的黄金标准是由成绩为“A”的医学生设定的。除上课时间外,医学生通常每天平均学习6~8个小时,学习超过8个小时就不能提高成绩了。成绩为“B”和“C”的医学生更可能每天学习3~5个小时。工科学生每天平均学习约3个小时,社会科学和商科学生则每天平均学习2个小时。

2.大脑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学习模式。第一种被称为专注模式。它所指的正是它的字面意义——当你专注于某件事时,你就处于专注模式了。例如,你可能正在集中注意力解决一个物理题,或是正在专心背单词。

第二种模式被称为发散模式。对思考和学习而言,它也很重要。当你的大脑处于发散模式时,思想仍然在你的头脑中流动,但是你没有专注于任何特别的事情。例如,当你站在淋浴间洗澡、乘坐公交车、散步或睡着时,你就处于发散模式,这时你的脑子里会随机冒出各种念头。

学习时需要经常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来回切换。你先得专注——这意味着你得全神贯注地在学习资料上下功夫,直到你开始一筹莫展,然后你休息一下,让发散模式在后台处理知识点,然后你再次集中注意力,这时一切会变得更容易理解。随着模式的来回切换,你的学习也会不断取得进展。

3. 将信息存入长时记忆的最好方式是努力从自己的长时记忆中检索信息,而不是仅仅看答案。

如果你想在学习中快速取得进步,你就需要不断在长时记忆中形成新的连接,而不仅仅是巩固已经建立好的连接。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每天用更难的内容来推动自己向前迈进。

4. 要掌握困难的概念,仅仅靠回忆日期、定义和事实是不够的。你需要有深层次的理解,使你能够进行解释、综合、分析,并且将这些概念应用到新的情况中。你无法通过简单的记忆来做到这一点。为了对你所学的东西培养起深层次的理解,你必须积极地将你要学习的东西与你正在学习或者已经掌握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你的神经元链条应该被连接到尽可能多的其他链条上,以形成一个学习网络。

5.最关键的是,要记住,真正重要的不是笔记,而是进入你大脑中的东西。

如果不是用作学习工具——这原本就是做笔记的目的——那么就算是最好的笔记也毫无价值。

研究表明,在考试前借用其他学生的笔记进行复习的学生成绩几乎和自己做笔记的学生一样好。

6.培养解决问题的直觉的方法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努力靠自己想出解题方法。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瞄一眼下一个步骤的题解,并确保稍后会再次练习解答这道题目,以做到无须看答案就可以完成所有步骤。

这就意味着,要想培养出解决问题的直觉,你应该内化不同类型的问题,对每一种类型的内化都要持续好几天,直到即使你不必偷看题解,思路也能轻松地泉涌而出。

请记住,你不可以一直去查答案,因为你需要建立一种坚实的内部架构,以便能够凭直觉理解计算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7.有时,人们觉得自己就是没有能力学会一门新语言。其实,他们通常是可以学会这门语言的,只是课堂上使用的陈述性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那些倾向于依赖程序性学习系统的人。更适合使用程序性学习方法的人应该让自己完全沉浸于语言环境中,从一开始就和以该门语言为母语的人交谈,必要时再去书中查询疑点,这对他们而言会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这里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你以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

·自己做例题,不去看题解。(如果你中途必须看一眼题解,就把整道题目从头再做一遍。)

·试着回想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篇论文的要点。从书上移开视线,看看你能否回忆起要点。如果你正在读的东西很难懂,最好在每读完一页之后回想你读到了什么。

·针对学习资料提出自己的问题。

·进行模拟考试,最好根据实际考试时间规定模拟考试时间,体会时间压力。

·想办法用更简单的语言重新解释笔记或课本中的要点,就像在向小孩子解释一样。

·与他人合作,个人或小组都可以。大家碰头讨论概念,开迷你讲座,并比较各自的学习方法。

·利用Anki和Quizlet这样的应用程序或手写创建快速记忆卡。

·大声向他人解释你的想法,或是向他人讲授关键概念。

·找一个搭档来测试你。(当着朋友的面被提问的压力与实际测验或考试的压力相仿。)

·进行一次模拟测验,哪怕你并没有好好复习。(事实证明,在模拟试题中猜答案有助于提高后续的学习效果。)·自己编写模拟考试的试题。

·进行日常活动(如洗碗或在公园遛狗)时,试着回忆学习要点。

以下是书中的学习资源:

深受欢迎的“背景”噪声应用程序和网站

·Coffitivity

·SimplyNoise

·Noisli

·myNoise

深受欢迎的数字快速记忆卡应用程序

·Anki

·Quizlet

·Kahoot!

·Goconqr

·StudyStack

·Brainscape

语言学习资源:

·Duolingo:一款教你词汇、短语和句子的应用程序。

·italki:一个视频聊天平台,能让你与母语使用者建立联系。

·Preply:类似于italki的视频聊天平台。

·Yabla:一个字幕视频平台,允许你调慢人声速度,并将视频分解成很小的、易于重复的部分。

·FluentU:一个与Yabla很相似的平台,可以选择不同语言。

深受欢迎的待办事项清单应用程序

·Todoist

·Trello

·Any.do

深受欢迎的“背景”噪声应用程序和网站

·Coffitivity

·SimplyNoise

·Noisli

·myNoise

深受欢迎的笔记应用程序

·Evernote

·OneNote

·Coggle(用于思维导图)

·SimpleMind(用于思维导图)

·Livescribe(用户可以在录音的同时记录笔记,然后通过点击笔记来重播该部分的录音内容)

最后希望想要系统了解学习的小伙伴去看看原书,因为一篇文章根本不可能讲清楚学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一本书可以,里面的例子、解析和那些所谓的干货同样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