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三年,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医林佳明 2022-02-25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277天。

12.31,男,34岁。

失眠难以入睡3年。

患者诉3年前出现失眠,难以入睡,甚则彻夜不眠,心烦,焦虑,反复服用中药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

现在,失眠,难以入睡,口干口苦,纳可,心烦,胃胀,大便稀,不成型,无胸胁苦满,手脚冷,胸闷,脉沉细,舌红苔薄黄。

炒附片15g先煮1小时,干姜10g,炙甘草15g,茯苓30g,枳壳15g,陈皮30g。白术20g,党参30g,百合30g,乌药30g,龙骨75g,牡蛎7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01.10现在能入睡,心烦减,胃胀减,大便成型,手脚冷好转,舌暗红苔薄黄,舌下静脉曲张明显,脉沉细,守上方加桂枝15g,丹皮10g,赤芍15g,桃仁6g,4剂。

01.19目前能入睡,心烦明显减轻,稍微胃胀,手脚暖好转,舌尖红苔白,脉沉细,舌下静脉曲张减,守上方柴胡10g,白芍12g。

02.25上症,目前患已经明显的好转,自觉心情顺畅,舌红苔白,脉沉细。守上方加生地12g。

按语:

一诊:患者口干口苦,心烦,舌红苔薄黄,为上热证,大便稀烂,四逆,为下寒证。患者虽有口苦,但独证不能辨为半表半里证,整体看来患者下寒比较明显,可考虑水饮郁而化热所致,先主攻下寒,看看二诊时的反应。

记得老师说过,当患者临床症候不是很明显时,比如西医诊断一个疾病,实验检查后还不能确定。

可以通过用药去推断自己的结论。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水饮内停,上逆清窍,上扰心神,故而失眠、难以入睡;

下焦一派虚寒,导致清阳不升、津液不能随之上乘于口则干。

老师亦常给我们举例,这就好比炉子上的水壶,当锅盖干时,我们不能认为里面没有水才导致的干,下面没有火,或者锅底结冰了,水蒸气不能上升于锅盖亦导致锅盖干,这时加大火力就好了。

里虚寒,水饮湿浊横逆于中焦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故而出现胃胀、胸闷。

辨证:太阴病夹饮,里虚寒,水饮上逆证。

方药:四逆汤,四君子汤,外台茯苓饮,百合乌药汤加龙骨牡蛎四逆汤中附子强壮机能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两药配伍可以驱逐下焦之虚寒,附子炙甘草等量配伍,意在以火伏土,温太阴虚寒。

水饮引起的胃胀,老师常用外台茯苓饮来治疗,重用陈皮强调理气,茯苓、白术健脾利饮,枳壳宽胸散结使胸闷症状得消。

方中亦有四君子汤含义,也是侧重故护后天之本,同时培土生金。

加百合乌药汤散寒利饮、开郁行气。

后加大量龙骨牡蛎是为了取其重镇安神的作用,与四逆汤形成温阳潜阳之功。

二诊:患者心烦减,胃胀减,大便成型,手脚冷好转,说明一诊时的上热是水饮郁热导致。现出现舌暗红,舌下静脉曲张明显,这是一个转机,随证治之,遂加桂枝,丹皮,赤芍,桃仁,形成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第2条: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主要用于治疗瘀血证、气冲心悸而腹满痛者。三诊:患者反应症状好转,继续加强调理,仍有心烦,加用柴胡、白芍,形成四逆散,和解少阳。

四逆散与前面四逆汤、四君子汤形成三四汤含义,老师常用于神志、失眠、焦虑等证。四逆汤、四君子汤合用,意在顾护先天、后天两本,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四诊:患已经明显的好转,自觉心情顺畅,但舌红,予加生地清热生津且与百合形成百合地黄汤以加强巩固。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5条: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经过前面三诊治疗,患者基本痊愈,最后再进行巩固加强体质,预防疾病再发。

总结丨唐爱宁

编辑丨林佳明

点评丨林佳明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

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李可的亲传弟子广东省名中医阮永队教授,全国名老中医黄李萍教授、广西名中医姚宝农教授。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2期初级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老年大学、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