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二人皆为落榜秀才,一个选择造反称王,另一个出国建立一国家

 耳东话史 2022-02-28

自打隋朝开始推行这科举制之后,天下的文人骚客们有了奋斗的目标,曾经那些寒门子弟也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毕竟若是考取一个功名,往虚了说那是光宗耀祖,往实了说便是入朝为官,从此飞黄腾达。但机会归机会,真正有实力且有运气中举的毕竟还是少数,因为科举考试不仅仅考文化水平,有时候还得看皇帝的喜好,用“千万人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清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两位秀才,他们都曾参加科举落榜,一个落榜书生能干啥?其中一位选择了造反称了王,另外一位比他更明智,他直接出国,建立了一个国家。

(古代秀才剧照,图文无关,仅供示意)

清朝嘉庆年间,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耕读世家有个男娃出世了,这娃娃乃是一家人的希望,他们家耕地是有了,但还没出过当官的,于是这男娃从小便苦读诗书,他先是参与了3次童生考试,遗憾的是他并非什么“神童”,三次落榜,此时的他已经25岁,再到道光二十三年,他又参加了一次院试,似乎“落榜”这事是赖上他了,科举这事,除了天赋,还得要点运气,他明显两者皆不沾,看上去是强求不来了,于是他心中萌生了一个邪恶的想法,造反。

(科举考试现场蜡像模型)

咸丰元年,民间闹出了一场“金田起义”,有人自称是太平天国的天王,他便是那个参加了四次科举都没能中举的洪秀全了。太平天国势力一度对清廷造成极大的威胁,但这个“天国”最终只存在了14年就被消灭,洪秀全本人也于同治三年病逝,他的太平天国成了一场闹剧。

(洪秀全像)

其实洪秀全的做法并不算明智,因为在他之前,也有一位屡试不第的秀才,他的人生比洪秀全更传奇。那是乾隆三十七年,有位34岁的秀才再次参加科举乡试,这年龄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也不算太大,但此前他已经多次失利,他暗下决心,这次再不中就放弃科举的念头,果不其然,他再次落榜,他寻思着与其呆在家乡当个教书先生,还不如下东洋去开金山,说干就干,于是他于乾隆三十七从虎门出发去往婆罗洲。

(罗芳伯像)

未知的国度总是充满着意外,对于一个落榜秀才来说,他也没啥其他本事,到了婆罗洲一样也是当教书先生,不过在这边好歹是个“外教”是吧!教书之余,他发现这婆罗洲的贫困人民还真不少,于是他有了开公司的想法,他将那些穷人召集起来,一起采金,久而久之他变得声名远扬,婆罗洲的华人都以他为荣,期间他也展示了出色的领袖能力,还顺便帮婆罗洲的人民除掉了土匪、海盗,不知不觉,他从一个“老板”摇身一变成了一支军队的领袖,就连本地人也纷纷投奔他。乾隆四十二年,在海洋的彼岸,一个由华人建立的国家诞生了,那便是兰芳共和国,而这位落榜秀才便是罗芳伯,他成了此国的元首,直至乾隆六十年去世。

(兰芳共和国地图)

同样作为落榜书生,罗芳伯的选择明显要更加明智,他的结局也要比洪秀全好,当然了,两人能够称王和建国都是存在一定运气成分的,其实不应以成败来断定此二人谁更牛(且不论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国是否是好事),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道理,成功并非只有一条道路,不是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