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3月1日┃科研指导┃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运用文献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正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3-01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运用文献存在的问题及其矫正

陈梦露 李哉平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台州学校

浙江台州市教育监测与科学研究院


摘    要:文献应用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实例剖析了教师在文献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愿查、欠完整、未消化、缺转化等不当现象,并提出了指向研究问题解决的文献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文献运用
基金:2019年度浙江省教科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研究适切性指导探索”(2019SB075)的研究成果。

所谓文献,是指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图书、报刊、会议资料、各种文件、学位论文、科研报告、专利文本以及各种音像资料等。它不仅指实物形态(如印刷品),也包括虚拟形态(如网络)。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要用到文献,教师教学研究同样需要文献支撑。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把握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通过追根溯源,寻找到事物发展轨迹中的一些规律来提高研究质量[1]。教师在文献运用过程中存在不愿查、欠完整、未消化、缺转化等不当现象,我们当在剖析的基础上解决文献运用问题。

一、不愿查资料引发的“坐井观天”现象及其矫正

文献运用的“坐井观天”现象,是指在开展研究过程中,教师懒得去查阅文献,即使面对新的问题,也仅仅凭自己的惯性思维和经验做法来应对。因思维往往被定势所桎梏,他们不能有效地打开眼界,犹如井底之蛙。如近几年“核心素养”是科研热点,某县有一半老师“跟风”做课题,不管学科异同,无一例外地往“核心素养”上靠,出现了很多如“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核心素养……”之类的课题。倘若真的研究“核心素养”相关问题,那是很有意义的,可惜在有些老师的申报方案或结题报告中,仅是在课题名称上加了“核心素养”一词,即使在文献综述中也鲜有涉及。
“坐井观天”现象与教师对文献认知偏差直接相关。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比较关注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学习与反思,对文献综述意义认识不足[2]。由于教师没有摆脱对理论的工具性认知,因此缺乏系统了解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需求,更不会主动去查阅文献。(2)缺乏运用理论改进实践的意识,片面认为一线教师的研究是实践取向,是指向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无需任何文献。虽然行动研究更关注自身实践,但若缺少文献支撑,则行动研究就没了起点和方向。面对新问题,教师只能被实践本身和个人经验所限制,就不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长此以往,文献便成了教师的认识盲区,教师与许多教育教学理论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文献意识会越来越淡薄。
解决“坐井观天”问题,需要教师“眼观六路”,主动去搜索和学习文献,拓宽理论视野,突破思维定势。(1)明确文献搜索途径。许多教师往往用百度搜索文献,但百度上的文献大多是新闻性的,对研究并无多大价值。要获得优质文献可能既费时又费力,需要教师了解一些更加专业的、快捷高效的搜索途径。实体途径有学校、城市的图书馆与书店以及订阅的报刊;网络途径则有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百度学术等数据库以及网络图书馆。(2)熟悉文献检索技巧,特别是检索词的选择,这有助于教师准确全面地获取合乎自己需要的文献。确定检索词要广而精,既要精确定位到所需文献(包括其他情报),又要确保能够涵盖特定主题下的多元内容和观点。正式下载文献时,教师也可通过期刊鉴别和摘要扫读对检索结果作最后的甄选,去伪存真,果断筛除庞杂的无关文献。

二、文献欠完整引发的“盲人摸象”现象及其矫正

文献运用的“盲人摸象”现象,是指教师缺乏整体观照,未能系统地搜集和解读文献,导致以偏概全。老师登录中国知网查阅文献,有时找到的资料很有限,多是操作性的,可用价值不高;又因没有阅读文献的习惯,他们从杂志上找的也是些细枝末节,不明白关键词的来源、从哪里可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如“核心素养”,谁在研究,有哪些书籍,他们不得而知。其实要把研究做深做透,除期刊、硕博论文之外,还得阅读某些权威专家的理论书籍。期刊论文等固然能给我们启发,但若不结合理论著作进行系统阅读,老师们只能接受碎片化的二手货,而缺少逻辑梳理、系统内化的过程,这样所得的文献可能只是一鳞半爪,无法给后续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指导。
“盲人摸象”现象与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和文献运用方法素养欠缺直接相关。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文献检索范围狭窄。很多老师检索文献只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视角,不太关注其他学科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进展,导致找到的文献资料寥寥无几,难以充分而有效地进行文献研究,对自身研究也难以起到预期的帮助。实际上,只有充分地占有文献,并进行综合性、多角度的解读,才能挖掘出研究应有的深度。(2)文献阅读视角狭隘。很多老师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被狭隘的视角所局限,看到对问题本身有直接论述的文献就进行阅读,对于问题形成和发展的解析性、背景性文献论述则选择忽略,或者为节约时间,急功近利,忽视对理论书籍的阅读。这样就会造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研究问题只是局部认知,并没有把研究问题放在更完整的理论视野中进行探究。
解决“盲人摸象”问题需要教师做到“穷理尽妙”,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文献,综合了解问题相关的研究动态。(1)提选关键词进行检索[3]。对指向明确的课题,关键词可直接从课题名中选词提取;对创新性较强的课题,可从研究主题的同位概念中找关键词,即将自创性“品牌话语”转化为“通用行话”。(2)多视角交融查阅文献。教师在查阅文献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学科内的实践研究文献,也要注重分解该问题的关键要素,阅读这些要素相关的理论及其他文献,只有多个视角相互交融,才能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只有从理论文献,特别是权威书籍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根本性原理,才能做到系统深入的研究,达到精深奥妙的境地。从其他学科文献中也能看到各科教学在运用这一理论中的优与劣,为自己的研究选择提供指导。当然,多视角交融查阅文献要注意“相关性、权威性、实效性”(以近3-5年文献为主)。

三、文献未消化引发的“囫囵吞枣”现象及其矫正

文献运用的“囫囵吞枣”现象,是指教师文献学习未经消化吸收,笼统地全盘接受(简单化处理);或者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只注意对某一理论的总体介绍,不能辨识不同文献在问题研究中细微的区别和联系,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联系来组织现有文献,更没有通过自己的理性解读对文献内容加以概述、提炼和评判,更不用说进一步将文献评判的结果引入当前研究,带来关于某个问题的敏锐洞见。这样的文献学习并不能形成“学习—消化—吸收—运用”的良性循环,必定会导致研究停积不化、难以推进。
“囫囵吞枣”现象与教师在科研起始阶段文献阅读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直接相关。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教师在文献阅读中往往趋向字面意义的通读,或者循着“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的路子阅读文献,不仅阅读速度慢、效率低,也导致自己的问题意识逐渐淡薄,认为“不同的文献读起来都是一个样”。(2)运用文献方式比较单一,大多在研究写作时仅仅是罗列众多学者对于相关问题的表述,没有挖掘这些表述背后包含的理性意蕴,也没有探寻这些不同研究之间的起承或矛盾的有机关联。
解决“囫囵吞枣”问题需要教师做到“融会贯通”,基于理解的目的去阅读文献,根据研究问题需要灵活地转译和运用文献。(1)基于理解阅读文献。任何一篇文献都不是封闭的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文献相互参照、彼此关联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篇文献的内容都只有在与其他相关文献的相互关联和比较中,才能更好地凸显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师不但要深入地阅读文献,而且要在文献和自身视角融合的基础上灌注自己的体悟,以自己的理性思考为线索,串联起各个文献之间的关键信息,搭建出一个融合的开放性解读空间。(2)整体阅读理解文献阅读文献内容时,不能机械地照抄文献某一部分,而是要把这一内容放在文献的整体情境中进行理解通过阅读文献整体,了解其他教师在运用这一理论时所用的载体,了解同一理论在不同研究运用中所展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活力。每一理论都有其背后的深层次演进逻辑和根本性运用原理,教师在文献研究中要做到“一叶知秋”,透彻了解其背后完整的理论逻辑,这样才能建立起对一个研究问题的准确视角,保证文献综述的完整性和充分性。(3)融会贯通运用文献。文献运用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过程,更是教师本人思想、思维、情感随着研究推进而充分展开的过程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通过查阅文献,全面考察研究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来龙去脉以及应用上的关键点,以获得尽可能清晰的理解和思考,引发思维上新的触动,从而更好地推进研究查阅文献就是带着问题找书读,针对性强。如此一来尽管这些文献并不一定全盘呈现在研究文本中,但它极大提升了教师思维的精确度和灵敏性,从而避免基本概念不清等理论层面的问题。

四、成果缺转化引发的“学非所用”现象及其矫正

文献运用的“学非所用”现象,是指教师对于文献运用与问题解决没有实现有效对接,相互作用弱化甚至有时为了粉饰而投机取巧,将他人的文献内容挪为己用。如有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与积攒大量事例的老教师,做起研究来就会有劲使不上,经验明摆着但却无法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资源,未能在实践和文献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还有些年轻老师,凭借自身的学术背景可以高效地查阅和运用文献,从而在课题申报时轻松拿出“漂亮”的研究方案,但并没有考虑到如何实施并解决现实问题,做课题变成了“做材料”。
“学非所用”现象与教师在运用文献过程中缺乏问题意识,还没有把研究转化为自己内在需求直接相关[4]。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盲目跟随研究热点,忽视自身实际情况。有些教师喜欢追求“时髦”,什么理论热门就去研究什么文献,忽视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的可行性,更没有很好地内化,导致文献运用不接地气。(2)研究任务与文献资料相对重合。偶尔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文献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时就虚化研究过程,抄袭他人文献内容。
解决“学非所用”问题需要教师做到“知行并举”。(1)让文献“为我所用”,避免简单罗列。要对不同文献、不同观点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明确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把文献用于行动实践的起点,并贯穿于研究的探索、发展、深化、完善的各个阶段,与研究主题、过程方法、问题解决、关键事件、后续思考等对接。(2)始终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学以致用。教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研究的整体进展,并与自己的实践情况作个比较、对照,把相关文献中提到的一些做法以及启示拿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生管理、课堂教学)”进行尝试与改进,然后再加以总结。只有这样,文献中的客体理论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主体实践中的有机构成,而不仅仅是一种暂存在记忆中的客观信息。这是中小学教师偏重“应用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特性所决定的。文献的阅读只是前提,只有指向运用才具备真正的引导意义。
总之,教师研究是一个不断综合转化理论与实践资源,从而让教育经验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的“事理相融”的过程。因此,只是简单地罗列教育事实,引用摘录别人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获取和解读优质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的理念、思想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汲取其中的理论养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才能让一线教师在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事理相融”,收获专业发展。

本文来源:教学与管理 2021,(17),24-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