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百二十二、丹毒

 仲景中医交流 2022-03-01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丹毒

【辩证治则】

1若见项背强,胸中烦悸而热者,则无问其下利、喘而汗出证之有无,皆可用葛根汤。故凡酒客、火证、热疮、烫火伤、小儿丹毒等,亦可用葛根汤方。

【辩证比较】

1、(1大凡白虎汤,通治阳明脉洪大而长,不恶寒,反恶热,头痛,自汗,口渴,舌苔干燥,目痛,鼻干,不得卧、心烦燥乱,日晡潮热,或阳毒发斑等证。亦当随证加人参而用之。

2白虎汤,兼骨节烦疼,气冲逆而作呕者,白虎加桂枝汤之证。

3若癫痫热证,血气冲逆,眼目赤热,或肝积迫于胁下,于白虎汤加黄连

2、(1三黄泻心汤: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3-->1,顿服之。

应用:气血有热,故有吐血、衄血等证。或有下血便血等证,或有狂乱证,此皆由心气不定所致。或血气上冲而眼目红赤生翳,或头项肿热,口舌热,疮疔痈疖热痛,气凌,积聚之心悸惊烦,产后血崩,便秘,脉数,心下痞硬,冲逆,面赤等。或小儿丹毒,一切积热,血热,血气上冲而心烦悸,天行下痢脓血等,总之,以心下痞,心中烦悸不定为依据。

2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麻醉汤渍之。

【名家论述

1、丹毒《中医诊疗要览》

定义 中医除丹毒本名外,尚有“火丹”、“赤游丹”、“赤游风”等别名。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症状 一至三日潜伏期后,有头痛、恶风、四肢倦怠等前驱症状。有时无前驱症状,突然恶寒战杰或强度恶寒、发热,猾温四十度或更髙。同时或一、二小时后,见周部症状。

丹毒起自面部或头部者最多,通常发生于鼻、颇、耳。局部皮肤掀红肿胀,表面光泽,触之有灼热感,亦疼痛显著。炎症部边缘略隆起,与周围健康皮肤划然分界,为本病特征。此局部之掀红肿眼有向周围蔓延之趋势。

皮肤变化,不仅发红、肿胀,有局部上皮形成大小水疱者,或且形成脓疱。间或皮肤浸润过甚而局部坏疽。

丹毒有侵犯粘膜者,咽头粘膜受侵,则其部发红肿胀,而咽下困难,鼻涕分泌亢进。女子外阴部丹毒,则阴户肿胀疼痛,往往排尿困难。阴茎丹毒,则形成水疱,多陷坏疸。

热型多属弛张性,恶寒,状如中医所谓寒热往来。此热与局部症候之减退同时下降。但有丹毒而体温几乎不升者,亦有无热者。

脉搏一般多频数,间亦有迟脉者,有洪大者。—般症状食欲不振、呕吐、口渴,同时有强度头痛、烦躁。重症常有意识不清,谵语,不安,兴奋,陷于失眠。又有从嗜眠状态更进而陷于昏睡者。此种脑症状,特别多见于头部丹毒。

疗法

【桂枝汤】前驱期或发病扨期之轻症头痛、微热、恶寒或恶风、脉浮大而弱者,用此。

【十味败毒汤】发病初期有恶寒、发热等太阳病证时用之。丹毒时此方比葛根汤有效。如有烦躁,则为黄连解毒汤证,用此方无效。

【白虎加桂枝汤】【连翘汤加石膏】发高热、局部灼热感显著者用之。

【紫圆】【走马汤】【刺络】丹毒起于头面或腹背者易治,起于四肢向胸腹部蔓延者为重笃,此时如腹部特别膨满呈现所谓腹紧满状态者,必须警惕预后,速用紫圆或走马汤泻下,可挫其病势。刺络于制止丹毒之进行最效。在上腕里面手太阴肺经侠白附近放血亦佳。

【犀角消毒汤】犀角不易得,可以升麻代替。如有高热、烦躁等症状,加黄连、黄芩、石膏、大黄之类。此方亦用于咽喉粘膜丹毒,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者为重症,用此方可免于死。

【温清饮】【龙胆泻肝汤】发于阴部者为重症,有灼热感、肿胀、疼痛甚、排尿困难者,用以上药方。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者用之。热感甚者加石膏。

【黄连解毒汤】【桃仁承气汤】无恶寒而发高热、烦矂、头痛者,非此方不效。此方以心胸烦闷为目标,加大黄或兼用紫圆亦佳。如有意识不清、谵语、不安、兴奋等症状时,用黄连解毒汤加大黄,小腹急结者用桃仁承气汤。

【防风通圣散】身体强壮容易便秘之老人,几乎月月有习惯性丹毒发于头部者,用此方有奇效,并可制止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