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凉视界】关于外道和传承(重磅)

 青城小师妹 2022-03-01

关于外道和传承的话题,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
    

首先,在我佛如来那里,对众生一视同仁,没有内外之分。众生如子,父爱如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后,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自然现前。” 可见,众生佛性本来圆满、无碍智慧本自具足,只要知因明果、破迷开悟、通情达理、福慧双修、悲智双运,假以时日,都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成佛果,发挥利益三界、造福十方的伟大作用。既然我佛以及众生,自性清净平等,无二无别,众生皆为未来佛,何必再人为划分谁上谁下、谁内谁外,何必再画地为牢自我著相、自寻烦恼呢?
    

在佛经里,的确提到当时印度的外道,他们以苦行、裸形、禁欲、绝食等方式修行。当然,这是心外求法,无关究竟涅槃,所以这种修行者,名为外道。然而,正是当时外道的邪见炽盛,才有佛陀的应运而生。因如来无我,为众生示现出生;如来无私,为众生示现灭度。

是心作佛,佛是自心成。因此,把佛法正修以外的修行方式命名为外道,本身并无褒贬轻视之意,而是从其心外求法的邪见来论的。什么是邪见呢?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邪见,☞我就是外道;有我就空不了,☞私心、不空、有所得就是外道。
    

我佛如来,慈心似海、悲愿宏深,时时处处都在平等呵护、方便接引一切有缘众生,包括外道在内。其实说是外道,从当时来说,也是佛陀的方便,先把他们引进门来,再应机说法,对症下药。而从广义讲,只要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人我分别、有求为我、对立纷争等种种私心,谁又能说自己不是外道呢?
    

佛法无边方便无处不在。譬如,佛的名号就有数以万计之多,常用的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而顾“名”思义,每个名号都有无量深义,都在巧妙地为众生的傲慢无知矫枉纠偏。当时一些外道,就是因为对“世尊”的名号不理解不服气,上门找茬的。结果经佛陀开示后心服口服,皈依了三宝,很快修成正果的不在少数。然而人们因无明而缺少平等慈悲,不能宽大为怀,常起对立较量之心,非但对本门本教之外的其他教派,不经调研深究,轻率地嗤之以“外道”。即便对同为本门本教的不同派别、不同法师法门,也势同水火。俨然以卫道士护法神自居,其实不过是私心作祟罢了。岂知,正是这巨大无形的私心,才是不折不扣的外道啊!如此一来,非但无法卫道护法,反而成了破坏正法的帮凶。


第二,所谓的传承,从本质和内涵上来讲,是真理和正法的传承,而不是有形衣钵的传承。这就是佛祖宣说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等四依法的真实用意。
    

当年禅宗的达摩祖师在传承衣钵给二祖慧可时,就预见到末法末劫会出现人心颠倒、本末倒置、情欲烧灼、邪见炽盛、真伪不辨、正邪不分的情况,进而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了。世人,只认衣衫不认人,只认名利不认实力;而信众,只认衣钵不识真人,只信权威不信真理。因而祖师不得不语重心长地嘱咐二祖:“衣钵传到六祖就不用再传了,到那时,佛法已传遍世界各地。不过说理的人多,悟理的人少;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可见祖师先见之明,用心良苦啊,可惜后人不能体会。

第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从现象上看,如来佛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包罗万象、千变万化,三界六道十法界,大到苍茫宇宙无限时空,小到基本粒子此时此地,无不是佛国世界,无不是佛法示现。若执象而求,虽皓首穷经、学富五车,必求之不得。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身体力行,才能感受到佛法真理光芒万丈如日中天,往古来今金刚不动。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理呢?颠扑不破的是真理,历久弥新的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真理。无论怎么攻击诽谤,真理不增不减,金刚不坏;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真理源头活水,常流常新;无论十方世界怎么改天换地,真理恬淡自然,纯净本色。几千年来,各大宗教前仆后继,千经万典苦苦论述,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简而言之,只有两个词“无私、无我”,大道无私;再简单点,只有一个字“公”,天下为公。这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正法。
    

儒家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达到大同理想社会;佛家通过悲智双运,自行化他,普度众生,最后达到真诚清净平等的极乐世界;道家通过日行一善,功满三千,积功累德,利益人天,最后炼成真人回归道法自然的本源;基督教宣扬上帝爱世人,爱无种族无国界,最后回归无限美好人人平等的天堂。归根结底,正教修行,哪宗哪派,哪门哪道,离得开大道无私、天下为公呢?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人类社会,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诸如公道自在人心,遵守公德,公正执法,公平合理等等,不也在无时无刻宣扬着公正无私的佛法真理吗?


第四,口口声声法脉传承、师承道统的人们,可知何为法脉道统,怎样才是真正的传承?释迦佛陀49年风里来雨里去,度众生离苦得乐,临了却在《金刚经》里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既然佛没有说法,法都没有,后人所谓的法脉传承,又从何而来呢?而《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既然道不可说,名不可讲,后人所谓的道统师承,又从何说起呢?岂不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凭空臆造了吗?
    

其实,无论《佛经》的经,《道德经》的经,《圣经》的经,都不是经典的经,经卷的经,经本的经,而是经过的经,经历的经,经营的经,经验的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经典经卷经本是相,文字是相,音声也是相,都是虚妄,虚妄怎么传承?所以,灵山会上,才有拈花一笑的公案,为后人津津乐道。之所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因为弦外有音,意在言外,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如来真理,不在相上,只在性上;不在肉身,只在真心;不在言说,只在体证。经过春花秋月,夏雨冬霜,才知诸法无我、自然平常;经历悲欢离合、人世沧桑,才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经营难得人身,过眼云烟,才知一无所有、寂灭为乐。成佛的经验,是累劫有为修行,今生无为得果的收成;是49年风雨无阻、日以继夜、餐风露宿,自行化他的心得。若说谁得了正法,行了正道,先看他有没有真正觉悟。那么,觉悟的标准是什么呢?就看他有没有生出爱心慈悲心,有没有通达无碍的智慧,有没有无私无我、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


 第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其争论,不如行动。我佛的慈悲智慧,唯以铿锵足音做见证。
    

心净则土净,人成即佛成。在人间,无私奉献,投身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意马心猿歇,梦想成真时。盈盈爱似雨,遍洒清凉意。真爱无国界,慈悲无选择无分别,心平一切平,心和一切和。正教修行,爱国爱教爱和平,怎会因互不相容、互相排斥而再起纷争呢?不但本宗本教内部,互敬互爱、互相尊重,而且各大教派之间也是互敬互爱、互相尊重;不但宗教信众之间互相理解、和睦相处,而且宗教与非宗教之间,也是互相理解、和睦相处;不但宗教之间互相包融、和谐共荣,而且宗教与政府之间也是互相包融、和谐共荣。
    

正教修行,不为自己求离苦,但愿众生得安乐。不但完成自身的修证,同时也要无私奉献,利乐芸芸有情众生;不但爱教爱师爱法爱事业爱自己,同时也要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和平爱自然;不但要修佛堂、建庙宇,同时也要建设人间天堂、实现共产主义。
    

来龙去脉勤实践,前因后果好收成。悲智双运大圆满,福慧双修极乐生。禅宗六祖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可见自性里有圆满的智慧,但性在作用。不听不看不想不实践不作用,智慧无法出生、无从谈起。所以,智慧不玄,应对困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了。而想获得大智慧,光是盘腿打坐、闭门念佛、死读经本、敲敲打打是不够的。如果说定能生慧,也是举重若轻、临危不惧、从容淡定的智慧,而不是修成枯木寒岩、千年不醒、顽空死寂的活死人。那么唯有放弃虚无幻想,回归社会现实,立足当下,结合自身,发大愿立大志出大力,积极热情地投身于服务大众、建设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酬偿宿业,完成愿心,积功累德,觉行圆满。
    

毫无疑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过程,就是从自以为是到善解人意、从生硬刻板到柔和自然、从粗枝大叶到细致入微、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愿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贡献有多大,功果就有多大。什么是知进知退、心平气和,什么是分寸火候、死去活来,什么是心领神会、妙不可言,生生世世参不透想不通悟不明的理,只有在应对困难,解决问题、利益他人的反复实践中,才有因缘和合、融会贯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契机。
    

由此可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一脉相承的真理正法,就是十方通达的必由之路,就是证得无私无我、无上正等正觉的不二法门,就是万祖归宗的宗旨、万法归一的一法,就是先知先觉的正果、后知后觉的正因。除此之外,无以复加。


注解(仅供参考):

佛的十个名号,出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众生渐钝,则减为千名,众生弥昧,则减为百名,众生更愚,则减为今之而十名。

一、如来,成实论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大论谓佛如自安稳之道而来,此佛亦如是而来,故名如来。

二、应供,应于人天之供养,故名应供。

三、正遍知,正遍知一切之法,故名正遍知。

四、明行足,三明之行具足,故名明行足。

五、善逝,又曰好来好去,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槃,故名善逝。

六、世间解,能解世间之有情非情事,故名世间解。

七、无上士,在诸法中,如涅槃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故名无上士。

八、调御丈夫,佛某时以柔软语,某时以苦切语,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故名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佛为人及天之导师,能教示其应作不应作,故名天人师。

十、佛世尊,佛陀译言知者或觉者,世尊者,为世尊重之义。



清凉新视界

微信ID:qingliang8811

 盈盈爱似雨,遍洒清凉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