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差就差那么一点点:王宗岳《太极拳论》集解(二十五)

 天乐书生 2022-03-01
文章图片1

李新方

【原文】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解曰】都是练武人,用功多年,甚至学了一辈子,而结果却不一样。是真功夫,还是假把式?是太极拳,还是“太极操”?是正宗,还是旁门?当然差别也不是很大,差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就因为那么一点点,其结果就判若云泥,是以王宗岳先师云:“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文章图片2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典出《礼记·经解》:“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何为君子?“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是说仁义、智慧而勇敢的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特别谨慎地对待出发点这个问题,哪怕只是差了特别微小的那么一点点,整个事情所犯的错误就会大得不得了,学武术当然也是如此。都说太极是一个圆,那么,怎么学太极拳这个出发点就是圆心,如果这个圆心定位错了,则半经越大,也就是用功越大,整个圆的错误也就越大,也可能根本就成不了圆了,难怪有些朋友下了很大功夫,不仅没有把太极拳学明白,反而把自己身体练坏了。这个出发点就是舍己从人,还是舍近求远的问题,所以学武术的人,不可以不认真仔细地加以辨别啊!这就是学武术最根本的道理。

文章图片3

实际上,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差就差在这一念之间,前面讲过的舍势求招,舍机求时等,都是舍近求远,实际上都是舍本求末,这方面的实例还有很多。例如,许多朋友打手时往往觉得对方双重,使蛮力,“支黄瓜架”,而实际上是自己双重,如果自己不双重,是支不了黄瓜架的,对方越双重,越使蛮力,就越容易很轻松地赢他。

再有的朋友以为太极拳的实战功夫就是推手,干脆连走架也不学了,天天在那里支黄瓜架玩,练了一辈子,也还不知道什么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更不知道太极拳为何物,并且还自以为是练实战的,看不起“太极操”,实际上还不如太极操。太极操当然也是舍本求末,但至少还得到了太极之形,太极拳的技术含量要比只练推手的人多一些。况且推手只是太极拳实战训练方法的一部分,即打手的一部分,打手才是完整的实战训练方法,是踢打摔跌拿各种实战技法的综合运用,而又不同于其他武术,有各家之长,而无各家之弊,故能适应同任何武术实战,而独具优势,但打手与走架相比,走架更为重要,打手功夫主要是走架练出来的。

文章图片4

还有的朋友自己不虚心,却怪学了多年遇不到明师,说什么“真正的太极拳早就失传了”,“大师都是假的,别人就更不行”。殊不知神州大地到处藏龙卧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论语·公治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大师是不是假的我不知道,但老师肯定都是真的,老师之中必有明师,不怕遇不到明师,怕只怕明师就在眼前你不能识得,熟人眼里无英雄。更有意思的是,他明知道你是明师,而决不肯跟你本人学,却恭恭敬敬地拜你的视频为师。(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