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你的职场生涯中,你是努力跳槽还是努力工作呢?

 明少早说 2022-03-02

今日金句基础

加薪只是表象

能力才是基础

不是跳槽加薪

而是能力做底

想通基础逻辑

方向不再难寻

又到了年底了,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琢磨着跳个槽涨个薪什么的。

我的朋友李小二问我:明哥,我觉得不公平,我同事燕小乙啥都不是,跟我同期进公司的,跳个槽工资涨了一半,我觉得努力工作,还不如努力跳槽来得实惠,你说是不是?

小二的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为啥这么说呢?

我们先要明白:薪酬是怎么来的?怎么做薪酬可以得到增长?

首先说薪酬是咋来的。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工作都无法一个人完成,投资人或者老板需要找人一起做出产品或者提供服务,解决问题,从而赚取价值。

找人的过程付出的钱,就是咱们的薪酬,这就是薪酬的本质,有人要消灾,所以出钱财。

那么问题来了:出多少钱财呢?

这就要根据市场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能力和心理预期来看了。

比如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劳动者都能做,这个工作大概率薪酬不会高,再比如一个工作社会地位不太高,也需要给多点钱来吸引劳动者。

这么说来,其实想要升职加薪,有更强的能力是基础的筹码。

怎么有更强的能力呢?

要么去努力学习,要么去努力工作(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把更多的难题搞定,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比如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行业内看看哪些岗位赚钱,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然后去学习,也可以跨行业看人家需要什么能力,入行的门槛是什么,怎么去跨越。

那一个人能力没变,跳槽之后为啥会薪资增长呢?

事实上,不是跳槽就一定会升职加薪。

一个人跳槽之后之所以会升职加薪,是因为新公司根据应聘者以往的工作经验,判断这个应聘者可以“解决问题”,多出的薪酬,是新公司付出的“培训费”,因为招聘的是“成手”嘛。

或者新公司急着要人填充岗位,否则是不会出现薪酬大幅度增加的情况的,因为市场对某个岗位的价格基本上是公开透明,并且不会有太大差异。

那有没有可能新公司“瞎了眼了”,以为应聘者很厉害(毕竟很多“面霸”很擅长包装自己),给了超出能力的薪酬呢?

当然有可能了,只是这个可能,不会延续太久,一家公司可以短时间“失明”,但是不会长时间“痴呆”,一个人解决不了问题,很快就会被优化掉的,没有哪个正常的企业会养着闲人。

那有人会问:可不可能一直跳来跳去呢?骗一个是一个呗!

这是另外一个误区了,如果你当过招聘负责人,就会知道,招聘负责人看到一个人的简历“居无定所”——频繁换工作,基本上就不会招聘这个人。

因为会判断这个人没有稳定性,招聘进来会浪费精力。

也就是说,这样玩下去,将会彻底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没有哪个理性的人会这么玩。

那是不是说就不要跳槽了?在一家公司一直积累就好了呗?

并不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想突破现有的薪酬最好的方式,通常是跳槽,因为很多公司的激励机制,跟员工的能力不是挂钩的。

所以定期盘点自己的简历,看看自己最近又有了什么“新技能”。

没事把自己的简历挂在网上,不断去了解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觉得价码合适,就可以“鲤鱼跃龙门”,但是不要盲目跳,不然薪酬不涨不说,还搞坏了自己的职业口碑。

所以究竟是努力跳槽,还是努力工作?

肯定是先要努力工作,这不是为了老板,是为了自己,不“努力工作”,根本就没有“努力跳槽”的机会。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