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拉松后的虚无

 小城雨田 2022-03-03

跑步这件小事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如果将“你追我跑”这种游戏看作跑步分支的话,而真正有意识、有节奏的奔跑,是在足球场上,那个时期的我们被称作初中生,名称变了,学校的制度也相应的发生改变,那段时期,我们什么也不缺,唯独少了天然的补钙机会,上课时间从太阳未露面开始,从月亮升起后结束。于是,早晨的五点半,十几名队员和一只足球在操场上聚集,现在想来,早起的种子在那个时刻已经被种下。

人是喜新厌旧的生物,还会美其名曰“多体验”,高中时期继续玩了一阵足球,转身投入到羽毛球的怀抱。新生活虽好,还是会怀念往日奔跑于操场的感觉,感觉的本质是一种喜欢,只是没有人会去刻意的说明。那一年的运动会,报名三千米比赛。三千米在今天看来,只是散步,但对于整日在书桌前耕耘的我们,已经是跑步的认知极限,跑完这段路程,双腿打颤,嗓子干燥,眼皮耷拉,只想顺着操场再走一段,安抚那颗剧烈跳动的心脏。

人会喜欢上自己擅长做的事情。三千米对于肉体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折磨,却在精神上得到鼓舞,三千米在高中生眼里,不亚于普通人眼中的二十公里,当时,全班也只有两人参赛,并且是以打赌的形式出场,有了这此“长跑”的体验,余生都会在怀念与实践中徘徊。

跑步在断断续续中进行,一周一次,一月一次,不曾走的很近,也不曾远离。记得有次追公交车,跑了一站路,那种郊区的公交,距离与车速不是拥堵城市公交可以比拟的,当我登上汽车,售票员一脸钦佩的表情说,“刚才在路边看到你了,你可真厉害”。初跑者会在他人的认可中,肯定自己,也会肯定那份努力的意义。

人会遇到许多次转机。跑步之旅的转机出现在2016年初,这个时候的跑步软件已经呈现百花齐放,当跑步数据可以收集并可视化后,超越自我会成为一种选择。每天5:50起床,晨跑五公里,夜跑五公里。这个世界上会有一种人,在目标面前近乎于疯狂的执行,我是趋近于这种人,小雨天打伞跑步,大雨天爬楼梯,如果说这段时间有什么收获,两点。首先是熬夜,我一直认为要戒掉熬夜,宁可戒掉甜品的诱惑,熬夜也会雷打不动,之后发现,熬夜问题不存在了,甜品的诱惑也在丧失,整个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第二点是体能的积累。

你要相信,真有人以你认为疯狂的方式在生活。我开始接触中长跑的朋友,他们的起跑基准是10公里,并且以我跑5公里的频率持续。这是一个疯狂的念头,并被一些人固执的执行,体验新事物的好处就是你会多一种选择。我的起跑距离开始延伸,一段时间后,参加安康首届半程马拉松比赛(21.0975公里)。

跨过一道坎,得到的不止是结果,更多的益处是精神层面的自信。半程马拉松的频率开始以一月一次,两月一次的频率出现,结束跑步,晚上泡上热水,第二天正常上下楼梯,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

既然有半程马拉松,就会存在全程马拉松。每一位跑者都会有一个全马梦。如果你的身体一直处于战斗状态,全马的到来只存在你的一次偶然的念头。那是一个阴天,空气状态良好,站在阳台,可以看到秦岭山上的块状白石,那种跑步的念头突然就到了,换上运动装,立刻出发。面向秦岭,跑到山脚下,再顺着环山路奔跑,这里有行人与非机动车共用的跑道,对于城市中的跑者,是不可多得的圣地,沿途的补给都在沿途的商店里,四个半小时后,旅程结束。

自从那次山脚下的奔跑之旅结束,已经有一段时期,跑步的频率急剧下降,当然可以为自己找理由,这太过容易,问题在于,这样的理由,曾经也是存在的,为何这段时期变得如此尖锐,原因只有一个,跑完了全程马拉松,结束了一个跑者的梦。

文章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但人的局限性总会在一个转机处被突破,就如我遇到的每天10公里的朋友。首先分析一下,结束全马后的状态,否则,新的突破迟早又会成为新的局限,如果人总需要外界打破那种局限性,这本身就是一种局限。

全程马拉松是一种折磨,如果有人说自己跑全程马拉松是愉悦的,一定是在说谎,你可说自己跑完全程马拉松后是愉悦的,也可以说自己喜欢那种带有张力的环境,当一位又一位氧气少男少女从你身边跑过,你产生了一种喜悦的情绪,我是完全可以理解,但就跑步本身而言,这是一种折磨,当你突破30公里,这种折磨开始出现,你的肉体开始成为负担,各个器官开始隐隐作痛,甚至感觉肢体好像脱离了自己,当达到35公里,腿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大脑难以控制,只是机械般的向前跨步,这个时候,是对精神的磨砺,当身体与精神完全破败不堪时,好像又达成了和解,离终点还剩2公里,这个时候,浑身通透,再给我十公里,也可以跑完,但终点的标志已经出现。

当你的梦想结束,五公里已经无法被你放在心上,而中长跑你又不愿去接触,当念头出现时,马拉松赛场上那种折磨又会浮现在你的大脑,于是跑步在你的生活中悄然离去。人是有选择性无视的,是的,有更多需要你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去重视跑步的存在。当目标结束时,那种为达成目标的苦楚经历也会在你的心中烙下深刻的痕迹,你可以将其看作是副产品,但这种副产品却令每一位跑者厌恶。

如果依靠那种五公里向十公里过度的方式,继续放大你的目标,全程马拉松向半程超级马拉松(50公里)过度,半程向全程超马(100公里)转换,最终还有铁人三项,当你止步于此,已经是十年之后,十年之后怎么办?

我没有想过这个话题,如果十年之后,你还在寻找目标,这也是问题的本质,目标导向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目标总有结束的时候,不是你终结了目标,在终点鞠躬,继续寻觅,就是目标终结了你,瘫倒在目标的路上,这样的结果都是我所不愿看到的。我只是觉得,你在整个追逐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太长,早已习惯并喜欢上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这样才是真正的终点,永远不会到来的终点。

                                  小城雨田

                                  2018,1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