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中寓刚 刚柔交互 | 太极拳刚柔转化技巧

 大海纳百川 2022-03-03

图片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图片

在古典太极拳论中有曰:“此拳不可以柔名,日久恐流于滑拳也;亦不可以刚名,日久恐流于硬拳也。故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拳论说:“柔过劲,刚落点”。太极拳是柔中寓刚的拳,刚柔交互为用,又是刚柔相济的拳,刚柔不能截然划分;柔非无劲,刚不呆滞;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逼不捷。当柔则柔,当刚则刚”。“柔过劲”表示运化,“刚落点”表示发劲。

——太极拳刚柔转化技巧——

一、若纯用刚法,则气铺全身,牵制不利,到达落点,必不能表现坚刚。

二、若纯用柔法,则气散不聚,没有归著,到达落点也不能表现坚刚。

刚柔是太极拳练习的核心,太极拳中有很多技巧是需要我们研究学习的,刚柔转换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三、应刚而用柔,则气应聚而不聚;应柔而用刚,则气应散而不散,皆不得刚柔相济的妙用。

四、善用刚柔者,到达落点时用刚,如蜻蜓点水,一沾即起,这是表现刚点的正确形象。在一切运劲转换时用柔,如车轮旋转,滚走不停,这是表现柔点的正确形象。

五、若得刚柔相济的妙用,方能去掉气敛不实和濡滞不利的缺点。

在初学走架时,主要是学习各种姿势,通过不同姿势的练习,先化去身上的僵硬劲,这种僵硬劲人人都会有的。

在这一阶段应不遗余力地尽量求柔软,这对先前学过硬功拳而后转学太极拳的人来说,则更加显得重要。通过这样很柔很慢地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周身的僵硬劲基本去掉,达到绵软的程度,且已养成这种习惯,就可以转入下一步的练习。

这时,首先在心意上应有全身处处放长的意念,并在姿势动作中按照拳论规定,大力进行放长的专门练习,借使心意与身肢在紧密配合下专习全身的放长,以求得弹性刚。

初练拳时,对各种放长的规定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等,只用意念就可以了。到此阶段,用刚应在用意和身肢放长上共同进行,因此时已不致因放长再染成相反的鼓劲病象了。

在全身放长达到要求后,就可以在各个开合的落点结合著神气外显形成方点,表现出四正和四隅的劲别来。这就是太极拳“方圆相生”的练习。

在方点要表现出极其坚刚的刚,而刚过后,则要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极其柔软的行气,整趟架子应在这样的刚柔相济的情况下进行。因此,练拳时应记住“柔行气,刚落点”的六字要领。

刚柔的运用,必须结合著心意,神气和呼吸的运用,也就是在“意气奋发”的基础上,配合屈体沉气来使身肢贯串放长,藉以加强弹性。成为弹性刚。

在意静气敛的基础上,来使肢体肌肉连带松开,从而形成活泼无滞的柔软,由柔软而得变化无穷,这两者在生理上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总之,太极拳的刚不是硬,太极拳的柔也不是软,因硬与软皆无弹性,刚柔是具备弹性的。因此,在一趟拳架的练习中,神气应在心意的指挥下不断的在忽隐忽显和鼓荡,这样肌肉才能不断地变换刚柔,这是掌握和练习刚柔的一条要道。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