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9周复盘:重返职场第一周的生活

 发发执笔 2022-03-06
 

三月的第一周,我复工第一个星期,小橘子上托班第二周。我们一家三口都在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宝宝没能躲过换季的魔掌,感冒和拉肚子齐头并进,情绪比玻璃易碎,动不动就哭。吃货本货的她对比之前,胃口减弱许多,惹人心疼。

一、本周要事回顾 

周计划执行情况:

计划外完成:
1、看纪录片《老广的味道6》1~3期
2、陪伴营新人+1
3、打新债
4、与同事聚会吃饭1次
 
计划中自媒体平台更新未能全部完成,主因是复工第一周,在适应办公室生活,效率没有调整好。

本周微信添加了几位小红书读者,感恩你们的喜欢和信任,能帮到你们是我之幸。

二、本周经验总结 

1、午休阅读
 
从星期三开始,每天午休读一本书。这星期读完《永远的小春日和之人生无悔》和《人生随时可以重来》,读了一半《心诚事享》。

因为晚上睡得早,中午不犯困,加之午休环境不太好(趴着不舒服),所以我会选择阅读。

工位靠窗,中午阳光正好,办公室关了灯也不会暗。翻书的声音不会影响其他同事休息。

我特意带了比较薄的书,看起来不累,不着急写笔记,静静地翻阅,午休可以读完一本不到200页的书。

午休阅读的好处在于:
有意识提高吃饭速度,克服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的习惯;
用书本代替手机,双眼从屏幕短暂解放;
固定阅读时间,保证一周的阅读量;
很安静,没有人声,没有消息。
我习惯将午休作为我的个人增值时间,要么阅读,要么戴上耳机听课。如果犯困,我会适当休息。

我建议千万不要在午休时间玩手机或看剧,这真的很浪费黄金时间。

 
2、关于心态
 
我的一篇小红书爆款笔记被“借鉴”了。陪伴营的小伙伴也发现了,而且帮我对比过,从标题到文字,几乎一样。

我当时在广场看到这篇笔记时,认认真真看了图片里的文字,内容排序和我的一样。我相信这位博主肯定有自己的复盘经历,但我不信她的真实感受能和我的几乎一样。

每个有复盘的经历的人,都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像每个坚持读书的人,都能说出不同的收获体验。

后来我问了一位做小红书的大博主,她的笔记经常被模仿参考,我问她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她回复了我一条长长的消息。我总结了3个要点:
①做得好肯定会被抄,除非自己做得不好,这是自己的账号受到认可;
②不要浪费情绪在这种事情上,选择忽略或者举报
(太过分直接举报,毫不留情)
③转换角度:抄人笔记的人,一定太缺乏原创能力,
这样的人做不长久,不浪费时间与这类人周旋
总结来说,果断应对,少内耗,专注原创自己的作品。
 
3、为人父母
 
小橘吃辅食以来,这是她第一次闹拉肚子。因为拉得不算严重,一天就一次,便便比较稀软,所以这星期一开始我没有放在心上,觉得可能是肚子着凉而已。

但当周五老师和我反馈,连续几天拉肚子,而且她周四还感冒时,我就决定周末要带她看医生。

医生听了我的描述,开单验血,诊断是病毒感染。开了化验大便的单子,我还在等小橘拉臭臭。

医生交代了很多,我这才知道自己对于宝宝腹泻的知识掌握度为零。我甚至不知道鸡蛋、汤、奶粉,都不能吃。每天还就着她的喜好,给她吃鸡蛋,给她喝汤……这才导致她连续一周都在拉稀。

有经验的宝妈和我分享了方法:蒙脱石散、补液盐、益生菌、胡萝卜水、苹果洋葱水……

结合宝妈朋友和医生的建议,我发现大家的经验都没错,但每个宝宝的实际情况不同,不能完全听从别人的建议来。比如蒙脱石散,用于拉稀比较严重时才要吃,这是医生和我说的。

经由这件事,我记住了三件事:
①第一次做妈妈,都是在犯错中成长,没有人从第一个宝宝就学会做妈妈,每一次记住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就好
②有生病征兆,可以及时问我妈,经验足,给的建议和医生相似
③以后给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要先问清楚对方宝宝的情况,应对方法要根据症状而调整,不可照搬

三、本周最大感悟 

这星期的最大感悟是:固定、规律的生活作息,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安全感。
 
本周完成度比较高的事情,大概就是把控了生活作息。除了周五晚因为宝宝闹腾,12点才睡,其他时间都在11点前入睡,早则10点半。工作日早上,我6点半起床,其他两人7点起。
 
固定且规律的作息,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早上起得来,白天不困觉,早睡有安全感,工作日的规律作息会带动周末持续良好作息,由此带来稳定、长久、规律的生活节奏。


宝宝现在周末也会在早晨7点多准时醒来,和工作日一样作息,这生理时钟很准。
 
早睡早起,让晨起洗漱不疾不徐,有一天我还能插空洗头发,或者从容应对宝宝拉臭臭。
 
这个好习惯,希望能一直延续,成为我们小橘家的优良传统。

四、本周反省 

上班的时间管理不到位。想象之中,即使是上班,我一周能做的事情,也该比这星期实际做到的要多。
 
这星期上班偶尔出神,看看微信群,参与聊天;
看看头条对标账号,浏览人家的爆款文章;
看看小红书,漫无目的……
无意之举,浪费时间。

这些时间,可以用来构思我的文章,写个大纲,打个底稿,绰绰有余。
 
高效率这种能力,越练越活。

我在家可以保持高效,相信自己换了环境,依旧可以持有高效的能力。这个星期就当做是适应新环境,下一周,要尽可能利用好可用时间,加大输出力度,不可过于松懈。
 
把难度较大的任务拆解,安排到每天,这就稀释了难度。我能做到的。

五、下周计划 

1、分享:完成一场复盘主题分享
2、输出:公众号更3,小红书更2,头条更4
3、输入:阅读2本书
4、人际:跟进新微信朋友的需求情况
5、健康:保持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
6、健康:继续每天10次深蹲

六、小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