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丨山西省博物院藏玉器荟萃

 馱夫 2022-03-06

图片

图片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秀美的汾河西畔,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起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更名为山西博物院。

图片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珍贵藏品约40余万件。其中新石器时代陶寺遗址文物、商代方国文物、两周时期晋及三晋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戏曲文物、明清晋商文物等颇具特色。

馆藏玉器赏析



图片

玉琮

新石器时代

高1.4厘米,边长7厘米

襄汾县陶寺村出土。

玉琮是用作祭祀天地鬼神的灵物,象征着神权,带着神秘的色彩。

图片

神面纹玉戚

新石器时代

高20.6厘米,宽13.1厘米,厚0.4厘米
1964年黎城县后庄村广志山出土。

图片

玉神面

新石器时代

高3.5厘米,宽6.5厘米
2002年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

图片

玉鹰

长4厘米,宽3.5厘米
2005年曲沃县羊舌村出土。
圆雕,呈站立状,玉质莹润,有褐斑。喙部大回勾自然成穿孔,造型质朴而生动。

图片

玉蟠龙 

西周

长5厘米,宽4.3厘米
2005年曲沃县羊舌墓地M2出土。
表面因土沁变为黄褐色。整体造型为一条蜷曲的龙纹,双线阴刻,线条流畅。

图片

玉兔

西周

长3~3.5厘米,宽2~2.8厘米
2005年曲沃县羊舌村出土。
一组两件,一件白玉,一件青玉。造型稍有不同,白色玉兔作蹲伏状,青色玉兔有跳跃之态,精巧温润,生动优美。

图片

玉罍

西周

通高6.2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
深绿色圆雕,无底。与玉人、熊、牛、鹰等同出于椁室一青铜方盒,可能是墓主生前的玩物。造型雅致,肩饰阴线长尾凤鸟纹,腹浮雕火纹间以四瓣目纹。器型与纹饰均仿自青铜器,甚为稀见。

图片

玉人

高9.7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
商代遗物。圆雕人形,长脸宽颌,宽鼻阔嘴,浓眉大眼。发式为一对犄角形,螺旋前耸。抱拳曲立,腰侧佩一龙形器。方头鞋下有片状榫头,表明原先可能插于某物件上。看造型和装束,似有某种巫术含义。

图片

玉熊

高5.1厘米,宽4.5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
商代遗物,共两件。造型略同,古朴生动。圆雕熊团身蹲坐,前掌抱抚于膝。

图片

猴形玉饰

西周

高9.4厘米
1994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102号墓。
共2件,形制相同,均双面雕刻。上为一龙,张口下接猴首,岐尾上扬。猴五官清晰,表情肃穆,挺胸蹲立。造型奇特别致,寓意深奥难解。

图片

玉组佩

西周

最大璜长15.8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

图片

人形玉璜

西周

长9.2厘米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31号墓。
双面纹饰相同,双勾琢刻。一端为人首形,眼晕简略。另一端残缺,有穿孔。

图片

人龙形玉饰

西周

高2.9厘米,长4.5厘米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31号墓。
置于墓主腹部。两面纹饰相同,皆为双勾加单刻阴线,并运用了透雕技法。内容应与神话传说有关,云冠羽人似在导引前行,龙作回首状。

图片

玉人

西周

高9.1厘米,宽3.3厘米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
整体以斜切刀法刻成的阴线勾勒轮廓。浓眉大眼,宽鼻扁嘴。衣高领,领下左侧开短衽,束腰,下呈梯形,中有箭镞形蔽膝,左右脚跟相连,脚尖向外上翘。玉人后脑可见直发,发饰为双龙纹,二龙头下抵肩部,中间镂空,上端卷起形成一穿孔。墓主人为晋献侯。

图片

图片

玉牌联珠串饰

西周

玉牌高8.7厘米,上宽5.6厘米,下宽7.7厘米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图片

六璜联珠串饰
西周
最大璜长16厘米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图片

龙凤纹玉圭形饰

西周

长10.3厘米,宽3.8厘米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图片

缀玉覆面

西周

鼻长8.5厘米,宽3.3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2号墓出土。

图片

玉鼔

西周

高5.7厘米,宽6.2厘米

图片

玉鸮

东周

高6.9厘米,宽3.8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玉鹰

高10.3厘米,宽4.3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玉鹿

西周

高8.3厘米,宽5.9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龙纹玉环

西周

直径15.6厘米,孔径6.8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人首神兽纹玉戈

西周

长36.2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玉螳螂

西周

长7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鸟形玉戈

西周

长15.9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玉人

西周

高6.3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图片

虎形玉佩 

西周

长11.6厘米,宽5.8厘米
2006年藜城墓地出土。
片状青玉,受沁。虎张口呲牙,臣字目,如意头形耳,卷尾。虎身双阴线刻卷云纹,足部有对钻圆孔。

图片

玉羊
西周
高2.5厘米,长5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青白玉圆雕,羊卧伏回首,大角内卷。造型简练生动。头、背、尾有隆起的棱脊,极具装饰效果和写意风格。

图片

玉马
西周
高5厘米,宽7.7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图片

玉牛

西周

高3.7厘米,长7.1厘米
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出土,
出于晋侯墓地63号墓。
黄褐色半圆雕。牛身体后坐,引颈前视,大眼有神,口微张,神态似害怕又好奇。下唇有穿孔,尖角后弯,肌体肥硕,似为水牛犊。阴线刻划,非常简练。商周玉牛卧伏式居多,站立式样较少。

图片

玛瑙串饰 

春秋

长约30厘米
1961年侯马市上马村出土。
由玉和玛瑙组成,形状有珠状、管状、片状,有的表面刻有纹饰,色泽鲜亮。

图片

玉剑璏 

春秋

长5.2厘米,宽4.2厘米,厚3.1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又称剑鼻,装在剑鞘上方,用以贯带系剑于腰。青色有褐斑,玉质晶莹。呈禽鸟状,鸟身上各部位均清晰可辨,其身躯匍匐在地,上饰几何形填纹及蟠虺纹。制作精致,为玉剑璏中之精品。

图片

勾云纹玉璜

春秋

长7.2厘米,宽1.8厘米,厚0.2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色泽纯净晶莹,龙形一身双头,以细密的绹索纹将器身分为三部分,周身饰勾云纹,顶部和两端皆有对钻的小孔。

图片

勾云纹玉瑗 

春秋

直径6.7厘米,孔径3.4厘米,厚0.55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红褐色,系半成品,肉两侧皆有切割痕迹,仅局部饰勾云纹。

图片

勾云纹玉璜

春秋

长11.5厘米,厚0.4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出于赵卿墓。玉质晶莹,制作精致。龙形一身双头,器身遍饰勾云纹。

图片

龙形玉佩

春秋

长10.1厘米,厚0.6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出于赵卿墓,玉质润泽,龙蜷曲弓伏,回首卷尾,全身遍布隐起谷纹,是春秋晚期龙纹的典型式样。

图片

双系拱形起脊玉饰

春秋

长5.8厘米,厚3.2厘米
1988年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出于赵卿墓。椭圆形器面以十字凸棱将其分割,其间隐起谷纹。玉质上乘,制作考究。

图片

玉螭虎玉剑彘

长4.7厘米
1983年朔县出土。
高浮雕。螭虎隐现于云气之间,图案写实,形神兼备。

图片

玉雕达摩坐像

通高16厘米
雕工流畅细腻,人体比例恰当,姿态闲适,神情豁达。台座镂雕玲珑剔透,明快自然。

图片

兽首活环双鱼纹洗

高4.5厘米,口径14.7厘米
玉质润泽晶莹,造型精致典雅。腹外壁雕“八吉祥”,内壁光滑。底部透雕两条鲶鱼游于荷花之间,意为“连年有余”。

图片

兽面纹兽耳活环炉

高10.4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9.2厘米,底径6.4厘米
玉质青色。圆形。口为圆唇,颈部一周凹槽,鼓腹,圈足。口两侧凸雕兽首形双耳,兽颌下一长柄至腹,内套活环。梯形高盖,盖顶镂雕蟠螭龙纹。盖口边、底足饰回纹一周,盖面、腹部浅浮雕兽面纹。


参考资料:
  1. 山西省博物院官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