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阿夫罗683兰开斯特轰炸机

 -战争机器- 2022-03-07
通过削去机身下部,拆除机头和机背的炮塔以减轻重量,瓦丁顿的617中队的兰开斯特B.Mk1(特殊型)能够携带9979公斤的 "大满贯"炸弹,并比勒费尔德高架桥上首次使用,效果很好。

没有人会质疑 "阿芙罗-兰开斯特 "是二战中英国最优秀的重型轰炸机的说法;事实上,许多人甚至认为它是冲突期间双方服役的最优秀的重型轰炸机,因此,回忆起它的起源于不成功的双引擎 "阿芙罗-曼彻斯特 "是很奇怪的。
然而,说 "兰开斯特 "实际上是四引擎的 "曼彻斯特 "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 "曼彻斯特 "开始交付英国皇家空军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在基本型号上安装四引擎的建议。但兰开斯特的原型机实际上是由曼彻斯特机身改装而成的,机翼外侧加大,配备了4台1145马力(854千瓦)的劳斯莱斯梅林X型发动机。这架原型机最初保留了曼彻斯特的三尾翼结构,但后来被改装成了双尾翼和方向舵结构,这成为了生产型兰开斯特的标准配置。
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467飞行队的Lancaster B.Mk I,从Waddington起飞。这架飞机现保存在R.A.F博物馆,共出动237架次,并刻有 "敌机不得飞越帝国领土 "的字样。这是对戈林的讽刺。

原型机于1941年1月9日试飞, 并于当月晚些时候被送往位于博斯科姆唐的飞机和武器实验所, 开始进行密集的飞行试验。
新型轰炸机立即获得了成功,并下达了大量的生产订单。战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第一架 "兰开斯特 "生产型飞机于1941年10月试飞,一些部分完成的 "曼彻斯特 "机身在生产线上被改装成 "兰开斯特 "Mk I(从1942年起重新命名为 "兰开斯特 "B.Mk I)飞机。
兰开斯特 "很快就开始取代 "曼彻斯特",这种生产的数量使 "梅林 "发动机的短缺受到威胁。帕卡德公司在美国不仅为兰开斯特飞机,而且为其他类型的飞机生产梅林发动机,从而解决了梅林发动机短缺的问题。另一种方法是使用1735马力(1294千瓦)的布里斯托尔大力神VI或XVI星形活塞发动机,以达到额外的保障。
与此同时,"梅林-兰开斯特 "也在不断壮大。原型机的发动机让位于1280马力(954千瓦)的 "梅林XX "和22,或生产型飞机上的1620马力(1208千瓦)"梅林24"。早期安装腹式炮塔的想法很遗憾地被放弃了,兰开斯特B.Mk I有3个弗莱泽-纳什液压操纵炮塔,配备8挺7.7毫米勃朗宁机枪:机头和机背中上位置各2挺,尾部炮塔4挺。炸弹舱最初的设计是为了携带1814公斤的炸弹,后来逐渐扩大,以携带越来越大的炸弹:最高可携带3629公斤和5443公斤,最终可携带巴恩斯-沃利斯的9979公斤的"大满贯"巨形炸弹,这是二战中所有飞机中携带过的最重的炸弹。
1943年夏日的一个傍晚:简报结束,飞行前检查完毕,装上炸弹;不久,停机坪上的平静将被梅林引擎的声音打破。夜间的突袭难免会遇到凶猛的防空火炮和夜间战斗机,能安全的执行七次任务也是不小的成绩。

直到同年8月17日,来自44中队和97中队的12架飞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对奥格斯堡进行了一次日间空袭,才向公众公布了兰开斯特的存在。在低空飞行的情况下,这次突袭对一家生产U型潜艇柴油发动机的工厂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但代价很高,损失了7架飞机。中队队长内特尔顿和舍伍德因领导这次行动而分别获得了维多利亚-乔斯勋章,后者是被追授的,这或许向空军参谋部证实了重型轰炸机在白天进行无护航的突袭是不可行的。
 "兰开斯特 "的发展与炸弹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早期的 "兰开斯特 "轰炸机将炸弹装在普通的平装炸弹舱内,但随着炸弹越来越大,为了能够关闭炸弹门,有必要将炸弹舱做得更深,使其略微突出于机身线以下。最后,随着其他方面的发展,某些特殊类型的炸弹完全省去了炸弹门。
德国战列舰 "提尔皮茨 "号曾多次遭到 "兰开斯特 "号的攻击,直到1944年11月12日,9中队和617中队的联合航空队在挪威特里姆索峡湾发现了这艘战列舰,并用重达5443公斤的 "高个子 "炸弹将其炸沉。9979公斤的 "大满贯 "达到了常规高能炸弹的极致,这种武器的设计是通过在地表下爆炸来破坏混凝土,从而产生地震效果。1945年3月14日,617中队首次对比勒费尔德高架桥使用了 "大满贯",对其桥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尽管兰开斯特B.Mk I(从1945年开始的兰开斯特B.Mk 1)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在生产,最后一架由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于1945年2月2日交付。产量包括两架Mk I型,3425架Mk Is型,301架Mk II型,3039架Mk Ill型,180架Mk VII型和430架Mk X型,共计7377架。这些飞机分别由Avro(3673架)、Armstrong Whitworth(1329架)、Austin Motors(330架)、Metropolitan Vickers(1080架)、Vickers- Armstrongs(535架)和Victory Aircraft(430架)公司制造。不同标号之间发生了一些转换。
据统计,轰炸机司令部至少有59个轰炸机中队操作 "兰开斯特 "式飞机,飞行了15.6万多架次,除了投下618350吨高爆弹外,还投下了5100多万枚燃烧弹。
兰开斯特Mk III在A.V.Roe的Wooford工厂的生产线。各个厂家共制造了7377架飞机,这一巨大的产量加上飞机的质量,对第三帝国的毁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技术参数
Avro Lancaster 阿芙罗-兰开斯特B.Mk I
机型:重型轰炸机
动力装置:四台1223千瓦(1640马力)的劳斯莱斯梅林XXIV V-12活塞发动机
性能:在3500米高度的最大速度为462公里/小时;在6096米高度的巡航速度338公里/小时;实用升限为7470米;航程为4070公里,载弹量为3175公斤。
重量:空重16738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1751公斤
尺寸:翼展31.09米;机长21.18米;机高6.10米;机翼面积120.49平方米
武器装备:7.7毫米机枪 (机头和机尾炮塔各两挺,机尾炮塔四挺),外加炸弹,包括一枚(9979公斤的炸弹或最多6350公斤的普通炸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