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奥莫测,古人观测天象,总结出来的纪年方法

 泊木沐 2022-03-08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古人通过观测天象总结出来的纪年方法。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相互匹配,形成了六十次循环一周。将这个规律运用纪年方面,就有了60年一甲子的说法。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直到现代在民间还被广为使用。比如2020年,用天干地支纪年就是庚子年。

据考古学家考证,殷商时期就有了天干地支的说法。在那时天干地支主要用于区分每天不同的时间段。按照这样计算下来,天干地支的计时方法已经有将近4000年的历史了。甲骨文中有一些占卜结果、战争的记载,其中用到了天干地支。为了便于普通人理解天干地支,古人将其形容成母子的关系。《史记》中说,“十母,十二子。”十母就是天干,十二子就是地支。至于“甲子”,就是“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

说到这里,很多人一定会感到好奇,为什么天干共计有10个,地支共计有12个。难道多一个少一个就不行了吗?古人喜欢数字“9”,认为9是阳数之极,如此重要的计时方法,为什么和9无关?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专家的研究重点。专家们也很好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所有人能够接受的答案。

有学者认为,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黄帝史官发明了天干地支。根据当时对天象天文知识的认识,把天穹周天划分12个区域。这个说法,只是解决了地支的来历,没有说明白天干为什么是10个。还有学者认为,天干和远古传说天上有10个太阳有关。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天上一共有10个太阳,这10个太阳交替在天空上轮值。后来太阳轮值的顺序混乱了,才有了后羿射日。当然了,这种说法实在是缺少科学性。

有数学家也参与到了天干地支的研究工作中,他们认为,天干的出现和“十进制”有关。人有十个手指头,古人最开始用手计数,10是最大的数字了。至于地支是12个,和月亮圆缺变化有关。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不是觉得天干地支充满了神秘色彩。从实际运用来看,天干地支就容易理解了。天干地支最早用于记录每天的时间,后来常用于纪年。从战国时期开始,天干地支纪年就被广泛运用了。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可以证明这个事实。当然了天干地支还有一些不被人熟知的用法,比如用来记录月份。这个用法在先秦时间比较常见,汉代以后就不太常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