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题张氏隐居》:晚上醉酒回家走山路的勇气是谁给的?

 墙头草说 2022-03-08
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杜甫与高适、李白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一带旅游,在此期间,杜甫听闻有个姓张的隐士隐居在深山之中,心生仰慕,于是前往他隐居之所拜访,留下了两首《题张氏隐居》。第一首写于初识之际,第二首作于相熟之后。相熟之后,诗人曾多次拜访张隐士,在第二首中,诗人就记载了张隐士留饮的经过: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一开篇,诗人就写自己与张隐士的关系,“之子时相见”,经常见面,是很熟悉的。这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邀人晚兴留”,张隐士邀请诗人留下来吃晚饭以尽兴。“晚兴”可以说是全诗的关键点,它引发全诗,因为”晚兴“,张隐士留饮,因为留饮,才有这首诗。可是,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张隐士的兴致呢?

在第二联中,诗人的笔触从留饮之事转到眼前之景,“霁潭鱣发发,春草鹿呦呦”,雨过天晴,山潭中的鱼儿跳跃,发出发发(bo)之声;春草菲菲,鹿鸣呦呦。虽是傍晚时分,周围一切都生机勃发,怎能不让人感到欣喜?可以想象,张隐士和诗人的兴致也是由此而发。


到了第三联,诗人的笔触由景转到人,写与张隐士饮酒的场面,“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这一联白如口语,但实际上暗用典故。“杜酒”暗用杜康的典故,传说杜康是创制秫酒的人;“张梨”暗用张公夏的典故,据《广志》记载,张公夏在洛阳北芒山种梨,非常甜,天下只有这样一棵梨树。诗人的典故用得非常巧妙,诗人姓”杜“,隐士姓”张“,恰和”杜康“、“张公夏”一样。诗人暗用典故,意思是说,酒本是我们家的,却偏偏劳你来劝我;梨本来是你们张家的,自然“不外求”。在不动声色之中,就把主客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出来。

酒逢知己千杯少,诗人与张隐士在一起饮酒,自然不会留着量,明明知道回家的路途艰险,也要一醉方休,“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这明显违背常理好不好?明明知道“山路险”,再加上晚上光线不好,诗人却“无愁”,一点都不担心。有人说,诗人喝醉了,当然不会担心。原因仅仅是如此吗?难道诗人在喝醉之前不知道回去的路途艰险?与其说诗人喝醉糊涂不知道担心,不如说诗人明知危险但依然行此危险之事,更显出诗人与张隐士之间的友谊深厚,更能想见宾主极欢的场面。

至此,让我们回过头来回答“诗人醉酒之后走夜路的勇气是哪来的”这一问题。其实,对于诗人来说,与知己相对饮酒相比,山路的艰险根本不值一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一种极其重感情的人,山路艰险是现实,与知己饮酒尽欢是情感,在现实与情感之间,诗人选择了情感,这让人佩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