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案】 第126期 • 绝谷不食案

 369蓝田书院 2022-03-09

Oct 15


每周一案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案第126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绝谷不食案

赵某,女,56岁,四川省德昌县人,1998年诊,绝谷不食五天。

【初诊】

患者5天前,于傍晚冒雨下地劳动,回家后即感食欲不振,不思饮食。翌日就诊于县中某医,予中药2剂,见有西洋参、麦冬、石斛、麦芽、白蔻之类,似清暑益气汤化裁之方。然服后无效,病情渐渐加重,以至饮食难进,数日来只能饮少量米汤,乏力思睡,不起于床。

【二诊】

诊其舌,见舌体瘦小,舌质绛红,苔则为薄薄一层干黑苔,质干少津,犹如舌面之上撒上一层焦黑炭粉。笔者依所学教材所言,“黑苔主里寒或里热重证”,“苔焦黑干燥,不论病起外感或内伤,均为热极津枯之证”;教材又言,绛红舌有三因,“邪热亢盛,气血沸涌”,“热人营血,耗伤营阴”,“阴虚水涸,虚火上炎”。若以此来看,前医用清暑益气汤方向不错,为何不仅无效,反而病情加重?

再诊其脉,双手冰凉。诊其右脉,轻取、中取皆不应,重取推筋至骨仅得微弱脉动,按之欲绝,微细无力。诊其左脉,轻取而得,但弦细如蛛丝,且兼识分如琴弦将断,稍以中取,脉瞬时消失不见。此为正气大衰,有脱证之险。

以其舌言,当为阴虚津涸;以其脉言,当为阳虚将脱。舌脉不符,何去何从?笔者思索良久,结合四诊,恍然大悟,决定以脉为凭。

【辨证】肝郁脾虚,湿缚阳气,中阳受损,虚阳浮越。

【治法】温阳益气,疏肝健脾。

【处方】附子理中汤合逍遥散加减。

【方药】制附片15g(另包,先煎40分钟),干姜12g,红参15g,炒白术15g,茯太1Sg,葛根15g,白芍12g,当归12g,柴胡12g,肉桂10g,砂仁10g,薄荷6g,炙甘草6g。

用法用量】3剂,水煎服,一日半一剂。

【三诊】

5日后,患者自诉服中药后,病情很快好转,第二日开始饮食渐渐增加,第三日基本恢复正常,精神好转。患者的精神状态与5日前判若云泥。路边查其舌脉,皆已恢复,舌淡紫,苔薄白腻,脉弦细。遂治愈。

本案辨治有两难。

#

第一难

发病在夏月,故前医辨证为暑邪伤气。清暑之剂,以清代王孟英之清暑益气汤最为有名。但王氏清暑益气汤主治暑热伤及气津,药多寒凉,脾虚阳虚不可用。前医误投王孟英清暑益气汤,伤及脾阳,遂病情加重。

实际上,正本清源而言,比王孟英早约600年,金代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方为正方。东垣清暑益气汤由黄芪、苍术、升麻、人参、神曲、橘皮、白术、麦冬、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组成,健脾燥湿为优。前医若投东垣清暑益气汤,尚不至此。

#

第二难

舌象最难。患者舌质绛红,苔干黑如炭粉,乏津。从舌象来看,确实是阴津受损之征,故前医以西洋参、麦冬、石斛养阴。但中医辨证当四诊合参,而舌象多假象,尤其需要仔细诊察证候。结合望诊、切诊及乏力思睡等脏状来看,当为中阳大亏、阳虚欲脱之证,但舌绛红、苔干黑如何解释?笔者当时思索良久,所思即此。患者本为阳虚,脾阳不足,胃气受损,有渐脱之势。

然古虽现假象,但脉象却能提供阳衰之征象。《伤寒论》云:“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阳气虚极,虚阳上浮,煎迫上焦津液,上焦津液受损,故舌象见阴津损之征,此为东垣所云“阴火”。但此时绝不可养阴生津,否则重损虚阳,雪上加霜。治疗当温补中阳,阳气足则虚阳潜纳,回敛于中下焦,气化蒸腾水液,刚上焦津液充足,舌象自解。可见,以苔质润不润来辨别黑苔之寒热,尚值得商榷。

【体会】

患者家境清寒,忧思过度,思虑伤脾,脾土气结,日久肝郁脾虚,故平素即应为脾虚之证。当夏月辛苦劳役,又为雨水所伤,复感寒湿阴邪,遂中伤脾阳。

本当健脾燥湿,疏肝解郁,不料又误投寒凉,脾阳更伤。中阳受遏,气化不行,津液不运,上不承津,虚阳浮越,灼伤上焦阴津,故舌现阴虚假象。

正如《脾胃论》所云:“胃既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

故治疗以附子理中汤与逍遥散合方。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之阳,祛寒湿、通阳气,阳气足则回,阳回则正安。逍遥散疏肝木、补脾土。两合用,使中阳得运,气津得敷,故病可愈。方中加肉桂,为增温阳之力,更添回阳之功。加砂仁,既可健脾化湿,又可收纳元气。

小测试

1

为何笔者认为东莞清暑益气汤更适合该患者?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因为其不但清暑益气,而且健脾燥湿。

2

逍遥散有何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疏肝木、补脾土。

3

为何作者说舌诊最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但中医辨证当四诊合参,而舌象多假象,尤其需要仔细诊察证候。

图片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绝谷不食案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    辑 | 尹祚兵

  校    对 | 李佳惠

  主    编 | 李佳惠

  总    编 | 杨智森

参考书目:选自汪剑主编

《蜀山医案——经方临证知行录 》

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