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级中药师|方剂学12理气剂

 新用户7198kM7p 2022-03-10

学习互助,共同成长!

(一)收缩版

Image

(二)展开版

Image

(三)文字版

  • 行气

    • 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 君——乌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

    • 臣——青皮,疏肝行气;木香,理气止痛;茴香,暖肝散寒,良姜,散寒止痛。

    • 佐——槟榔,下气导滞,能直达下焦而破坚;四药合用,增君药行气散寒之力。川楝子,理气止痛,虽其性苦寒,但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则寒性减,而行气散结之力增注:疝气多用川楝子,如一贯煎阴虚气滞疝气,天台乌药散寒凝气滞,金铃子散湿热气滞(金铃子+延胡索,了解即可)

    • 【组方原理】

    •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狐疝,即腹股沟斜疝),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亦治妇女痛经、瘕聚。

    •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 【用法】为散。

    • 【组成】乌药 木香 茴香 青橘皮 高良姜各半两 槟榔二个 楝实十个 巴豆(同楝实二味用麸一升炒,候麸黑色,拣去巴豆并麸不用)七十粒

    • 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

    •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 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 臣——厚朴,行气开郁,下气除满;两者相配,痰气并治

    • 佐——生姜,降逆消痰,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止呕,并解半夏之毒;茯苓,渗湿健脾,则痰无由生

    • 使——苏叶,芳香疏散,开郁散结,并能引药上行

    • 【组方原理】

    • 【主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 【用法】水煎服。

    • 【组成】半夏一升(六两)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苏叶二两
      (半夏厚朴汤四味药,加生姜、大枣做药引子,四味药治疗七情郁结,故名四七汤)

    •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 同: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 异:瓜蒌薤白白酒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为主,适于胸痹而痰浊较轻者;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之力较大,适于胸痹而痰浊较盛者;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之力尤大,并能下气祛痰,消痞除满,用以治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胸中痞满,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胸者。

    • 【鉴别】枳实薤白桂枝汤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

    •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瓜蒌合成方,通阳理气又散结,胸痹心痛皆可尝。

    • 君——瓜蒌,涤痰散结,开胸通痹;薤白,通阳散结,化痰散寒,乃治疗胸痹之要药(白通汤用葱,上下辛温通阳,薤白是横向的,行气散结)

    • 臣——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共助君药宽胸散结、下气除满、通阳化痰之效

    • 佐——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

    • 【组方原理】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治宜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注:气郁较盛,胸闷严重,冲气上逆, 本方为瓜蒌薤白百酒汤加枳实、厚朴、桂枝而成

    •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 【用法】水煎服。(加白酒效果好)

    • 【组成】枳实四枚 厚朴四两 薤白半升 桂枝一两 瓜蒌一枚

    •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湿食火因。香附芎苍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 若气郁明显者,加厚朴、枳实,以行气解郁;

    • 若血瘀明显者,加当归、丹参,以活血散瘀止痛;

    • 若火热内盛者,加黄连、黄芩,以清热泻火;

    • 若饮食积滞明显者,加麦芽、莱菔子,以消食和胃;

    • 若湿盛者,加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

    • 若痰盛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化痰。

    • 【常用加减】

    • 【组方原理】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证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故治宜行气解郁为要,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香附——治气郁 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 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因痰郁由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得解,故不另用治痰之品。

    •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 【功用】行气解郁。

    • 【用法】水丸。

    • 【组成】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

    • 越鞠丸《丹溪心法》

  • 降气

    • 旋覆代赭汤人参,半夏姜枣甘草临。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力能尽。

    • 君——重用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噫

    • 臣——代赭石,质重沉降,善镇冲逆;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生姜,用量独重,和胃降逆止呕,宣散水气祛痰

    • 佐——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补脾养胃(草、枣不宜过大,呕家不喜甘)

    • 使——炙甘草,调和药性

    • 【组方原理】

    •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或反胃呃逆,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注:心下痞硬的成因患者原本有探视,脾胃虚不能运化水湿,痰饮内生,伏饮兼停饮,导致中焦有水饮,心下痞硬

    •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 【用法】水煎服。

    • 【组成】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石一两 炙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 君——麻黄,宣肺散邪;白果,敛肺定喘(兼能化痰);白果伍麻黄,一散一收,既可增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耗散肺气

    • 臣——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

    • 佐——桑白皮、黄芩,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 使——甘草,调和诸药

    • 【组方原理】本证因素有痰热,复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治宜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清热祛痰。

    •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喘证。咳喘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相当于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注:小青龙汤——外寒里饮的咳、喘(由于几乎没有降气作用所以平喘效果不是很好)定喘汤——外寒内热(含有苏子和杏仁,降气作用强,平喘好)

    •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 【用法】水煎服。

    • 【组成】白果二十一枚 麻黄三钱 苏子二钱 甘草一钱 款冬花三钱 杏仁一钱五分 桑白皮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法制半夏三钱

    •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 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姜草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 君——紫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 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兼能解表宣肺,降中有宣)。三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君臣相配,以治上实

    • 佐——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引气归藏于肾);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润燥,同肉桂以温补下虚;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

    • 使——甘草、大枣,和中健脾,调和药性

    • 注: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本方侧重于实喘,由于肺气壅实,肺气不降,肾无气可纳,相对而虚。都气丸治疗的则是真正的肾虚,肾不纳气的虚喘

    • 【组方原理】本证由肺气壅实所致。治以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重,兼顾下元。

    •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咳喘痰多,胸膈满闷(实喘),喘咳短气,呼多吸少(肺气壅实,肺气不降),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 【用法】加姜枣、苏叶,水煎服。

    • 【组成】紫苏子 半夏各二两半 川当归一两半 甘草二两 前胡 厚朴各一两 肉桂一两半

    •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