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吃动物油……直到宋代才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

 北京润雨 2022-03-10




  悠悠历史,淡淡油香,在中国粮油史上,食用油历史要短于粮食史。
  
  远古时期,人们只能吃到动物油。
  
  汉代以后,才开始出现植物油,但不能食用,只能用来制绢布。直到宋代,才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有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
  
  动物油香引来榨油技术
  
  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中,提到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其中这“凝脂”二字,本义指洁白的动物油冷冻后的样子,用在此诗中,是说杨贵妃的皮肤又白又光滑。可见这脂、膏二字,从肉,若从汉字会意上讲,是从动物类肉中产生出来的。所以《说文解字》云:“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这是有依据的。古人对不同的动物油,有着不同的称谓:有角动物提炼出来称脂,无角动物提炼出来称膏,牛油羊油称脂,猪油称膏。多亏白居易写的是“温泉水滑洗凝脂”,若写成“温泉水滑洗凝膏”,便是骂杨贵妃皮肤像猪油了。
  
  《周礼·天官·庖人》中,记述古人春天用牛油煎羊羔、乳猪,夏天用狗油煎野鸡肉干、鱼干,秋天用猪油煎牛犊和鹿崽,冬天则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可见古人很讲究,懂得很多知识。
  
  先民使用动物油的历史很长,这是因为榨油技术出现得较晚,大约出现在汉代。汉代有了榨油技术,《梦溪笔谈》上曾说:“汉史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可见汉代以前,我国并无芝麻油。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认识到食用油乃必需品,它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脂肪,还可使食物美味可口,这就需要大量生产了。植物油大量生产始于东汉
  
  植物油的大量生产,大约始于东汉,当时丝绸之路已经开启多年,从西域传来大量可供榨油的原料,其中的芝麻(当时称胡麻)传入中原后,由于其含油量丰富,渐被广大人民所喜爱,芝麻油可能是植物油中最先出现的,这从三国时期人们大量使用芝麻油的记载中,便可窥见一二。
  
  《三国志·魏志·满宠传》载:东吴孙权攻魏合肥新城,魏将满宠“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这说明当时芝麻油很常见,不但用来食用,还可用于战争,成为克敌制胜的“武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芝麻油之外,还出现了荏子油、红蓝花子油和菜籽油、南朝梁元帝萧绎《别诗二首》中就有“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泽”之句,说明五月正是从植物中压榨新油的季节。
  
  在中国历代文化中,我是比较喜欢宋代的,宋代市井经济繁荣,无论是城市街巷,还是乡村炊烟,都有浓厚的人间烟火味。宋人的衣食住行,也有些接近当代人,当时植物油食用方法很多,种类也多,沈括《梦溪笔谈》云:“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鸡肋编》则列举植物油11种,用于饮食者有五六种。可见宋人在吃饭时,已经大快朵颐,享受油香了。
  
  明代就更不用说了,煎炸烹调,不离油品,《水浒传》这本书,虽是写宋人故事,但书作者却是明代人,其中谈到好汉饮酒,都要炒上几个菜,那菜里自然少不得油,而蔡京、高俅之类贪官,个个吃得脑满肠肥,自然也是用食用油抹嘴巴的结果。但我看来看去,其中没提到花生油(花生油出现得更晚),倒是有几只肥鹅,时不时从武松的囚衣里摸将出来,伴随他走过了漫漫充军路。
  
  值得玩味的“油水”
  
  我揣摩“油”这个字,颇有含义:“油”从水,却不是水,可以流动,却油腻而光滑,用处极大,从古到今,没有人舍得它像水一样随便流走,河南俗语中有:“油瓶子倒了,他都不扶!”这是说一个人的懒惰和不负责任到了极点,这从反面说明油是多么珍贵!而“油水”二字,也颇可玩味,当官的捞个肥缺,人们会说他这个职位“有油水”,可见人们对“油”的倚重。但你也许并不知道,油最早发明出来时,不是为了食用,而是用来照明。
  
  河南洛阳,远古时有“河图洛书”出现,河图出现于黄河中,洛书出现在洛水里,上有神秘图案和文字,我国先民正是依据“河图洛书”,有了首次的神秘思维,据说由此还生发了《周易》,但这种图文很难看懂,于是便有人不分昼夜地阅读研究,为便于晚上阅读,解决照明问题,有人采集树木果实来造油,用丝绵做成油芯,点燃了来读。
  
  当然这是传说,并不真的有此事,但说明我国先民是先重视精神层面,先研究学问,然后受到启发,才发明了食用油。
  
  到了清代,食用油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再怎么穷困的人,若说一辈子都没沾过一点油腥,那便是在说谎了。清人写的《续文献通考》,记载的食用植物油主要有:大豆类(包括黄豆、青豆、黑豆、斑豆)、棉子、花生、芸薹、脂麻、亚麻、山茶、蓖麻、大茴香、胡桃等多种,作为生活必需品,这些东西已不能从日常生活中逃逸,被家家户户的瓶瓶罐罐套牢了。
  
  我国采用现代压榨工艺,进行食用油生产的年代,大约是在1896年,用的是从英国进口的新式机器,而工业生产食用油后,为追求效益和最大利益,油品的质量往往不能保证,即使我们现在到超市里,面对各种包装精美的食用油,也需有一双火眼金睛,假若你不会辨别,买一桶造假的油回来,也是极有可能的,更别说你到外面吃饭,不知不觉便吃了地沟油饭菜,这倒是我们不如古人的地方喽。
  
  悠悠历史,淡淡油香,在中国粮油史上,食用油历史要短于粮食史。
  
  远古时期,人们只能吃到动物油。汉代以后,才开始出现植物油,但不能食用,只能用来制绢布。直到宋代,才有食用植物油的纪录,有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