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栩原创2021读书笔记6,商业模式4.0:重塑未来商业逻辑的5个关键词

 许栩原创 2022-03-11

许栩原创2021年读书笔记第6篇《商业模式4.0:重塑未来商业逻辑》,梁宇亮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2月版。

企业存在的核心价值是盈利,商业活动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现今的世界,消费者体验已经成为商品的价值核心或核心价值。

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就需要被打破,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不再是单向联系,而是形成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网状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商业模式4.0。

工业4.0的发展目标是万物互联,通过移动互联、智能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人、设备和产品的互联、融合。在本书内容提要中提到,本书立足于工业4.0时代背景,从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与新商业模式的重塑角度,深入阐述了商业模式4.0的概念、意义以及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了商业模式4.0的5个核心关键词:连接、价值、体验、共享和共赢

内容提要中同时提到,本书适合董事长、CEO、创业精英等企业核心中高层以及对商业模式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与学习。

我这篇读书笔记,希望能够给阅读本书或只想了解一下本书的您带来一丁点帮助。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4.0。

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普遍采用商业模式1.0(即产销一体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模式逐步升级,由原始的商业模式1.0(产销一体模式)逐渐晋级到商业模式2.0(厂商合作模式)、商业模式3.0(产业链模式)和商业模式4.0(生态圈模式)。

什么是商业模式呢?本书认为,商业模式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形成的企业如何创造、传递和获取价值的运行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企业内外部的关键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组合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和持续赢利的整体解决方案。

简单点说,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渠道乃至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交易关系和连接方式,这些交易关系和连接方式就被称为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创造价值,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定具备3个特征: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难以被模仿但可以快速复制、实事求是。

《德鲁克日志》言道:“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第一个关键词:连接。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网络开启了大连接时代,不仅使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企业连接在一起,更将企业与企业连接到一起,这也使企业生产、组织和销售等环节发生了改变。大连接时代不仅导致了消费和产品变革,更导致了渠道和组织变革。

连接时代的消费者特征:自我(为自己打算)、自主(自己做消费决策)、分享(实时联系,积极分享)、参与(与供应商互动)、强大(位于价值链最前端)。

未来商业法则极有可能被制定为只有经过主体消费者授权才能进行商品服务和信息交流,也就是说,企业与消费者的连接主动权将会逐渐过渡到消费者的手中。因此,抢占与消费者的连接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和生命力。

连接时代,产品单一化已经过时,产品需要随着用户的变化而变化。连接时代,产品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数据化变革、智能化变革和情感化变革。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新的渠道连接方式很快形成,在信息渠道和销售渠道两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信息渠道变革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结构、管理以及关系上面,销售渠道变革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渠道表面、渠道联系和保持联系3个方面。

连接时代的组织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组织关系重构,从传统层级关系演变为自组织化关系。

自组织管理其实就是组织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管理方式,换言之,就是将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人、人与人这三者之间相互连接。通过组织关系之间的连接和重构,最终使一个组织具备自组织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3个基本性质。连接时代下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协同文化、人本文化和生态文化。


第二个关键词:价值。

价值是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创造价值则是商业模式的本质。企业必须了解消费者究竟想要什么,才能创造价值。

商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产能过剩而不是资源稀缺产能过剩和消费力稀缺是商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产能过剩并不代表产品过剩,产能过剩是相对的。产能过剩是特定产品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特定时期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由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造成的。

企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力,避免陷入“产能过剩”和“消费力稀缺”的困境,就必须主动思考:如何创造价值?什么是价值?

那么,未来,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呢?

根据西方营销理论的研究来看,消费者的需求发展趋势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个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个是感性消费时代。

显然,如今已进入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时代,消费者所看重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更加注重商品与自身关系的密切程度,甚至购买某件商品是为了满足情感上的诉求或是追求自身某种理念与商品吻合。

所以,商品需要有价值,生活追求高品质,精神关注重享受。


第三个关键词:体验。

体验是消费者在实体功能之外所能获得的商业价值,消费者通过产品获得独一无二的体验感——这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新方向。

体验消费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把消费过程当作一个“产品”,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拥有美好、独特、难得的体验,进而为这种“体验”买单。

消费讲究的是整体过程,消费意境和消费场景的体验感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志。“体验和经历能融入我们的生命历程,而商品则永远不可能。”

体验经济下,企业需要4个改变:商业理念的改变(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体验)、经营理念的转变(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理念的改变(营销方式娱乐化、互动化)、服务理念的改变(把完善售后服务在第一位)。另外,参与是最重要的体验。

体验营销是在体验经济下而产生的营销概念,体验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5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本书将体验营销的设计策略分为5种:感官体验营销、情感体验营销、思考体验营销、行动体验营销和关联体验营销。

体验经济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成为市场经济走向高端的重要标志。体验经济时代有其特有的价值创造机制,尤其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日益升级,产品价值在体验经济时代十分有限。如果企业不能抓住体验经济时代有效的价值创造机制,最终将很难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


第四个关键词:共享。

共享是商品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连接的必然结果。“共享经济”是通过为人们提供一定时期的物品使用权来获得报酬,其本质是资源共享。

共享的最终目标是价值共享,而如何实现最优匹配、控制成本、获取信赖则是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共享经济的本质就是整合社会上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提供给有需要的人(更具体一点来讲,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一种使用权的分享)。它主要依赖于三大主体: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提供方以及共享经济平台。

企业需要从三个方面关注共享经济的商业价值:创新商业理念、盘活闲置资源、推动商业模式变革。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之中,想要脱颖而出并赢得长久的发展之势,追求资源的最优匹配是关键。这就需要稳定匹配市场设计和提高信息的匹配效率。

共享经济模式在本质上就是追求“零边际成本”,真正能够经得起市场锤炼的共享经济模式,一定在一开始就以降低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收益为目标。共享经济模式下降低边际成本的三大策略是:借网络之势,突破用户上限;让“租赁”取代“拥有”;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共享的核心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的产物信誉,共享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平台、企业与平台之间的信用体系,一旦信用基础坍塌,共享经济必然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所以,信誉体系的建立是共享经济下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第五个关键词:共赢。

共赢是商业模式4.0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商业模式4.0所要营造的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商业生态圈,而共赢则是这个商业生态圈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共赢是最好的商业模式,只有在共赢的目标下,才能激发商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活力。

共赢精神的内涵在于相互的共享、合作、认同,而唤醒共赢精神的是“竞合战略”。所谓“竞合战略”,主要是指企业与不同类企业或者利益相关者合作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其宗旨是通过“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方式来实现双方的“共赢”,实际上是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共赢模式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人与企业的共赢、企业与企业的共赢和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书中提出,利他才能合作共赢。所谓利他主义,就是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

在商业模式4.0时代,企业经营的核心既不是“圆技术者之梦”,更不是“肥经营者一己之私欲”,而是要有“利他主义”。——以“利他之心”经营用户、以“利他之心”经营客户、以“利他之心”经营员工。

读书总结。

本书就商业模式4.0提出了5个关键词:连接、价值、体验、共享和共赢。企业通过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连接而进行共享,共享提升消费体验、创造消费价值,从而实现共赢。

连接、价值、体验、共享和共赢这5个关键词概括了商业模式4.0的总体特点,其中“连接”更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特色。


感谢您的阅读,许栩读书,我们下本书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