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九章 完善与简约

 菌心说 2022-03-12

基于上述,追本溯源的话,则这个世界在本原上一定是极简单的,而且偏于完善一些。(1)

所以,(果如莱布尼茨之预料,)爱因斯坦认为整个宇宙的物理存在可以简约为一个方程或一种作用力。(2)

也所以,举凡在“始基存在”上做文章的思者,终于都会无话可说或无话乱说,因为理论上它可能简单(也就是“完满”)到几乎没有任何属性的程度,而没有属性的存在物是无可认识或无可表象的(详见卷二)。【宇宙物理学上的“奇点”未必就是“存在的始基”,却已成为既无“时间”亦无“空间”(即连“广延属性”也没有)的不可言说的物理对象。】(3)

一切最高深的学问因此一定是最简明的学问。【颇像最高深的宗教是无话可说的“禅”一样。】(4)

世界的复杂是由于造成衍存(也造成复合存态)的代偿分化的复杂;是由于衍存层次的隔膜以及衍存与原存之间愈来愈遥远的背离;也是由于人自身的复杂及其相应的存在(或生存)方式的复杂所致。【这就是康德第二组二律背反命题的题解。】(5)

复杂的形式直接就表达着柔弱的本质(6)

而简单就是坚实,就是深刻,也就是相对完善和源远流长,因而成为存在的基本形式,并显现为最高的美。(7)

于是,尽管这个世界有一种不可遏制地超越于简一而存潜能──即从简到繁、从坚到柔、从满到残、从善到恶的内在动力,这个动力或潜能就是自然存在性中“entelecheia”的付诸阙如,以及由于此项阙如所造成的反动于“entelecheia”的自衍趋势──却在其每一步超越中都顽强地贯彻着这个简约原则,一直延续到生物乃至人类的感知逻辑运动和社会发生进程之中亦不罢休(比如世称之“奥卡姆剃刀原则”等等)。此乃后话,于兹不赘。(8)

文章图片1

注释:

(1)本原存在本性不圆满、不完美,但和此后的衍存性存在相比,是最简单、最圆满、最完善的存在。所以,本原存在是相对最完美的不完美,相对最圆满的不圆满、相对最完善的不完善,当然,也是相对最简单的。

(2)所以,存在是一,内容同一(即万物同质,指“质料”的“质”)、形式统一(即万物一系,由同一衍存规律支配),故正如莱布尼茨所预料的那样,爱因斯坦可以把整个宇宙的物理存在简约为一个方程E=MC²;并且,爱因斯坦的后半生致力于统一四大作用力,渴望完成进一步的统一性表达。

(3)也所以,对存在本原的描述,如佛家的“如来藏”、“空”,如道家的“道”、“无”,如西方的“上帝”等等其实是无话可说或有话乱说的,因为那是一种没有属性、无可表象,故而无可描述的存在。

宇宙物理学上的“奇点”只是一个暂时的逻辑极点,未必就是真正的“存在的始基”,却已经无物可言说,因为所谓物质,从根本上而言,只是通过时空表达下的广延属性彰显为存在物,没有时空的奇点存在之前的存在自然更无可追究与言说。

(4)最深刻的学问,无论神学时代的神学,哲学时代的哲学,科学时代的科学,都是把最复杂的表象通过逻辑整顿为最简单的表达的学问。而哲学、科学本质上同一,哲学分化为科学,科学地完整耦合即哲学;故,哲学是比科学更高明、更深刻、具有更大统摄力的最简明的学问。神学是信息量较小的人类社会通过信仰认可的追求终极的逻辑模型;而哲学是信息量不断膨胀下的人类社会通过理性认可的追求终极的逻辑模型,故二者代表的是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最高深、最简明的学问。

也就是说,要深刻理解这个世界,就必须从表面的复杂态回归最原始的简单态,唯有回到存在的原点即本原存在,才能找到它的基本规定性和证明出发点。故,哲学的追求终极就是通过理性把世界回归为简一律表达下的逻辑模型,完整勾勒出世界的终极画面,才能建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整体认知,达成与整体世界的有效依存。唯有实现为简一律的逻辑模型才是最高深和最简明的学问。

《物演通论》作为哲学的最高成就就在于达成了简一的逻辑模型,具体而言就是消解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

a. 质料因不存在,因为万物归根到底都是由可永恒追究的同一始基存在(即弱演变量存在度的载体)构成,质料会随着存在度的变化而变化。任何可言说的质料(如基本粒子、量子、原子、分子)都是存在度递弱流程下的变态存在形式。

b. 形式因深究到底指的只能是逻辑形式,但逻辑形式不是存在的本体,而只是追究本体的手段;同时,主体的逻辑形式本就是其存在度的表达和彰显。在人类理性逻辑阶段,存在就是通过理性逻辑把感知中的一切信息最高抽象为简一律的表达,在本书中就是“递弱代偿的存在性”。逻辑形式会随着存在度的变化而变化。

c. 递弱是动力因。始基存在本性不圆满,即本性先天弱势,无法维系住自身的存在,但始基存在不甘于其本性或自性不足,是存在得以分化求存的元动力,是物演之流的源头。(十六章“存在阈”的概念指出:存在从一开始就难以自持地存在着,即使其原始存在度处在无限趋近于1的最高状态也罢。因此,这个最高点或最高值其实也是后来一切存续必须维系的最低阈限或存在基准,是为“存在阈”。)而分化求存是递弱过程,由此达成递弱代偿的自行滚动。

d. 求存是目的因。始基存在的自性追求圆满,否则无以存。也就是说,始基存在也需要求存,而整个存在的求存过程实现为物演之流或存在本身,即因求存而弱化,因弱化而求存的自行滚动进程。目的因是神化的说法,目的因即方向因,是因求存而递弱的方向,这个方向决定了存在度趋近于零的失存趋势。

前述四因归根到底只有一因:递弱代偿的存在性

文章图片2

(5)康德第二组二律背反命题的正题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反题为“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杂的、可分的”。此二律背反命题在本书的“递弱代偿”简一律逻辑模型下完全得以消解:

万物一系,在第五章追本溯源时已经指出,世界的本源是始基存在,始基存在是未分化前的单一的、不可分割的能量态存在(在现代没说清能量的情况下暂时视为这样),故在质料构成上万物同质,或者按二十五章的说法,存在是同一的存在,是前存的包容,即在横向上万物是同一始基存在包容下的整体存在;世界的复杂是始基存在内在分化后的复杂,即衍存的复杂,是后衍存在结构属性累加、感应属性增益的属性繁化的复杂,是各个复杂结构下或不同衍存层级下万物彼此隔膜的复杂,是后衍存在与本原存在越来越遥远、越来越背离的复杂,是人及其人类社会作为最后衍的存在结构及其感知方式都最为复杂(因为需要依存的条件最多,故主观感知中的世界最复杂)所致。

对于精读者更应该清楚此组二律背反谈的是简单与复杂的问题。

在递弱代偿的存在论模型下,简单与复杂仅仅是存在度或代偿位相不同的状态:最简单的状态,就是存在度最高的本原状态,即单一的、不可分割的始基存在状态,或均质而无差别的“在”;而复杂的状态,是随着存在度越来越低或代偿度越来越高所导致的始基存在层层分化耦合后的复杂。也就是说,万物的简单与复杂,不是因为质料的不同(万物同质,皆由始基存在构成),而是存在度或衍存位相的不同(万物一系,递弱代偿)。

简言之,简单是纵向存在度高的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简单,复杂是代偿度高或代偿位相后衍的横向耦合的复杂。而纵向的分化和横向的耦合是一回事、存在度递弱和代偿度增加是一回事,因为代偿度是存在度的实现,存在度是代偿度的本质(见第四十章),或者说横向耦合的达成就是存在度纵向分化的实现,二者内涵一致。所以,简单和复杂并不矛盾,而是递弱代偿存在性展开进程中,不同位相或不同存在度下感知主体的物性彰显。

换句话说,从存在整体而言,无所谓简单和复杂。从具体的存在者而言,随着感知主体衍存位相得越来越后衍,感知到的世界必然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存在是一”,横向同一的整体存在的耦合性复杂,正是通过纵向分化的递弱代偿的统一性实现的,即存在横向耦合的同一性达成纵向分化的统一性,二者是一回事,都是对递弱代偿存在性的表达。

更深一步地表达为:横向的耦合性复杂和纵向递弱分化的统一性本就是时空一体的广延属性的凸显,直接就是相对存在失稳失位程度的物性彰显或整个存在存在性的表达。

故,无论简单状态还是复杂状态,都是递弱代偿存在性的展开和实现状态而已。前者仅仅是处于前衍位相的无需代偿的简单,后者仅仅是处于后衍位相的代偿性复杂,二者并不矛盾,从简单到复杂正是纵向分化的一脉相承,共同构成整个物演之流。

(6)物演进程中,后衍存在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包括实体结构形式和感应虚体结构形式等)直接就是其存在本性越来越弱的表达,即衍存进程是属性递繁、本质递弱的本性衰减过程。

文章图片3

(7)始基存在作为未分化的存在,既是自然存在的逻辑极点或分化起点,(用第一章的话说是“均质而无差别的在”)也是精神存在的逻辑极点或分化起点(用第一章的话说是“先验的沉淀在意识深层中的一个无意识基底”);故始基存在无属性的空灵彰显为最高的美,故一切最高艺术作品对美的极致表达都是最简约、最空灵的呈现:如中国画中的留白,如乔布斯的简洁理念,如《琵琶行》中音乐后的空白余韵“此时无声胜有声”,如《红楼梦》中的主旨“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净”……那其实是沉淀在我们无意识地最深处的对万物统一性甚至同一性的回归和认同。

简约之美在美学艺术中充分表达,如宋代汝窑是色泽最淡却最细腻最美的瓷器,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咏白海棠的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如中国古代八大山人代表的水墨写意画,如现代绘画中Agnes Martin、蒙德里安、波洛克、罗斯科、井上有一等,如成公亮的古琴音乐,等等,都有化繁为简、以一统多的哲学意绪或无意识的逻辑规定在其中。

由此也提示:《物演通论》思想是一切基础理论的基础,正如递弱代偿是一切规律的规律;所以,《物演通论》思想可以重新建构包括美学基础理论在内的各个行业的基础理论;而各个行业基础理论的重建可以引领各个行业新的发展;而基于共同理论建构起来的世界也更容易达成有效的耦合。这就是《物演通论》思想的大用,从文化底层重构人类世界,而从最务虚的基础理论,到最务实的现实操作,需要无数人的参与,我的注释更侧重于服务精读者(尽量兼顾初读者和精读者,但初读者终需变成精读者),也是为打造出这样一批人。

(8)于是,虽然物质演化进程是一个感应属性增益、结构属性累加的属性繁化过程;但同时,简约原则贯穿于整个物演进程。简约原理在感应属性代偿中表达为武断,包括思维经济原则;在结构属性代偿中表达为分化后的耦合遵循简约原理,如分化构合后的人体作为相对平衡的负反馈复杂系统在横向上是最经济的;但纵向的分化构合都是在前体存在的基础上进行,故纵向上结构累加其实是越来越不经济的代偿过程。

具体而言,存在是“一”,任何后衍的具体存在都是分化耦合后的存在,分化代表存在度递弱,耦合代表代偿度增加,而“简约原理”是代偿实现其有效性达到存在阈以实现求存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理,即代偿的所谓“有效”遵循经济、高效的简约原则,奥卡姆剃刀、思维经济原则都是“简约原理”的具体表达。在书中通过卷二的感应属性和卷三的结构属性也分别表达:

“简约原理”在卷二的逻辑反思中即不自觉认真地武断,如感性、知性、理性归根到底都是武断(详见《物演通论》第六十五、六十六两章),武断的目的即求存(或依存)。在逻辑上分别表达为:1、理化感应阶段的感应一体的定位依存,即“感”的同时就是依存实现(即“应”);2、感性逻辑阶段通过无需判断的感性直观来直接依存,即能感知的就是唯一可依存的,即可依存的只有一个“A”;3、知性逻辑阶段通过“同一律”,即通过“A=A”的本能判断在复多对象中找到自己的依存对象;4、理性逻辑阶段通过“简一律”或“理一分殊”,即通过“A系=A理”实现在无限纷繁的求存条件中的间接判断来依存,也就是说,在“A系=A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各种具体的知性判断确定自己的依存对象。

“简约原理”在卷三的结构代偿中表现为自然选择会遵循简约原理或奥卡姆剃刀筛选出最经济、最高效的代偿结构实现其递弱的存在度,如自然中的蜂巢天然就是最高效的结构;如自然选择下“进化稳定策略ESS”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结构,即无论个体如何选择,社会整体结构会达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如分化构合后的人体作为相对平衡的负反馈复杂系统在横向上是最经济的。任何存在都是结构存在(参考第五十三章具体论述),任何结构得以存在都是因为该结构横向上符合简约原理下的相对稳定性(即平衡的负反馈系统达成)的达成或实现,即代偿有效性的实现,即存在的实现,故金观涛《系统的哲学》中指出稳定即存在,但这个稳定是横向的相对稳定,没有纵向的矢与量的表达,和递弱代偿理论模型中作为存在度指标的稳定性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后衍存在的相对平衡系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维系、越来越更快地被更新,本身就是存在度(包含纵向的稳定性)递弱的表达。(关于具体系统存在的负反馈平衡与存在整体纵向上的正反馈进程可以参考第一百五十五章)。

同时,我们需要清楚,纵向的分化构合都是在前体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而纵向上的结构累加其实是越来越不经济的代偿过程。也就是说,所有在横向上追逐简约与完善的代偿的力量只是为了达成代偿的有效性,而这个过程本身在纵向上是对存在本性递弱的实现、是对简约与完善的始基存在越来越遥远的背离,即代偿在纵向上是终极无效的。

总之,横向耦合的达成就是纵向分化的实现;即横向属性的代偿性丰化就是纵向本性的存在度递弱;即横向代偿有效性的达成就是纵向代偿无效性的实现。三句话表达不同,内涵一致。

本段中“从简到繁、从坚到柔、从满到残、从善到恶的内在动力”中的“内在动力”其实就是“递弱代偿”的自然存在性,它既包含分化递弱的本质衰减的动量,也包含耦合代偿的属性繁化的动量(但属性繁化本身遵循简约原则),二者同一。没有耦合代偿有效性的实现,则分化后的存在无法达到存在阈而存在。这种耦合代偿就是作为整体的存在“一”分化后,分化残体渴望回归为整体“一”的内在冲动:如粒子之间、原子之间乃至分子之间分化后通过理化感应、化学键实现感应一体的依存,如扁形动物通过感性实现与所需能量的直接依存,如脊椎动物通过知性实现与所需能量的直接判断式的通过同一律实现的依存,如性分化后异性媾和的内在冲动就是通过繁殖求存的意志表达,如人类通过理性整顿最大范围的依存条件达成间接判断式的通过简一律实现的依存。这种依存就是通过合“一”的内在冲动(即“应”的求存意志)引导分化残体包括智质分化下的智质残体耦合达成的。这种依存达成无需求真,故形成感知的武断性。如六十五章论述的感觉非真及理性的思维经济原则,而不具备逻辑反思功力的普通人总是会不自觉认真(即以感觉到的或逻辑推导出的结果为真),因为不自觉认真求存主体求存必需的确定性;而所有内在、外在系统结构的达成也依赖于这种失真的感应属性来完成。

所以,递弱代偿是个偏正词组,你可以说物演进程是个递弱进程或递弱代偿进程,但不能说物演进程是个代偿进程,因为递弱的是本性存在,是本质;代偿的是属性存在,是现象;代偿只是递弱本质在现象上的实现形态,但对于不了解递弱的人而言,说物演进程是个代偿进程就把代偿进程等同于达尔文的进化过程了,遗失了最重要的递弱的存在度的表达。或者说,“递弱”整顿的信息量大于且包括了“代偿”整顿的信息量,故“递弱”是本质,“代偿”是现象。也所以,如果要用金观涛的语言把整个存在视为一个结构系统来表述,“自分化耦合系统”比“自耦合系统”更能清晰地表达存在纵向的内在分化和衍动关系。

本章中的“entelecheia”指“内在的目的性”,是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指物演趋向于至善或圆满的目的,具体说明见本章前述及相关注释,亦可参考一百七十四章。

简单地说,至善是衍存最后衍阶段表象上的极致依存,本质上表达的却是依存者自身的极致残弱,是为本质上的至恶。

“付诸阙如”指付之于欠缺,是仿佛该有而实际上并没有的意思,指存在是没有目的的目的性,即“道法自然”。正如追究到底人生是无所谓意义的,如非要找一个意义,则只有求存而已;对于整体的存在也是如此,存在本无目的,如非要找一个目的,则只有求存而已。

“由于此项阙如所造成的反动于'entelecheia’的自衍趋势”在本段中指越来越不圆满的衍存趋势。因为本原存在是相对最圆满的不圆满,是相对最完善的不完善,从而拥有追求圆满与完善的简约元因或求存倾向(即一百零七章所提到的“元在规定性”,亦即“非逻辑规定性”),而追求的过程却达成后续衍存越来越不圆满、越来越不完善的结果。

也就是说,物演进程虽然在纵向上表现为由简而繁、从坚到柔、从满到残、从善到恶,但其求存的每一步在横向上都遵循简约原理,即每一具体存在都是简一而存的结果,从而构成属性代偿在横向上的相对简约和纵向上的增益与叠加,二者并不矛盾,故无论感性、知性、理性、文化知识等都是分化残体(或求存主体)逐级增益的在特定存在度下的求存武断(通过卷二可知,这种武断程度是增加的),故每一具体存在的系统结构,在横向上相对简约高效(用金观涛的话即稳定)的,在纵向上却一定是越来越不经济的

因为存在是整体的存在,每个分化物的求存实际就是要求回归为整体的“一”,即每一步分化的分化物都会产生自发的耦合为“一”的内在要求和冲动,并在这个冲动的导引下与其它分化物感应耦合,逐层实现为一个纵向比较下存在度递弱、属性代偿性繁化,而横向比较下最简约、最经济的、有效实现了代偿(有效达到存在阈)的结构存在,直至最后实现了人类社会结构。

文章图片4

注:本章在通过第一到二十八章对“存在性”初步导出和初步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说明始基存在,主要论述本原存在的简单、深刻、完善以及存在在分化耦合中遵循的简约原则,即所有代偿的力量也是横向上追逐简约与完善的力量(以达成代偿的有效性),虽然追求本身在纵向上是对存在本性递弱的实现、是对简约与完善越来越遥远的背离(即代偿终极无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