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癌症患者死于复发转移!肿瘤为何切除又复发​?5大秘诀助力早期肿瘤患者成为超长幸存者

 mbc543 2022-03-12

图片

“手术很成功,病灶已被完全切除了,回家养着,定期复查就行。”

确诊为早期肺癌的王先生还清晰地记得半年前自己的主刀医生说的话,本以为手术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令王先生和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刚过了半年,复查就发现自己的肺癌复发了,并且已经转移到脑。

这并不是个别的案例,有很多癌症患者的手术很成功,但最后却死在了复发和转移,据统计,有近90%的癌症患者是死于复发、转移。

那么,癌症患者手术成功后为什么还会出现复发转移?早期肿瘤患者如何避免癌症复发转移的出现,真正实现临床“治愈”呢?

01

四大”元凶,导致癌症复发

很多患者会问,为什么明明切了肿瘤,还会复发呢?我们拿全球死亡率排名第一的肺癌举例,1期肺癌的临床治愈率仅为59.8%,这意味着,即便是最早期的肿瘤,也有近40%的患者可能出现复发、进展!

因此早期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实际上导致癌症复发的原因很多,比如生活环境,身体状态等等,归根结底是以下4个原因:

1.局部治疗不彻底。比如初次手术时,切缘为阳性,也就是说肿瘤没有切干净,或者该清扫的淋巴结没有清扫,造成术后发生快速的复发转移。

2.治疗方法的选择。单纯临床治疗往往给病人身体造成损伤,即便肿瘤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由于治疗造成了患者免疫力下降,也就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埋下了隐患。

3.缺少巩固性治疗。常规治疗后,许多患者认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即使在康复期,复发和转移率仍然很高。 

4.其他原因。肿瘤干细胞存在,肿瘤临床分期偏晚及机体的内环境失调等因素都可以造成癌症的复发转移。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肿瘤本身的特异性差别很大,每个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生长速度都不同,但总体来说,只要病人免疫力低下,那么不管肿瘤是早期还是晚期,在治疗后都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危险性。

02

两个时期,癌症最容易复发

在首次治疗后的1~3年,是癌症复发转移的高危时期,其中约90%的患者发生在此期。癌症复发存在两个高峰:

半年是复发的第一个高峰;

两年是复发的第二个高峰;

随时间的延长复发的概率越低。WHO规定5年不复发作为治愈的标准,是因为5年以后癌症又复发的几率较低。

03

5大征兆,提示癌症复发

癌症复发和转移并不总是会引起症状。当确实出现症状时,其性质和频率将取决于复发和转移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一般来说这5个征兆或可起到警示作用:

  1. 原有的症状与体征又出现(比如,肿瘤原来的部位出现新的肿瘤);

  2. 体重明显下降;

  3. 原有的异常指标经治疗已恢复正常后又重新异常,如:肿瘤标志物正常后又升高;

  4. 淋巴结肿大或任何部位新发现占位性病变;

  5. 发生远处转移则出现相应部位的症状与体征。

04

这5个秘诀,祝您远离癌症复发转移

事实上,我们身边成功抗癌的人很多,有些已经顺利地度过了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细细研究发现,这些抗癌成功的人,都通过一定的康复手段远离复发和转移。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至关重要的五点,帮助大家顺利康复,远离癌症复发转移。

01

密切监测

癌症患者手术及治疗后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定期监测各项指标是否正常,除了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测,目前还有一些更先进的检测手段能及时发现癌症复发的蛛丝马迹,及时干预,避免癌症复发转移的出现。

目前辅助的一些检测技术包括:血液实时检测(ct DNA检测、CTC检测)、营养功能检测以及肠道菌群检测等。

血液检查的发展(如ctDNA、cfDNA),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对复发的风险进行预测。通过对循环血里面肿瘤细胞、肿瘤碎片(甚至是DNA水平的肿瘤碎片)的检测,获取肿瘤复发的信号。这对于早、中期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当前国家层面也在通过医疗保险帮助患者覆盖血液检测的成本。

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在肿瘤播散早期发现血液中的CTC,比传统CT检查能提早2-6个月观察到肿瘤变化,发出预警信息,发现早期癌症,也能够及时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用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及转移。

图片

02

饮食,运动,心理调节

正如一位癌症病友就自己的亲身感受所说:“在癌症面前,谁能树起必胜的信念,遵循科学的防治原则,与经治医生密切配合,努力适应新环境,对周围事物培养兴趣和爱好,坚韧不拔地与病魔抗争,谁就能获得生存与康复的希望”。

乐观的心态可以使人体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帮助大家更好维持自身免疫力。病友们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下象棋、唱歌、某项运动、书法、摄影等,尝试在这些爱好中寻找满足感和成就感,愉悦心情。

此外,饮食均衡可以保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特别是维持免疫力的基础。

饮食原则如下: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其次,要选择低脂饮食;第三,摄入精益蛋白质;最后,限制糖、酒精、加工肉三大致癌物摄入。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另外有研究显示,坚持规律、不过分剧烈的运动,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增加。除此之外,经常锻炼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免疫系统细胞的工作效率更高。

03

肠道菌群调节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疗法会干扰机体的免疫反应,并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疗法的效率。近年的重磅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调节药物疗效,消除抗癌作用并介导毒性作用在癌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肠道菌群通过几种关键机制影响癌症药物的效率:新陈代谢、免疫调节、易位、酶促降解和生态变异等。

因此,肠道菌群已成为提高癌症治疗的功效并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的新靶标。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与干预在各类癌症治疗中都具有重大意义,未来针对微生物群的治疗干预将是用于癌症治疗的精确和个性化治疗的下一个领域之一。

04

调节免疫

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本身处于失常状态,而手术、放疗、化疗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在临床治疗后,尽快调整免疫功能是预防复发转移的重中之重。

图片

T细胞攻击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图片来源: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异常的患者,临床医生会建议注射胸腺肽类的药物、干扰素,恢复免疫识别功能和恢复免疫杀伤功能的细胞免疫回输等等。

05

存储免疫细胞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我们监视、防御癌细胞的最佳武器。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细胞会逐渐减少。因此,尽早存储年轻有活力的免疫细胞,以备将来使用之需,是战胜癌症最宝贵的机会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免疫细胞治疗专家陆道培教授曾说:免疫细胞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细胞,是重要的细胞,储存起来也就是储存我们的力量,比储存的钱还要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