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hsgzlgg 2022-03-13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玛山东面山坡上。

    该寺是由格鲁派的祖师宗喀巴的著名弟子根敦珠巴(即第一世达赖喇嘛)主持兴建的。根敦珠巴诞生于西藏古墨一牧民家中,从小刻苦学习钻研佛法,后拜宗喀巴大师为师,成为著名人物。
    1447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后来被追溯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根敦主)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最初兴建扎什伦布寺。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被根敦珠巴改成现在的名字。历时12年建成。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四世班禅是第一个被册封的班禅喇嘛,从此扎什伦布成了历代班禅喇嘛的驻锡之地。历代班禅对扎什伦布寺均有扩建。

    扎什伦布寺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驻锡之地。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扎什伦布寺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也是解放前后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整体建筑面南偏东,依照黄教经学院传统的建筑布局,以中心为殿堂,总计大小殿堂57座,金顶14个,房屋236间。方圆2公里内,层楼高耸,金顶碧瓦,巍峨庄严。在山坡上五座高大建筑自西向东一字排开,依次是强巴佛殿、十世班禅灵塔殿、四世班禅灵塔殿、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大经堂及附属殿堂、展佛台。

大门



大门两边的壁画。

    两大一小的西藏雪狮在积雪的高山之巅,虽然雪狮看似凶猛,但是整幅壁画表现的雪狮一家和谐的画面。

虎也是两大一小!

    由西向东一字排开,依次是强巴佛殿、十世班禅灵塔殿、四世班禅灵塔殿、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殿、大经堂及附属殿堂、展佛台。


    从寺院的大门直走,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喜马拉雅山麓的片石铺成的宽阔广场,有600平方米,据说是历世班禅给僧俗讲经说法及僧侣立宗论辩的场所。

走进寺庙区,首先看到的是分布在大殿四周的僧舍。

  

    扎什伦布寺与其说是个寺庙,更不如说是一个宗教城市,里面的小路错综复杂,寺庙与民居相间交错,没有路牌指引,我们只能顺着人流,跟着旅行团,不但不会迷路,还能蹭听讲解。

叫人看不懂的导游图。

    路旁的古树蜿蜒向上,垂下的枝条便是在佛祖面前常年燃烧的灯芯,这就是灯芯树,多少经文就是在它的注视中跃然纸上,传于后人的。

    越往深走,石板路越发狭窄,分出多个小巷,有的只能望见头顶的一方蓝天,来时熙熙攘攘的游客突然就散落各处,静谧的巷道霎时幽静沧桑起来。

总以为一条条巷道到了尽头,不料转角又是一处景致,竟而又是新的小巷和院落,一层层的惊喜,有意无意的安排,人生不过如此,结局总是在意料之外。

    三座高大的白塔,金质的塔顶熠熠发光。白塔由四世班禅所建,象征和好、和谐,即希望藏传佛教各派和睦相处。这三座白塔的顶端不一样,左面一个呈日月形,右面两个呈葫芦形,据说这是十世班禅大师为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建成开光时亲自设计的,葫芦顶是元朝之前的风格,日月顶是明清风格,白塔是用合葬灵塔余料制成。

    这里存着药典和多种藏药,围着灵塔抚摸着转经筒顺时针走过,能够为家人祛病祈福,不用多言,每个人走上前一路祈祷一路转过灵塔。


    看到这些小石子了吧,这就是藏民用来记录转经圈数的“记号”,尽管这有点“原始”的味道,但藏民的虔诚之心由此可鉴。

    顺着左边的石板道往上走。前面有座高大壮观的大殿,就是扎什伦布寺最著名的强巴佛殿,藏文叫做强巴康。

走近强巴佛殿。

从这里进去。

一眼看到楼梯。

    进强巴佛殿,先是一个门厅,门厅左侧为画有狮子的壁画,右侧边是大象、猴子、白兔和小鸟的佛传故事画。
   “和祥四瑞”彩色绘画,源于印度的佛教故事:很久以前,一头大象、一只兔子
、一只猴子和一只小鸟先后到一棵大树下乘凉,因为拥挤发生争执,最后决定:最先看到这棵树的留下,其它的都要离开。兔子、猴子和大象抢着说,它们分别看到这棵树的时候,树正好和他们个头一般高,只有小鸟说,原来这里没有树,是它衔来了树的种子。它们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
    后来,它们请附近的一位隐修者作裁决。隐修者认为,第一个看见这棵树的
是小鸟,然后依次是兔子、猴子和大象。最后的结果是,大象站在最下边,猴子在大象身上,兔子坐在猴子身上,小鸟站在兔子身上,大家一起分享荫凉。画中的小动物们生活在友爱和有序的世界里,带着很是惬意的表情。


    门口悬挂着一口并不算大的钟,几乎每一位进殿朝圣的信众都会在进出之际亲手敲响它,无论是年迈的长者,还是健壮的汉子,或是肩背小孩的妇女皆是如此,甚至是身材不高的孩童都会尽力跃起去触碰这口挂在房梁之上的钟。经了解后才知道,进去敲钟是说:“佛,我来了”。
    从木梯上去,所有的这类楼梯都很陡,上下楼梯也是左上右下顺时针的,中间为贵客行走。


登上楼梯往后看。离开时候敲钟是告诉佛,“我走了”,


    登上楼梯就到达一个平台,大殿门口的地面上,有一个由绿松石和猫眼石拼成的“卐”字,希特勒的是反着写的。据说按笔画顺序抚摸这个“万”字一遍,会带来好运,因此,游客们都会认真地抚摸一下,带着几分虔诚。

    强巴佛殿建筑面积862平方米,殿高约30米。殿前场地太小,只能仰视。


    这是远处拍的。最左边平顶的红色建筑就是强巴佛殿。佛殿全为石头垒砌,整个佛殿分四大阶梯状,层层收拢高出。每层顶角各卧狮子一尊。上部的殿檐系缀铜铃,殿堂顶部以铜柱金顶装饰。


正面。


    强巴佛殿内,供奉着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强巴佛。强巴佛就是弥勒佛,但强巴佛在西藏可没有那么肥胖,也不是笑口大张的模样,它端庄秀丽,雍容优雅。强巴佛呈坐姿,高26.2米,底座有3.8米,佛身高22.4米,肩宽11.5米,佛脸长4.2米。耳朵长2.2米,佛手长3.2米,中指粗1米,脚长4.2米,鼻孔内可容纳一个人。他神态安详,举在胸前的佛手似乎能轻轻弹去人们郁结心间的千古忧伤和万种愁绪。为了便于人们瞻仰,大殿上面依次还有4层环绕佛殿的配殿,大殿底层是莲花座殿,二层叫腰部殿,三层叫胸部殿,四层叫脸部殿,五层叫冠部殿,你可以逐一仔细端详强巴佛的每一部分。

    下面有历世班禅的照片。


    它的面部上嵌满了珍珠宝石,眉宇间那颗圆圆的“白毫”,是用一颗核桃大的钻石、30颗蚕豆大的钻石、300颗珍珠,以及上千粒珊瑚、琥珀、绿松石镶嵌的。这尊佛像是九世班禅曲结尼玛于公元1914年修建的,耗时两年,用去黄金278公斤、紫铜11.5万公斤。 是由900个工匠花9年的时间完成的。大强巴佛造型之生动庄严,制造工艺之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的高超技艺。(佛像精美绝伦,大家今天有眼福了)。四周的墙上是上千个以红色为背景的强巴佛像金粉画像。


    这尊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像,所穿袈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据史书记载,强巴佛曾更换过三次袈裟,第一次是1904年,第二次是1957年。如今这件袈裟是1985年10月由四川阿坝州的活佛阿旺罗桑出资,从各地请了六名有经验的裁缝赶了一个半月制成的,共用绸缎3100米,丝线18公斤,各类花边和缀饰不计其数。这件精美绝伦的袈裟穿在强巴佛巨大的佛身上,使整个殿堂熠熠生辉。




四周的墙上是上千个以红色为背景的强巴佛像金粉画像。

    释颂南捷。即十世班禅灵塔殿,意为天堂、人间、地下三界圣者的灵塔殿大殿金顶和大昭寺的大殿金顶统一造型,在汉地重檐歇山顶的基础上,融合鎏金铜瓦、中脊三个金瑞、胜利幢、降红色的玛草等藏式元素,形成西藏古代宗教建筑风格,显得高大巍峨,金碧辉煌。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投资最多、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灵塔。


    灵塔殿墙厚度达1.83米,整个建筑以西藏古代宗教建筑风格为主,采用现代工艺和古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方式。它是扎什伦布寺最最红的墙,是受到摄影爱好者青睐的墙。


    按照西藏的宗教惯例,只有达赖喇嘛死后,其“法体”才能葬入金箔灵塔,而班禅喇嘛的“法体”只能葬入银箔灵塔。但是,经中央政府特批,专门拨款6424万元人民币,以及614公斤黄金和275公斤白银,为十世班禅修建了后藏地区历史上第一座金箔灵塔。十世班禅的灵塔以金皮包裹。殿内栋梁都刻满了各种彩雕纹饰,仅两扇大门的雕刻,就耗费黄金1.5公斤。

七个雪狮,比布达拉宫少两个。 


    灵塔面积为253平方米,塔身高11.55米,以金皮包裹,遍镶珠宝,共用宝石868个、珠宝24种6794颗,其中大小钻石4颗、猫睛石和玛瑙587颗、松耳石1627颗、红珊瑚1760颗、白珊瑚587颗、翡翠46颗,还有大陨石1个、金制“噶乌”(护身符)13个、琥珀445个。塔内装藏十分丰富,底层装有各种粮食、茶叶、盐、碱、干果、糖类和药材、袈裟、藏装,还有金雕镶嵌马鞍1个、银座2个、珠宝50多公斤、稀世珍宝贝叶经2卷、金汁书写的佛经1套,中层装有各种版本的藏经和历代班禅的经典著作;上层装有佛经和佛像。




    塔的四周绘有善陀、菩提本尊等佛的壁画和坛城。塔身覆盖具有民族、宗教特色的金顶,加上一排经钟,金光闪闪,雄伟壮丽。

    十世班禅大师的法体安好地放在众生福田的中央,周围摆有各种宗教用品、袈裟
、唐卡、佛经、佛像。

    大壁四周墙壁上绘有藏传佛教的各教派著名高僧业绩的壁画、密宗坛城和时轮坛城,还画有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的肖像;殿内栋梁都刻满了各种彩雕纹饰








       在重新工作后的岁月中,大师不辞劳苦,风尘仆仆七次去西藏,三次去青海,两次去四川西藏视察,万里高原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班禅大师于1989年1月28日20时16分圆寂,后来大师法体在扎什伦布寺的则甲大厅供奉了4年8个月,直到1993年8月30日入塔。

    曲康夏。是四世班禅灵塔殿,建于1666年,是扎什伦布寺最早的灵塔殿,屋顶同十世班禅灵塔殿,殿内灵塔高11米,其形状与达赖喇嘛灵塔相同。惟塔身以银包裹。四世班禅罗桑确吉是西藏历史上极有影响的人物,班禅活佛转世系统就是从他开始的(前三世班禅都是后来追认的)。公元1641年,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率兵进藏帮助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又于公元1645年给罗桑确吉赠送了“班禅博克多”的尊号。“班”是维吾尔语智慧之意,“禅”是藏语大的意思,“博克多”是蒙古语对睿智英武人物的尊称。班禅活佛转世系统从这时正式建立起来了,罗桑却结即为四世班禅,他知识渊博、智慧超群,是一个学识达四明的活佛,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

门上是六个雪狮。


    向西走过曲康夏高大院墙,是一个5O米长的隧洞。尽头就是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祀殿“扎什南捷”(吉祥的天国)院墙明亮的反光。


    扎什南捷。这是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祀殿。屋顶用鎏金铜瓦覆盖,用法轮、金羊装饰的小金顶错落有序,金光映日。文革时期,扎什伦布寺遭到了建寺以来前所未有的浩劫。
    1985年起由国家拨专款,在十世班禅主持下,将由一些藏族信众在“文革”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几位班禅的遗留尸骨合并起来,重新修建了一座合葬“灵塔”和祀殿。

    1989年初,该殿竣工并举行了开光典礼,第十世班禅大师在主持开光大典期间不幸圆寂


    院内墙壁上一幅六道轮回图极其有名,直观形象、精美绝伦,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六道轮回图,藏语为“斯贝考劳”。图中它被凶猛巨大的阎罗王捏持在手,并以口咬田的上缘,示六道众生都离不开十二因缘。
  圆形的六道轮回图,正如轮回的本性一样,轮转不息,无始无终。当你现在受昔业的果报时,你正在造未来的业因,一切都是同时发生,无始无终。 
  六道轮回图的中心,示有三只动物:鸡、蛇、猪首尾相连。鸡对物强烈爱著,而产生占有心,贪得无厌,为眼下的欲望东奔西跑,终日追逐;蛇我所,我见,我执,对违背自己意愿的人与事,产生怨恨,忿怒攻击;猪身躯苯重,目光低视,象征无明,坚执我见,执有为实,这些是使人产生痛苦与死亡毁灭之因。 
  其外层分白黑两色以表善趣和恶趣;又其外层分上二、下三共五段,上二段表天界和人界,下三段正中表地狱,右表旁生,左表饿鬼;最外层为十二缘起,绘盲人、瓦匠、猴、船、空宅、接吻、跟中箭、饮酒、果果、孕妇、临产、老人和死尸,次第表示无明、行、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表死。 
  另外,该图上方佛像、日月、精舍等暗示四圣谛;苦谛指自因业及烦恼所生取蕴,有漏情器世间为其后果之一切事物,为众苦之蕴,当知如病,此于圣者,始能如实现见,故名苦圣谛。集谛指:引取自果之蕴,即一切不净情器世间之能生因,谓业及烦恼。遍生众苦,如疾病因,是所因断。此于圣者,始能如实现几,故名集圣谛。灭谛指:依于自因之道,永断所断之集,业及烦恼,究竟不生,轮回因果自续断灭,是如证得无病之乐。此于圣者始得如实现见,名灭圣谛。道谛指:证得自果灭谛之道。喻如良药,应当服用,此于圣者智中,真实不虚,故名为圣道谛。 
  因此,贪、瞋、痴三毒,是一切轮回的根祸,而三毒的基本则是无明。唯一可以对治三毒的,就是持求智慧、修习佛法。


大殿两侧的四大天王。




天花板上的龙凤呈祥。

    灵塔高11.52米,银包金裹嵌满珠宝,仅包裹塔身就用黄金217.7斤、白银2000斤,紫铜11277.5斤。塔基为四方形,四个台阶象征须弥山的四个阶层;灵塔上有半月形、太阳形和火焰形饰物:太阳象征宇宙,火焰象征苍天,月亮象征空气。五至九世班禅的遗骨,分装在5个檀香木盒内,安放在灵塔的宝瓶里。灵塔正中安放着九世班禅曲吉尼玛的铜像。

      展佛台。从扎什南捷继续向东就可以看到矗立在扎什伦布寺北面的尼玛山腰上的展佛台,高32米、底长42米,是日喀则城里最高的建筑物。按惯例五月十四日展示过去佛无量光佛的巨像,十五日展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巨像,十六日展示未来佛弥勒强巴的巨像。这些彩缎堆绣的佛像面幅甚至达到900平方米,又高挂在展佛台上,因而显得特别威武壮观,几乎整个日喀则市区和年楚河平原都能瞻仰到佛的容光。展佛台共分九层,在内部有木梯相通。


    措钦大殿。

即大经堂,它位于扎什伦布寺中心,是全寺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

是整个寺院中最大的建筑物,它是一个庞大的复合式建筑。

从这里进去。


    门边墙壁上用大量硬币粘贴成的图形。硬币在西藏不流通,因为上面没有藏文。


    寺庙的大小门口都悬挂这样的吉祥金刚结。虎皮的门柱是权力的象征。

     措钦大殿门外是寺院的讲经场,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庭院中间竖立着一个巨大的经幡。
四周的墙上绘有几千尊佛像,细细看去,无一雷同。





    大经堂可容纳2000个喇嘛祷诵经文。经堂中央是班禅的宝座。经堂后面的三间佛殿,释迦牟尼殿居中,东侧是度母殿,西侧为强巴殿。是全寺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大殿中央供奉有班禅大师的宝座。经堂上悬挂着近百幅唐卡,大经堂四周墙上还有许多古老壁画,绘着宗喀巴师徒三尊及历代祖师、大论师的画像,以及四大天王、各种飞天护法和释迦牟尼参禅图。

    释迦殿内供有5米多高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据说像体内有释迦牟尼的舍利,还有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以及宗喀巴的头发。

    信徒为自身或亲友请求学业有成的地方,信众在上面放有很多笔。

   措钦大殿三层平台



远眺全寺。








    步出措钦大殿,来到尼德神女殿。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塑像,殿右面供奉着尼德神女。尼德神女是传说中的护法神,她骑着白螺,左手挽一人头骨于胸前,右手执三尖剑,一身湛蓝征袍,蓝靛脸大张口眦二日,面目狰狞。 

    从尼德神女殿出来,来到“甲纳拉康”。甲纳拉康意为汉佛堂,这是一个证明后藏班禅与清朝中央之间臣属关系的佛堂。据说,汉佛堂为西藏其他寺院所没有。佛堂内陈列着历代皇帝赐给历世班禅的礼品。汉佛堂楼上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巨幅画像,这是北京故宫的原物。画像前侧有道光皇帝的万岁万万岁牌位。汉佛堂内的偏殿是清朝驻藏大臣同班禅会晤时的客厅。在陈列厅还珍藏着清朝皇室封赐给历世班禅的金册金印、玉册玉印等无价之宝,以及皇帝赐给的各种礼品和国民政府赠给历世班禅的厚礼。











    汉佛堂继续往东的一栋白色宫殿,就是班禅宫殿,位于红殿之上,一直是历代班禅大师的住所,尽管目前的建筑结构是建于六世班禅时期(1738~1780)。但它不向公众开放。


    下面这个门很有讲究,这个门洞是看完那几个主要寺庙出来时候的必经之路。

    凡是从这里出来的人,只要抬头看看这头顶上的经文。

    不管他人不认识字,只要抬头看一眼(这点很重要),就算念过这经文了,那么,在他出了这个门后,之前他所有的罪业都一笔勾销了,而他的善业则全部保留。下来后再拍这个门。


下山路布满了经筒,十分壮观。时间不早了,我们没走那条道。





空余时间,抓拍了一些人物。





喇嘛也玩时尚











难忘的笑容。

    扎什伦布寺的建筑魅力是无穷的,他们用极其简单的建筑语言创造了最纯朴的美。廊的空间应用,使狭小的空间富于变化而不单调,也巧妙的利用了依山建筑的高度差,使建筑与建筑之间连接过渡自然。


    扎什伦布寺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功能建筑的平民化。没有像布达拉宫将寺庙建筑分成红宫和白宫两个部分,在扎什伦布寺红色建筑为庙宇建筑,而白色建筑大部分为辅助的僧舍建筑,两者之间没有完全的规划区分,互相融合在一起,更趋向于宗教大众化,而不是趋向宗教至高无上的权力。

    胡同给人的感觉真好。我们现在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已经很难再找到小时候走在胡同里的那种感觉了。走在胡同里的感觉真好,窄窄的还带有些许崎岖和深邃,沿着胡同走下去,长长的胡同前面是一道狭长的蔚蓝色的天空。扎什伦布寺内一幢幢高低错落的建筑,造就和孕育了那些梦一样、诗一般的胡同。沿着那条高低不平的小路,走进窄窄的胡同,透过胡同中那些斑驳陆离的墙体、半遮半掩咿呀作响的门扇,还有头上随风摆动着的早已有些腿色旧窗幔,我们很容易在这饱经风雨的胡同里,找到久远的历史痕迹,感受到岁月的沧桑。

    曾与一个小喇嘛攀谈片刻,他今年15岁,在这里学习已经一年了,再有半年就毕业了,可以分配工作了,到某个寺庙,实习期间工资是300元每个月,以后逐步调资。据导游介绍,平平常常的喇嘛月工资绝不少于7000元,还不算奖金。如此丰厚的待遇,怪不得藏民纷纷把自己幼小的儿子送到扎什伦布寺来读书诵经,为的是有一份好的工作。当然,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来的,要经过重重选拔和文化考试。在寺里,除了每天的两次诵经外,还要学习语文、数学和历史,尤其是西藏佛教发展史。

    至此,西藏的三大寺都参观完毕,我却对扎什伦布寺感觉最好!最亲切,象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而布达拉宫则是高高在上的神灵,令人敬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