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35鼻渊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3-14

外解表邪、温化内饮、和解少阳法治疗鼻渊

谭某,男,29岁。1月7日初诊。

主诉:鼻塞流浊涕4年,加重1周。

初诊:病人于4年前因感冒后引起鼻塞流浊涕,每因受凉感风而加重,按鼻窦炎常服千柏鼻炎片及口服中药均不能及时控制病情,迁延1个月才可缓解。近1周因感寒后再发鼻塞浊涕,较前加重且引及前额疼痛,鼻塞不闻臭香,并感头晕、纳差、乏力,服抗菌素及中药无效。现症:鼻塞流浊涕,较前加重且引及前额疼痛,鼻塞不闻臭香,头晕,纳差,乏力,口千烦躁,鼻塞声重,涕浊而黄稠。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滑。X光片提示:鼻窦炎。

中医辨证:鼻渊(太阳少阴合病)。

西医诊断:鼻窦炎。

治法:外解表邪,温化内饮,和解少阳。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麻黄10g,附子15g,细辛5g,柴胡20g,黄芩15g,半夏15g,党参15g,羌活10g, .

防风10g,石膏30g,猪苓30g,生姜3片,大枣3枚为引。3剂,水煎服。

二诊: 1月11日。服药3剂,口渴基本消失,鼻塞症状明显减轻,浊涕量减少。舌质红,舌苔黄,脉滑。热象已去,故去石膏之甘寒,加茯苓30g、炒白术20g,以加强利湿效果。3剂,水煎服。

三诊: 1月14日。鼻腔通利,涕清量少,纳食正常。舌红苔薄,脉滑。病人病史较长,缠绵难去,既往多处服药均无如此之良效,故要求再服,以巩固疗效。因病程长,缠绵难愈,且急性病多实多热,慢性病多虚多寒,标热已清,寒饮难去,故去羌活、石膏,加干姜10g,以加强温化寒饮之效。6剂,水煎服。

[感悟]鼻渊一病往往认为是小病,但真正治疗相当棘手。风寒外感,郁而化热,外邪引动宿饮,内外合邪,属太阳与少阴合病。因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少阴寒饮,复加太阳外邪,相合难愈。少阳为太阳入三阴的枢机,枢机不利,则邪不外出而内陷。多因素有痰饮内停,复感风受寒引发。本病案患者反复缠绵不愈,临证大多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痰之法。急性病多实多热,慢性病多虚多寒。既往长期用清热药物,增寒伐阳,阳不化气,遂成寒痰内宿,内外同病。初诊时遇有风寒入侵,郁而化热,故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石膏清解郁热,小柴胡汤和解疏利。郁热得清,则加用健脾利湿之茯苓、猪苓、白术以杜生痰之源。实为肝脾肾三阴综合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