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樁是蹲得越低越好吗?

 阿圣_ 2022-03-14

一听到「站樁」两个字,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就是扎马步,伴随着大汗淋漓,两腿发抖,实际上站樁不需要这么累。

马步,顾名思义,与马有关。在马镫出现以前,骑兵们需要靠双腿夹紧马肚子来稳定身形,当马跑起来的时候,还要抬起臀部作为缓冲,长期不骑马就会像刘备一样“髀肉复生”,为了保持腿部的肌肉力量,扎马步逐渐成为了一种基本功。

图片

但这和站樁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站樁完全不需要蹲下去。有人会问,那怎么锻炼腿部力量呢?下盘怎么稳定呢?

首先需要搞清楚,我们要锻炼腿部哪里的力量。就大腿而言,蹲下去,锻炼的是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这块肌肉是每个人身上最有力量的一块,它锻炼得越强,那么大腿后面的腘绳肌就越脆弱,越容易拉伤。

优秀的田径运动员,都很注重大腿前后肌群的力量平衡,会着重锻炼腘绳肌的力量。

图片

↑看看苏炳添的腘绳肌↑

虽然我们不做那么高强度的运动,但是让大腿的肌肉力量趋相对平衡也是很有必要的,大腿需要“四面劲”。

腘绳肌从坐骨结节连接到小腿骨的后侧,跨过髋膝两个关节,既然如前所述,膝盖不能弯下去,那就只能在髋关节上做文章了。当膝关节保持不动,腘绳肌收缩时可以转动髋关节,使骨盆后倾,达到锻炼的目的。

图片

《内功经》里说站樁的时候“委中大筋竭力要直”,还说“膝曲而伸”,听起来十分矛盾,膝关节似曲非曲,似直非直,但它恰好准确描述了站樁时腿的状态:

如果把腿比作一张弓,那么腘绳肌相当于弓弦,膝盖越弯,弦就越松,射箭的力道就越弱,所以膝的关键是要伸直,但又没有完全绷直,大腿前面以及膝盖骨要放松,“委中大筋”也就是大腿后侧的腘绳肌发力,转动骨盆,使尾骨内卷。

有的同学尾骨一卷,膝就要弯,时间长了站得累不说,还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甚至关节炎等问题。这说明他的髋关节太不灵活,要动骨盆只能靠膝来代偿,这种情况就不要追求一次到位,先保证膝盖不弯,慢慢增加骨盆后倾的角度,另外还可以多练动功(厚朴健康营动功示范),充分活动髋关节。

图片
图片

屈膝太过

调整以后

还有的同学一听要站直,就把膝盖绷得很紧,甚至反向后弯,形成了膝超伸。长此以往,会显得小腿肚和大腿前侧特别粗,这种情况需要的不是减肥,而是调整姿势,站樁能很好地培养正确的习惯,纠正腿型。

图片
图片

膝超伸

调整以后

“膝曲而伸”说了前后两面的劲,还剩下大腿内侧和外侧这两面的劲,这两方要平衡,只需要保证膝盖永远和脚尖保持同一个方向。

在健康营的众多学员中,经常能见到X型腿或O型腿。X型腿常伴有足外翻,容易发生膝内侧和内踝疼痛、外侧半月板磨损以及久站脚麻的问题,站樁时两脚的距离要稍窄,膝盖稍向外用力,注意脚心涌泉要空,不能贴到地上,以脚外侧和脚跟承重。

O型腿常伴有外八字,站樁时应注意两脚平行,距离稍宽,膝盖稍向内侧用力。最后逐步调整成正常腿型。

图片

X型腿与足外翻

在以上纠正姿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腰痠腿疼等不适,都是调形的必经过程,“四面劲”平衡以后,膝盖应该是放松的,假如有人在这时候碰到你的膝盖骨,它应该是可以晃动的。只有在这样放松的状态下,下肢的气血才能通畅,才不会出现站完樁腿肿、甚至出现静脉曲张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