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品牌建设进入“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新时代

 神农岛 2022-03-14

导语:没有政府主导,产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主营,政府主导落不到实处

这几年,我们把全国各省以及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农业国家都走了一遍,就是在探索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突破。

农业品牌建设

进入“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新时代

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模式是指创建农业品牌必须由“政府主导”和“企业主营”两个轮子相互协力、共同驱动。

双轮驱动首先是从政府主导开始,因为区域经济要发展,要依托特色产业。这个特色产业是什么?怎么规划与发展必须由政府来主导。

政府主导:在农业品牌建设中,政府要起主持和引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和服务平台搭建等,做企业和农户想做而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

政府主导两件大事,一是产业选择与培育,二是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主要工作有:产业规划,战略寻根,品牌找魂,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夯实基础,传播推广,品牌管理,市场主体培育与组建等。


企业主营:这里说的企业,是指联合体企业,它代表产业和品类进行市场经营,是产业和品类中的中坚力量和“带头大哥”,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载体和主体。

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双轮驱动模型

什么是联合体企业

联合体企业是指在政府主导或引导下,由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抓手,形成实体化、法人式的一体化新型经营主体,代表产业和品类进行市场经营,是农业品牌建设的“航空母舰”。

联合体企业实质上形成了价值共同体,责任一体、利益一体、荣辱一体。

2018年,福来咨询发起主办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联合体模式”发布会


没有政府主导,产业像一盘散沙;

没有企业主营,政府主导落不到实处

农业品牌创建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互为依托;发挥所长,相互配合;共同驱动,缺一不可。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才能走得稳、走得顺、走得好。

双轮驱动模式,找到并抓住了农业品牌建设的两大核心力量:政府和企业,不再偏颇和偏废一方,实现了从互怼到互爱,共同打好品牌农业这张牌。

同时,又找到了两个抓手,解决了两个问题。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符合农业根植于产区的规律,解决了对区域内的企业和农户的产业公共服务与价值赋能的问题。

联合体企业品牌,让产区内的经营主体不再“吃大锅饭”,担起“主导产业,代表品类”的重担,解决了消费者面对区域公用品牌不知道选择谁的问题,将产地价值、产业价值变成品牌价值、市场价值。

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践行国策

顺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家大势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正式提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017年10月,农业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这是三个对中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文件,建议深入研读。系列文件共同要求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一般由一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关系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发展。

我们提出的联合体企业及联合体企业品牌,是在国家倡导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型经营主体基础上的实践、延伸和深化。其组建方式,产权关系可以不变,也可以相互参股、控股,可以是民营(如“好想你”枣业)、国有独资(如寿光农发集团),也可以是混合所有制(如新疆果业集团)。总之,目的只有一个,要有实力和能力承担起振兴品牌农业的大任,要一个形象、一个声音、一个品牌、一个标准,形成“拳头”,一致对外。

顺大势,好做事,利用国策原力,充分为品牌农业企业的运营赋能。


联合体企业 ( 品牌 ),既是区域公用品牌的战略抓手和载体,又从区域公用品牌超越出来,不再“吃大锅饭”,解决了产业内部产业分散、主体弱小、走不出去、正不压邪等问题 ; 同时也解决了产业外部消费者无法辨识和选择的问题,让搭车蹭光、假冒伪劣不再横行。

二是规避误区

从根本上消除旧思路、旧模式的弊端

我们说旧的农业品牌建设的思路和模式,不是一个历史的时间节点,而是理念之分、方法之分,更是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之分。

同样做区域公用品牌,旧的思路和方法只重视把规模做大,把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做响,以为品牌名称、品牌LOGO、品牌口号就是品牌的全部。战略无根、品牌无魂;不重视培育和提升产业基础,品种、质量、管理等遗留问题很多,工作方式粗放。

一些区域公用品牌在市场上落地不够,中看不中用;发展路径、渠道策略、产品组合、传播推广、战略工具等零打碎敲,不成系统,没有落地……品牌建设难有实效。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品种第一、品质第二、品牌第三。当下,中国几乎每类农产品的市场都严重同质化,供大于求,只有高质量、有特色的产品才有可能受到市场青睐。


有些地方在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忽视联合体企业的作用,没有在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把品牌主体进一步“明晰化”,打造联合体企业品牌。只有建立强势的联合体企业品牌,才能实现产业中有代表、品类中能选择。

例如,消费者在涪陵榨菜中可以选择乌江或辣妹子。在这种品牌格局下,无良企业很难有机会在区域公用品牌里“混饭吃”。

三是顶层设计

事先有预判,从此不再“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品牌化是千年一遇的新生事物。在这场产业要素突变的革命中,政府和企业都迫切想要知道,如何才能不走弯路、错路。

政府主导企业主营的双轮驱动模式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研究总结了大量中外实践,尤其针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过去工作中的问题,提炼出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可行性兼备的模式。

双轮驱动模式不仅是工作方法的不同,重要的是它从顶层设计做起,站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和角度,既重视产业布局和规划,又注重品牌和市场;既做区域公用品牌,普惠企业和农户,又突出重点,扶持有担当的经营主体,打造联合体企业品牌,科学而实效。

一句话,政府和企业双轮驱动,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品牌化的必然选择和基本路径。

以上内容节选自资深农业品牌专家娄向鹏、郝北海的专著《品牌农业4:新时代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神农岛独家授权连载。

该书以福来咨询团队亲身参与的上百例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建设实践为依托,以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的专项研究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借鉴世界经验,系统创导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理论体系、战略路径、落地方法和实用工具。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福来,专注品牌农业
顶层设计20年

福来,“农业农村部品牌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单位”“河北农业品牌顾问单位”“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顾问单位”

2002年创立于北京,专注品牌农业战略咨询20年。

以“战略就要寻根,品牌就要找魂”的福来方法论,“责任至上、极致制胜”的福来价值观,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战略、品牌、产品、创意、传播的系统顶层设计服务。

帮助客户找到“根与魂”,绘就经营蓝图,并进行系统培训、辅助执行、战略体检,让客户不走弯路、错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