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林姑娘到了!——这句话隐藏着三件大事

 新用户8926AVU2 2022-03-14

《读懂红楼》系列〔013〕期 高曰、高博 2022、03、05

文章图片1

一天,荣国府里几个穿红着绿的丫环,见林黛玉来了,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回话说:“林姑娘到了!”

“林姑娘到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隐点。

什么是隐点?

隐点,——就是“真事隐”的载体,其中隐藏着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四大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大要素,一般是梱绑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关连,相互牵制,因此破解了其中一项,便可破解全部。

“林姑娘到了!”至哪儿了?这一句话,隐藏着三件大事:

一、作者曹頫的童年

请看:第二回中写到:黛玉,年方五岁。接着,又写到: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其母一疾而终。出月初二,黛玉入都。

这时,黛玉六岁。

这是作者的“借╳╳,写╳╳”笔法,是借黛玉写宝玉,暗写作者的童年遭遇,曹頫年方六岁时,其母一疾而终,出月初二,随伯父到达江宁(南京)。

第三回回目:“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收养”二字可证。

黛玉又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

按此推算,“宝玉”此时年齡七岁,实质上也就是曹頫七岁。据此推算曹頫当生于1698年,属虎。

曹頫在《江宁织造曹頫复奏家务家产折》(康熙54年7月16日)中说:“奴才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大。”可以证实。

二、二玉初会

脂砚斋批语说:……观此初会二人之心,则可知以后之事矣。

“初会”,即第一次相见。

二玉指宝玉、黛玉,宝玉隐寓曹頫,黛玉隐寓康熙,“初会”,是指曹頫第一次见到康熙。

从这里开始,曹頫走进了历史,有史料记载:

王葆心所著《续汉口丛谈》记载:时素《读沧州虎邱诗》序云:“先生守江宁日,值圣祖南巡幸苏。左右求贿不得,谗以行宫不敬下狱议死。方待命,会织造曹公寅之子,方八岁,捧一扇来献。上喜其慧,问地方事,以陈鹏年真清官对。因释其狱,仍守苏州。”

八岁,指虚岁。

朱淡文先生《曹頫小考》(《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一辑)认为此“织造幼子”,“曹公寅之子”就是曹頫。

此外,《国朝耆献类征》卷一六四页十八之《陈鹏年传》也有记载:

乙酉,上南巡。……车驾至江宁,驻跸织造府。一日,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上以其无知也,曰:“儿知江宁有好官乎?”曰:“知有陈鹏年。”

乙酉,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机缘,让曹頫无意中走进历史。

七岁的孩子有幸能见到当朝皇帝,确实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所以作者如实记入第三回中。

三、康熙第五次南巡

“林姑娘到了!”——到哪儿了?

书上写的是:荣国府,其实是江宁织造府,地点在南京。

“自那日弃舟登岸”。—— 乙酉,康熙四十四年

周汝昌先生考证(《红楼梦新证》第332页):康熙四十四年,“四月甲子朔,帝回銮至江宁府,……午刻由西华门进织造府行宫驻跸。”这一天是1705年4月22日。

显然,这是康熙第五次南巡。曹寅接驾,曹頫亲眼目睹了接驾全过程。

36年后,当曹頫着手写作《红楼梦》时,当年的一幕跃然纸上,因此,该回有许多实笔,——追踪摄迹之笔。如:

黛玉走向房中时,作者写道: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

畸笏叟批道:“真有是事,真有是事。”

这一幕是曹頫七岁时亲眼目睹的一幕,虽是小事,但印像深刻,以至终生不忘。

三件大事,三大信息,进一步验证了《红楼梦》的反面内容确实是曹传和清史的实笔记载,“幻像”,只不过是掩盖“真相”的帷幕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