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泄泻痢疾 | 方5首

 古朴中医 2022-03-14

大健脾糕

茯苓 白扁豆(炒去壳) 山药(炒) 莲子(去心) 芡实(去壳净炒,各八两) 麦芽(炒,四两) 砂仁(四两) 广皮(二两) 甘草(炙,四两) 米(五升,半糯米,半晚米,炒至老黄色。同上诸药磨为粉)

饥时用白滚汤加白糖调服。

此方既大健脾而又味皆可口,毫无药气。老人、小儿脾胃虚弱者,用此作点心,功效不可胜述。

若欲常服省费,则茯苓、砂仁不用亦可。

磨成粉后,须停三日,使火气尽出方可服。

02

二神丸

治脾胃虚寒,泄泻不止。

肉豆蔻(生用,二两) 补骨脂(炒,四两)

共为末,用红枣四十九枚,入生姜片四两同煮,以枣烂为度。

去姜,用枣肉捣药为丸,桐子大。

每服五、六十丸,白滚汤下。

此方若加吴茱萸(炒)一两、五味子二两,名四神丸,亦有名良方。张景岳曰:四神丸不宜用枣,但以姜汁煮面糊为丸更佳。

03

车前方

欧阳公尝患暴下,国医不能治。夫人云:市医有此药,三文一帖,甚效。公曰:吾辈腑脏,与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阴买置国医药中进之,一服而愈。

厚遗之,求其方,但用车前子二钱为末,米饮下。

云: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泻自止。

04

香连丸

治湿热侵脾,里急后重,赤白脓血。

黄连(一两,切如豆大) 吴茱萸(五钱)

以热水与黄连拌和,置热汤中顿一日,取出同炒,至黄连紫黄色为度。

去茱萸不用,另用木香三钱,共为末,糊丸,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05

治痢简易方

薤白一握,细切煮粥食。

或以葱一握,煮粥食。

又方

鸡子先煮,去壳。

再以煮极熟,空腹食之,治久痢赤白。

又方

干姜炒至黑,存性,磁碗中闭冷为末。

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又方

治血痢久不已。

当归、黄连各二钱,乌梅三个,水煎服。

又方

木香、砂仁等分为末。

红痢,乌梅汤下;白痢,姜汤下。

又方

治赤白痢垂死者。

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之,花开即落地,收取阴干,研为细末。

米饮调下一钱,神效。

又方

治噤口痢,饮食竟不下者。

黄连三钱、人参钱半,加姜三片,水煎服。

又方

生姜三钱 芽茶三钱 白糖三钱

水二盅,煎一盅,露一宿。

空心温服,立止。

又方

陈皮五钱 艾叶五钱

水二盅,煎一盅,露一宿,加六一散少许温服。

又方

萝卜捣汁,吃数次即愈。

又方

宋孝宗患冷痢,一医用新米、藕节细研,以热酒调服而愈。

又方

治暑中痢疾。

干姜、乌梅、甘草三味,浓煎一碗,服之即止。

图片

方源《灵验良方汇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