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管理十诫

 free-flight 2022-03-15

 讲好项目管理故事 

传播项目管理智慧

塑造项目管理品牌

Image

Image 

作者:知行合一的酱
来源:一个酱缸

最近听了一本书《管理十诫》,作者是美国的基奥。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都平平无奇,但它的推荐人都赫赫有名,比尔·盖茨、乔治·布什、沃伦·巴菲特及鲁伯特·默多克。

这本书的作者基奥是他们的朋友,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董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据说他是巴菲特最信任的企业管理者,也是巴菲特的邻居。与以往成功人士留下的秘诀不同,作者只是从不能做的角度列出了十条不能犯的错误,每一条都是作者亲身踩过的坑,振聋发聩、让人警醒。

因此,我们重温精华内容,且结合项目管理环境下面临的目标、团队和各类制约要素及管理侧重点,进行灵活裁剪,整理了项目管理十诫,希望能给项目管理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第一诫:不愿冒任何风险

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层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公司现有资源进行谨慎的冒险,从而确保公司未来的永续经营。如果你处境舒服的话,那么你就会有放弃冒险的很大冲动,这种冲动有时候强大得让你难以抗拒。一旦如此,那么失败也就不远了。


项目管理第一诫:风险不可控


企业家需要具有积极面对风险的精神,来保障自己不会失去开疆扩土的能力。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统筹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做好计划和协调让项目目标得以达成的过程,因此某种程度上,我们不需要通过“拥抱风险”去创新目标。

不可控的风险管理是项目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预示着我们对未知缺少规划,对变化缺少应对。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厌恶风险,需用平常心态,用完整的、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去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或者规避风险,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及风险审计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第二诫:思维僵化,我行我素

真正固执的人不是在规避风险,他们不仅不愿意冒险做出改变或创新,还对自己的做法坚持己见,坚信自己掌握了成功的密钥,觉得再也不用去探索其他的成功之道了。


项目管理第二诫:不探索新实践


项目管理的终极目的虽然是项目目标达成,但在VUCA环境下,项目的类型、项目组织架构、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需求等都在不断变化。纵观互联网、医疗行业、汽车行业、智能制造业等的项目形态、项目环境都是完全不同的,不存在同样的管理方法在任何场景都适用的情况,“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那么,作为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新时代项目管理从业者,应该也具备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能力,通过透彻研究项目管理的底层原理,不断探索知行合一的最佳实践,不僵化和局限已有的认知和能力,不断突破自己,以实现项目的成功。

第三诫:把自己完全孤立、封闭起来

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精英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能和各个层级的员工打成一片。塞斯纳飞机公司的创始人德韦恩·华莱士走进生产车间时不仅能报出3 000多名员工的名字,还知道他们的一些家事。如果你每天只和几个心腹或者高管在一起,他们的任务就变成了取悦你,让你获得虚幻的成功感。


项目管理第三诫:不再成长

项目管理的人才铁三角经过了几个版本的迭代,能够明显看到以下不同级别的能力跃迁。

第一阶段:只在乎项目目标能够达成,目标通过进度、质量、范围和成本等要素进行描述,至于过程怎么管理,则没有太多的要求(理论总结滞后于实际工作)。

第二阶段:开始对项目过程进行关注,即不仅要达成目标,而且需要保障过程合规(满意度良好)。此时,构成了项目人员的“项目技术层面管理能力”。

第三阶段:项目经理的能力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除了要有技术项目管理能力,还要发挥领导才能,组织和统筹项目资源。此外,项目经理还要在参与项目之前,通过战略和商业能力开展一些有助于项目成功的工作。

第四阶段:也就是当前阶段,需要项目经理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数字化能力的补充,提升系统思维、工具使用能力,甚至能主导数字化的建设和转型。同时,对行业经验上也有新的要求,不仅要在自己所在的领域能够纵向深耕,产生独特的知识体系,也要洞察各行业项目管理的做法,横向拉齐自己的认知和能力短板。
因此,终身的持续学习不仅应该作为一种自我修行的方法,更应该升级到人生信条,这需要我们永远敬畏知识、致敬真理。项目管理本身是总结性的知识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扩展性,需要不断融合新的环境、方法、技术和人群特性来不断创新和颠覆。

第四诫:犯了错误,拒不承认、目空一切

每个首席执行官都会犯错误,关键是能否快点承认,赶紧弥补。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失败概率的话,那你尽可以否认自己判断并非百分之百准确这一事实,尽可以狂傲地以为别人什么都不懂。因此,如果你想栽跟头的话,那就当个爱摆谱的狂傲型领导吧。


项目管理第四诫:只敢甩锅,不敢背锅

很多项目管理从业者,尤其是项目经理,每天都陷入到甩锅、背锅当中,并以此为“乐”,甚至还有小部分人会认为这是“宿命”,或者是一种能力。锅是责任或者是猴子,面对权责不清晰、团队协作不紧密的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是去辨析当前的情况,找出每个显性和隐性的猴子,让猴子们都能回到主人身边,而不是随意地扔掉或大包大揽。

如果确实无法避免地产生了猴子错位的情况,那么作为项目经理一定要敢作敢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错误中反思工作方法,从而取得快速的成长和突破。甩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背锅是能力稍弱的象征,需要我们时刻警惕,明确权责边界,并在项目层面执行到位。

第五诫:只求发展,漠视商业道德

很多公司伪装自己的原因是为了取悦华尔街,资本市场激发了人们的贪欲,太喜欢通过资本市场赚快钱,导致更多的腐败和欺骗。导致问题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司高管对于成为名人的渴望。这也是现代社会的通病。

请记住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商业道德,有的只是道德而已,你的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并无断层。如果你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标准的道德观,那么你就不算一个商人。


项目管理第五诫:漠视职业道德

彼得·德鲁克说:“没有什么商业道德,只有道德。”那么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同样也是没有什么职业道德,只有道德。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世需要遵守的原则和底线,职业道德也是项目经理需要在职业操守上需要遵守的原则和底线。任由项目纷繁复杂、利益纵横,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持头脑清醒、爱岗敬业才能问心无愧,也是一种修行。

第六诫:不用心思考,对该做的事情一知半解

我们疲于和人沟通,就像机器人一样,不断地放射出意识流电波,使得数据流越来越多,而我们却不再多加分析,很少有人会关上门,关掉所有声音嘈杂的设备,正襟危坐、静静地反思、认真地分析问题。马克·吐温说:“真正让我们陷入麻烦的并非那些我们根本不懂的东西,而是我们一知半解的东西。”


项目管理第六诫:没有核心竞争力


眼高手低是一种认知误区,也是提升认知必须要走的路,因为拉齐眼和手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项目经理的工作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实际可能充斥着日常工作的不是咖啡厅、战略会和头脑风暴,可能就是打印文档、端茶倒水,甚至写各种会议纪要。

这些零散的小事恰恰最锻炼你的单线处理效率、服务能力,以及统筹和沟通的能力。当然克服了心态上的阻碍后,我们还需要在项目上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不懂技术可以懂商务、懂业务,不懂编程可以懂数据和管理,总之要让自己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大家很好地配合起来。

第七诫:自己不去把握,完全信赖专家

专家是非常危险的。遇到那些想要量化人类行为的专家,你要格外小心,因为管理始终是人的事。


项目管理第七诫:没有判断力


项目经理虽然不是真正的经理,但在项目这个范畴上却是真正的管理者,在项目层面的统筹、规划、项目流程建设甚至人员任用上都会有一定的话语权。面对复杂的项目决策,如果通过分析判断可以做出决策的,我们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如果无法得出结论的,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专家判断。

即与向上管理一样,需要给出专家充足的决策信息,否则别人也无从下手,最好提前整理好应对方案,再通过充分评估后达成一致。明确好决策层级,确定好自己的权责范围,以及超出范围的应对措施,才是具有判断力的体现。

第八诫:行政作风盛行,团队臃肿

伯克希尔·哈撒韦2007年旗下拥有76家公司,雇员人数超过232 000人,年收入超过180亿美元,但是公司总部只有区区19名员工。即便如此,沃伦·巴菲特还是抱怨公司官僚主义太盛行了。因为官僚不仅自己不作为,而且还阻碍他人开展工作。大部分优秀员工的离职都和官僚主义有关系。


项目管理第八诫:过分依赖流程

项目具有临时性和独特性,项目管理团队作战模式更像是游击队,打完一枪再换个地方,因此要求项目团队成员需要不断调整以应对各种变化。这里就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既不能全部无序,又不能过分僵化。

在项目体系和标准规范的设定上,我们可以严格把控关键节点,比如立项、重要变更、结项等关键节点上需要明确准入和准出的标准,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在不影响项目进程下都可以灵活调整。其中,敏捷项目管理就是吸取了灵活的精髓,规避了灵活的风险,灵活但有序,坚持大的原则而不是僵化的消耗。

第九诫:信息错位,沟通不畅

在拉斯维加斯,如果赌场老板看到赌桌上出现了现金而没有很快消失的话,那么赌场总管就会被解雇,因为赌场老板不希望赌徒在赌钱时想到真金白银。他们不认为那是50美元,而是一个小筹码。如果传球时没接到,责任应该是传球的人,因为他和队友的沟通有问题。因此,团队内一定要有清晰准确的信息传递。


项目管理第九诫:沟通紊乱


项目管理如果出了问题,一定是沟通的问题。沟通管理是系统性的,通过机制和规范让项目中的各项信息传递到位,让需要知悉的人能够知悉具体的信息,并且参与到应该参与的决策和建设中来。因此,首先需要做的是识别所有的相关方信息,再次对需要沟通的范围建立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有效传递;最后是建立决策机制,保障项目的各项决策都能有效产出。

第十诫:对未来心理恐惧,悲观主义色彩浓厚

《人口爆炸》的作者预言20世纪70年代将会有数亿人死于饥荒。罗马俱乐部撰写《增长的极限》描述人类的资源枯竭,而这些都没有出现,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末日”。悲观主义的问题是把注意力放在失败上。人们追求安全,却喜欢在新闻里寻找刺激。


项目管理第十诫:负向传递


项目经理的权力,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的专业能力,这能帮助我们解决到项目团队的工作;另一方面,来源于自己的人格魅力。那些能够让人如沐春风的特质,其实还是那些不易变化的闪光品质:靠谱、正确的价值观及正能量。

靠谱是稳定不易变化,言出必行、认知清楚,对知识和真理有敬畏。正确的价值观则是为人处世的原则的体现,甚至是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明辨是非、懂得坚守、不随波逐流。正能量则是经过艰难困苦后,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正确面对,而非自暴自弃,消极怠工。
总之,人在最低谷的时候,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沃伦·巴菲特说过:我每天去上班都是踩着踢踏舞步去的。没有激情的人即便生活的不错,也只是个失败者。

这告诉我们真正能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的,是自己内心的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自己的认知、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希望广大的项目管理者,不管身处何地,都要泰然处之,不断修行自己,心存光热,身心俱亮。


编辑/制作 | 莫莫格
内容审核 | 李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