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今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元凶,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1.14亿,居世界首位,但是糖尿病的诊断率却仅仅只有30%~40%,这也就意味着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4个人知道自己的病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其中包括慢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高酸性昏迷;急性并发症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等。尽管现在医学在不断进步,但是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至今仍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只能够通过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进行稳定治疗。通过专科医生的定期评估调整,长期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等多项指标的相对稳定,在最大限度上预防并发症,降低糖尿病的危害,与此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就显得格外重要。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国际糖尿病联盟把心理、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定为糖尿病治疗的5大要素,只有懂得糖尿病、合理用餐、坚持锻炼,按时服药和定期监测血糖,才能让糖尿病患者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最基础的就是定期监测血糖,它有利于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而且是衡量其他血糖控制手段,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正确性和适量性的基础。定期监测血糖,摸清血糖变化规律,一般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刚开始控制或者血糖比较高时,试测空腹血糖,当空腹血糖控制的不错,应该关注餐后血糖。而一天注射两次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最好监测的次数多一点,1天测2次到5次不等,在测完血糖之后,一定要实时记录,就诊时带给医生看,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医生都有很大的帮助。血糖新标准已公布,不再是3.9-6.1,而是这个范围,尽早自测下成功治疗糖尿病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自我血糖的监测工作,通过定期监测血糖,能够及时掌握血糖的变化,更好组织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降低出现低血糖的危险。仅仅测量出自己的血糖值是永远不够的,还要知道血糖的标准范围,只有二者进行对比,才能够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是否合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血糖的标准范围一直都是在3.9~6.1之间的,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饮食习惯的转变,对于血糖的标准范围也有了一系列的更改。新的血糖标准已经出来了,并不是之前的3.9~6.1,国家规定的血糖标准当中显示正常的血糖值是要保持在空腹状态之下健康人群的血糖值普遍在4.4~7.0mmol/L左右。大家可以通过上方表格来自我检测一下,看看你的血糖到底在哪个范围之内,就算出现了血糖偏高的情况,也不要过于担心,首先寻找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合理治疗,通过积极控制血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生逆转。测血糖时的注意事项1、不要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在检查前一天进餐和用药应和平时一样,并且要保证夜间睡眠的充足,另外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2、不要注射完胰岛素再去抽空腹血因为到医院抽空腹血的时间难以预料,如果在半小时内不能到医院完成抽血,一旦延迟进餐,非常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不要在家注射完胰岛素后再去医院抽空腹血。3、酒精消毒后要完全挥发再采血取血部位经过酒精消毒之后,一定要等到酒精完全挥发之后再采血,以避免酒精与试纸条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血糖检测值不准确。4、采血量必须完全覆盖整个测试区采血量必须能够完全覆盖试纸的整个测试区,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量值偏低,血量太多,溢出测试区,不但会污染机器,还会引起检测结果误差。糖尿病患者出现这几种情况,抓紧时间测血糖1、出现饥饿感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认为出现饥饿感是低血糖的表现,其实有些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自身血糖很高不能被身体利用时,也会产生饥饿感,因此如果觉得特别饿,一定要查查血糖,以免盲目施治。2、脾气变大低血糖的症状包括易怒,焦虑,颤抖,心慌,出汗,饥饿等,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因此当发现自己在一段时间之内情绪变糟糕,脾气变大时,应该测测血糖。3、睡得特别死有些糖尿病患者睡得特别死,就算血糖变高,血糖降低都不能将他们唤醒,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如果血糖近期不稳定,最好在睡觉之前测量一下,半夜起来再测一次,观察血糖波动情况。4、口渴口渴是血糖升高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在喝水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因为血糖高而逃课,还是因为体内缺水而口渴,此时监测血糖就显得异常重要,能够及时了解血糖变化情况。5、疲劳乏力血糖波动起伏过大时,糖尿病患者就会感觉到疲劳乏力,就算一点儿事情都没有做,也依旧感觉没有力气,此时最好监测一下血糖,很有可能是血糖波动引起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综上所述,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患者能够更好的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找出血糖波动的原因,在监测血糖的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运动、服药、心理等方面都要关注起来。#夏方养生指南#
来自: 三秋一日 > 《健康》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说病解药系列:控制糖尿病享受快乐生活
说病解药系列:控制糖尿病享受快乐生活 不久之前,《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刊文称,一项针对中国9.87万名成年人进行的全国性糖尿病调...
七成患者不知自己身患糖尿病?血糖监测到底多重要,一次说清楚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以持续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持续的高血糖会对人体器官、神经造成损伤,...
糖尿病疾病健康宣教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监测血糖呢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监测血糖呢。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病情危重的患者,可以每天监测4~7次,包括空腹血糖、餐前血糖、两小时后血糖、睡前血糖,有的需要监测凌晨12点和凌晨3点血糖,直到血糖控制稳定。糖尿...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目前更好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是动态双C治疗,这种强化治疗是通过精细动态血糖检测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来替代受损的胰岛模拟人生理分泌曲线精确注射胰岛素,其方法为:首先对糖尿病患...
浅析护理在糖尿病管理中的成效
目的:以医院糖尿病护理组作为临床护理对象,分析其在护理管理的效果,以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抽取某一医院不同科室的15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成立医院糖尿病护理团队,对...
“管好糖尿病”的11个法则
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发展,以及血糖代谢控制好坏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先期相对较轻的症状,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血糖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血糖监测?此外还有随机血糖,是用于查看随时的血糖水平,了解该状态下的血糖水平。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每天至少测血糖5次(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使用胰岛素后血糖达标...
血糖波动大才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应对血糖波动的秘密武器你得会用
血糖波动大才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罪魁祸首,应对血糖波动的秘密武器你得会用。1.餐前餐后血糖波动:指三次餐后与餐前血糖之差的平均值控制...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